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中试验通气模型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00957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839600.6

    申请日:2016-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中试验通气模型,该模型是航行体等比缩小后的相似缩比模型,用于进行航行体的水洞试验,主要包括主体部分、支撑翼型和管路,其中,支撑翼型采用中空结构,可以与模型主体内部空腔作为气体压力稳定空间,缩短了模型内通气管路的长度,从而减少了管路占据空间,而且扩大了内部稳压的空间,即提高了模型内部空间利用率,又可以满足较大通气量的需求;两外,本发明的通气管路分为中部放气引入管和尾部放气引入管,实现前后分口通气,可以有效解决小型水洞试验中多路通气管路过于密集的问题。

    一种水下航行体水动力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36849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92189.0

    申请日:2014-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体水动力测量系统,包括抗空化尾部支撑键(2)、航行体前体(3)、尾部测力六分力天平(4)、前体测力六分力天平(5)、软刷(6)、封严部件(7)、航行体内天平支架(8)、前体天平支撑杆(9)和尾部天平支撑杆(10);尾部测力六分力天平(4)制作成水下航行体尾部形状,既作为水下航行体尾部,同时能够测量水下航行体尾部承受的水动力;航行体前体受力可通过天平内支架传导至前体测力六分力天平,通过前体六分力天平直接测量航行体前体的水动力;航行体尾部和前体连接处通过封严部件和软刷进行封严设计。本发明可以准确地分体测量出航行体前体和尾部的水动力,减小尾部水动力波动对测量的影响。

    一种基于泛函优化的高超声速尖锥外形热流密度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899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955734.4

    申请日:2016-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9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泛函优化的高超声速尖锥外形热流密度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高超声速测热风洞,对飞行器的n个不同缩比的尖锥模型进行地面测热试验;分别获取n个不同缩比模型在高超声速测热风洞中的热流密度分布规律获得热流密度试验值Qwi,其中1≤i≤n;调整高超声速测热风洞的风洞试验参数,获得第一组热流密度试验值Qwij,j为风洞试验次数;获得第一组飞行器的热流密度分布规律;共获得k组飞行器的热流密度分布规律Qwk;应用泛函优化算法,引入风洞品质变量a和标模参量b,对Qwk进行迭代计算,求取最优的空间变换,获得尖锥热流密度模型Qw。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技术建模方法的片面性,降低了人为经验因素的干扰。

    一种水中试验通气模型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0095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39600.6

    申请日:2016-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中试验通气模型,该模型是航行体等比缩小后的相似缩比模型,用于进行航行体的水洞试验,主要包括主体部分、支撑翼型和管路,其中,支撑翼型采用中空结构,可以与模型主体内部空腔作为气体压力稳定空间,缩短了模型内通气管路的长度,从而减少了管路占据空间,而且扩大了内部稳压的空间,即提高了模型内部空间利用率,又可以满足较大通气量的需求;两外,本发明的通气管路分为中部放气引入管和尾部放气引入管,实现前后分口通气,可以有效解决小型水洞试验中多路通气管路过于密集的问题。

    一种瞬态冲击压力脉动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1700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40014.3

    申请日:2016-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9/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瞬态冲击压力脉动传感器及其测量方法,该传感器包括毛细管、侧向冲刷管、存水腔、导水管、稳压腔和压力传感器单元;其中由于在压力传感器单元和测压点之间设置了毛细管和稳压腔,可以利用毛细管内的水柱作为阻尼段,用于阻尼瞬态压力冲击,从而确保在使用常规压力传感器单元进行压力测试时,即能确保测量精度,也可以承载瞬态压力冲击;而且在稳压腔侧壁设置了侧向冲刷管、存水腔和导水管,可以向毛细管内冲水,将毛细管内部的气泡冲出,从而防止测量过程中气泡进入毛细管,具有更好的冲击阻尼效果。

    一种多绳等力矩驱动发射伸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4944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52279.0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多绳等力矩驱动发射伸缩装置,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接的多个伸缩套筒,任意相邻的三个伸缩套筒之间设有互锁装置,相邻的三个伸缩套筒从内到外依次为内侧伸缩套筒、中间伸缩套筒、外侧伸缩套筒;互锁装置包括锁定销、弹性件、设于内侧伸缩套筒的互锁槽、设于外侧伸缩套的锁定销孔,中间伸缩套筒设有通孔,锁定销通过通孔连接于中间伸缩套筒,弹性件给锁定销向外向伸缩套筒移动的推力,锁定销一端设有用于插入锁定销孔内的锁定端、另一端设有与互锁槽配合互锁的互锁端。解决了多级绳驱动伸缩装置难以实现自动顺次展开与收拢的问题,使用等力矩多绳驱动装置作为驱动,解决了多绳偏载导致的单绳承力过大的问题,提高了驱动的承载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