-
公开(公告)号:CN10822703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11059.9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9/00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砂岩储层的孔隙度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根据目标储层的原始沉积体的参数,计算目标储层的原始孔隙度;其中,所述原始沉积体用于表示在沉积末期,埋藏初期所形成的沉积物;根据目标储层的埋深,计算在指定埋深作用下目标储层的孔隙度;根据目标储层的构造应力,计算在指定构造应力作用下目标储层的孔隙度减孔量;根据实测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减孔量计算埋深作用下的减孔系数和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减孔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储层的原始孔隙度、埋深作用下目标储层的孔隙度、构造应力作用下目标储层的孔隙度减孔量和埋深作用下的减孔系数以及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减孔系数预测所述目标储层的孔隙度。提高了孔隙度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7603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10106248.1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盐岩常见成岩组构特征表征和成因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岩心观察、取样、制片;在显微镜下确定样品的成岩组构类型及期次,形成岩石学图版;单期成岩组构取样或薄片的磨制;对成岩组构分别进行多种地球化学分析,生成地球化学数据;对地球数据进行汇总、作图,形成地球化学图版;以样品的地质背景为基础,对样品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图版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其成因进行合理的解释。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以单期成岩组构为实验分析单元,并同时对其进行多种实验分析,其优点在于不仅避免了传统的全岩分析的盲目性,达到对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进行客观表征的目的,而且基于岩石学和多种地球化学数据得出的结论更加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2071929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81607.5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云岩储层地球化学图版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岩心构造选取白云岩样品,并将选取的白云岩样品制备成多片样品;对所述多片样品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激光碳氧同位素分析、锶同位素分析及稀土元素分析,生成分析数据;根据所述多片样品确定所述白云岩储层的成因类型;根据所述的分析数据及成因类型生成地球化学图版。利用本发明的白云岩储层地球化学图版,可准确快速地识别白云岩储层成因类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对储层成因解释更为准确可靠,更能从深层次地认识储层形成机制和主控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0822703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0011059.9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砂岩储层的孔隙度的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根据目标储层的原始沉积体的参数,计算目标储层的原始孔隙度;其中,所述原始沉积体用于表示在沉积末期,埋藏初期所形成的沉积物;根据目标储层的埋深,计算在指定埋深作用下目标储层的孔隙度;根据目标储层的构造应力,计算在指定构造应力作用下目标储层的孔隙度减孔量;根据实测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减孔量计算埋深作用下的减孔系数和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减孔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储层的原始孔隙度、埋深作用下目标储层的孔隙度、构造应力作用下目标储层的孔隙度减孔量和埋深作用下的减孔系数以及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减孔系数预测所述目标储层的孔隙度。提高了孔隙度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21013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112999.9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碳酸盐岩岩相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参考井的测井数据和岩心描述数据;根据所述岩芯描述数据,确定岩相类型;对所述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并构建相应的识别标记;基于所述岩相类型和所述识别标记,建立岩相的识别模型;基于所述识别模型,对目标井的岩相进行识别。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对微生物成因的碳酸盐岩岩相进行有效识别,且识别准确度高,应用效果好,具有很好推广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071929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010581607.5
申请日:2010-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云岩储层地球化学图版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岩心构造选取白云岩样品,并将选取的白云岩样品制备成多片样品;对所述多片样品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激光碳氧同位素分析、锶同位素分析及稀土元素分析,生成分析数据;根据所述多片样品确定所述白云岩储层的成因类型;根据所述的分析数据及成因类型生成地球化学图版。利用本发明的白云岩储层地球化学图版,可准确快速地识别白云岩储层成因类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对储层成因解释更为准确可靠,更能从深层次地认识储层形成机制和主控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0440711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17934.7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溶蚀作用与溶蚀效应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学参数、地质流体特征及地质背景参数;挑选柱塞样品,配制成岩流体;样品进行实验前称重、物性分析、CT扫描分析及微观特征分析;进行碳酸盐岩溶蚀模拟实验,并采集反应生成液;进行实验后物性分析、CT扫描和微观特征分析;并分析生成液Ca2+、Mg2+含量;分析碳酸盐岩在不同控制因素下的溶蚀作用,定性表征碳酸盐岩溶蚀孔洞的三维结构和微观形貌、定量评价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和连通属性演化。本方法可以分析从地表到深埋藏环境下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和溶蚀效益,为碳酸盐岩有利储层评价和预测提供更为准确的分析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50244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35794.3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样品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碳、氧同位素在线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粒径范围在76μm≤r≤154μm的碳酸盐样品待分析使用;在25℃恒温下,使磷酸与样品粉末反应;分段提取反应产生的CO2气体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得到混合样品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碳、氧同位素值;通过校正公式对测定得到的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值进行校正。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混合样品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碳、氧同位素在线测试方法,可以实现常量和微量样品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碳、氧同位素值的测定,可以以单期成岩组构为实验分析单元,避免了传统的全岩分析的盲目性,同时具有精度高、测试快速、结果准确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407118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17934.7
申请日:2014-12-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酸盐岩溶蚀作用与溶蚀效应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学参数、地质流体特征及地质背景参数;挑选柱塞样品,配制成岩流体;样品进行实验前称重、物性分析、CT扫描分析及微观特征分析;进行碳酸盐岩溶蚀模拟实验,并采集反应生成液;进行实验后物性分析、CT扫描和微观特征分析;并分析生成液Ca2+、Mg2+含量;分析碳酸盐岩在不同控制因素下的溶蚀作用,定性表征碳酸盐岩溶蚀孔洞的三维结构和微观形貌、定量评价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和连通属性演化。本方法可以分析从地表到深埋藏环境下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和溶蚀效益,为碳酸盐岩有利储层评价和预测提供更为准确的分析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121013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1112999.9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碳酸盐岩岩相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参考井的测井数据和岩心描述数据;根据所述岩芯描述数据,确定岩相类型;对所述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并构建相应的识别标记;基于所述岩相类型和所述识别标记,建立岩相的识别模型;基于所述识别模型,对目标井的岩相进行识别。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对微生物成因的碳酸盐岩岩相进行有效识别,且识别准确度高,应用效果好,具有很好推广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