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0876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310583290.2

    申请日:2013-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方法,对于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中的还原剂投放量,综合考虑了柴油机的实际常用工况,控制器能够监控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当发现柴油机常用工况发生改变或者当前数据不符合实际常用工况时,在柴油机上电过程中选择最佳的柴油机MAP(脉谱)和还原剂投放量MAP,兼顾柴油机的燃油消耗和实际NOx(氮氧化物)的排放。本方法能够保证柴油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尾气排放在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防止出现满足排放认证的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际排放量超过法规规定的限值的现象。同时,保证柴油机油耗和还原剂投放量在当前排放要求下的最优消耗。

    电控共轨喷油器补偿脉宽快速获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1897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271414.8

    申请日:2014-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控共轨喷油器补偿脉宽快速获取方法及装置,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测喷油器安装到共轨喷油器试验台上;b、通过喷油器单次喷射仪测量待测喷油器进行单次喷射时的基本单次喷射油量;喷油器单次喷射仪将基本单次喷射油量传输至工控机内;c、当工控机将所述喷油器控制脉宽传输至共轨系统控制单元内;d、共轨系统控制单元根据喷油器控制脉宽控制待测喷油器进行单次喷射,并再次通过喷油器单次喷射仪测量将实际单次喷油量传输至工控机内;e、工控机通过喷油器控制脉宽与待测喷油器基本脉宽得到所需的补偿脉宽。本发明操作方便,提高补偿脉宽的获取效率及获取精度,适应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

    电控共轨喷油器补偿脉宽快速获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1897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71414.8

    申请日:2014-0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控共轨喷油器补偿脉宽快速获取方法及装置,其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测喷油器安装到共轨喷油器试验台上;b、通过喷油器单次喷射仪测量待测喷油器进行单次喷射时的基本单次喷射油量;喷油器单次喷射仪将基本单次喷射油量传输至工控机内;c、当工控机将所述喷油器控制脉宽传输至共轨系统控制单元内;d、共轨系统控制单元根据喷油器控制脉宽控制待测喷油器进行单次喷射,并再次通过喷油器单次喷射仪测量将实际单次喷油量传输至工控机内;e、工控机通过喷油器控制脉宽与待测喷油器基本脉宽得到所需的补偿脉宽。本发明操作方便,提高补偿脉宽的获取效率及获取精度,适应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

    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0876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83290.2

    申请日:2013-1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方法,对于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中的还原剂投放量,综合考虑了柴油机的实际常用工况,控制器能够监控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当发现柴油机常用工况发生改变或者当前数据不符合实际常用工况时,在柴油机上电过程中选择最佳的柴油机MAP(脉谱)和还原剂投放量MAP,兼顾柴油机的燃油消耗和实际NOx(氮氧化物)的排放。本方法能够保证柴油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尾气排放在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防止出现满足排放认证的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际排放量超过法规规定的限值的现象。同时,保证柴油机油耗和还原剂投放量在当前排放要求下的最优消耗。

    一种DPF再生温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726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134090.1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DPF再生温度控制方法,其中,所述DPF再生温度控制方法包括:确定DPF入口的目标温度;根据所述DPF入口的目标温度和DOC物理模型计算得到DOC内部的目标温度以及DOC升温所需要的HC开环油量;根据DOC物理模型计算得到DOC内部实际温度;根据所述DOC内部实际温度和所述DOC内部的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计算得到反馈HC量;计算所述HC开环油量和所述反馈HC量的总和得到HC需求量。本发明提供的DPF再生温度控制方法减小了再生燃油消耗,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微粒过滤器控制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3118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810082014.0

    申请日:2018-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粒过滤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气体扩散模块,计算气体成分及微粒物扩散到排气与过滤器载体接触表面上的摩尔浓度变化速率;过滤器过滤模块,计算过滤器捕集的微粒物的质量变化速率;过滤器载体气体浓度变化计算模块,计算模块计算在载体与排气接触表面由于化学反应引起的过滤器载体气体成分摩尔浓度变化速率;过滤器载体气体浓度计算模块,计算排气中各种气体成分的摩尔浓度值;排气气体浓度计算模块,计算在排气与过滤器载体接触表面各气体成分的摩尔浓度值;以及过滤器微粒物负荷计算模块,计算模块计算过滤器捕集的微粒物质量。本发明估算模型与实际气体流动过程相符,对微粒物加载量的估算既简单又准确。

    柴油机颗粒补集器的再生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4030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56150.8

    申请日:2017-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机颗粒补集器的再生控制系统,包括:装载量估算单元、再生控制单元、再生温度管理单元;装载量估算单元主要负责估算颗粒补集器中补集颗粒的含量,用于确定是否需要触发主动再生;主动再生触发方式包括压差颗粒触发估算、排放颗粒触发估算、行驶距离触发估算、油耗触发估算、运行时间触发估算和压差保护触发估算,当发现一种或者多种触发方式满足主动再生请求时,通过装载量估算单元中的再生请求触发协调模块向再生控制单元提出主动再生请求;在排放颗粒触发估算中充分考虑了载体装载的颗粒量、流经载体的废气质量流量、废气氧含量、载体温度以及颗粒物的分布对主动再生速率的影响。保证合理地确定颗粒补集器的再生请求。

    一种DPF再生温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9726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10134090.1

    申请日:2018-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DPF再生温度控制方法,其中,所述DPF再生温度控制方法包括:确定DPF入口的目标温度;根据所述DPF入口的目标温度和DOC物理模型计算得到DOC内部的目标温度以及DOC升温所需要的HC开环油量;根据DOC物理模型计算得到DOC内部实际温度;根据所述DOC内部实际温度和所述DOC内部的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计算得到反馈HC量;计算所述HC开环油量和所述反馈HC量的总和得到HC需求量。本发明提供的DPF再生温度控制方法减小了再生燃油消耗,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内燃机微粒过滤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78146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81972.6

    申请日:2018-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微粒过滤器控制系统,包括微粒流量模块、氧流量模块、二氧化氮流量模块、主动再生模块、被动再生模块、捕集速率模块和微粒累积模块;微粒流量模块用于计算进入微粒过滤器的微粒流量;氧流量模块用于计算进入微粒过滤器的氧气流量;二氧化氮流量模块用于计算进入微粒过滤器的二氧化氮流量;主动再生模块用于计算微粒过滤器主动再生反应速率;被动再生模块用于计算微粒过滤器被动再生反应速率;捕集速率模块根据微粒流量及再生反应速率来确定微粒过滤器内的微粒累积速率;微粒累积模块根据微粒累积速率积分确定微粒过滤器内的微粒累积量。本发明能够在不依赖压力或压差传感器的情况下,精确计算内燃机微粒过滤器内微粒负载。

    柴油机氧化催化器温度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6265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34342.4

    申请日:2017-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机氧化催化器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氧化催化器、节流阀、ECU;ECU通过排温控制,提高柴油机排温,以使得氧化催化器温度达到起燃温度;排温控制包括:(一)首先,通过推迟主喷提高柴油机排温;(二)然后,根据氧化催化器入口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氧化催化器入口实际温度反馈控制近后喷油量和进气量调节量,当氧化催化器入口实际温度小于氧化催化器入口目标温度时,优先考虑减小进气量,当氧化催化器入口实际温度大于氧化催化器入口目标温度时,优先考虑减小近后喷油量;(三)最后,通过节流阀模型控制节流阀开度实现进气量的控制。本发明在发动机排温有效控制的同时减小燃油的消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