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1784051U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20540414.0
申请日:2010-09-25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8C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用混凝土固态辅助原材料的投料装置。预拌混凝土固态辅助原材料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投料漏斗、溜管、连接软管和出料漏斗,所述投料漏斗设有圆柱形斗体和上粗下细的锥形筒,所述出料漏斗包括圆柱形导料筒和与圆柱形导料筒相连的上细下粗的锥形筒,投料漏斗的锥形筒与溜管的上端相连,溜管的下端与连接软管的一端相连,连接软管的另一端与出料漏斗的圆柱形导料筒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拌混凝土固态辅助原材料投料装置投料方便,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可避免因投料不当或风吹等导致的原料漏洒,减少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0983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1308068.5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堵过滤型透水沥青路面,包括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之上自下而上依次铺装的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和中间设置有防堵滤水层的透水性开级配面层,所述防堵滤水层分为两层,其中,上层为甘蔗渣生物炭过滤吸附层,下层为制成格栅形的聚四氟乙烯和高吸水树脂合成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路面结构经雨水冲刷后,防堵滤水层迅速吸水膨胀,使路面的泥土和碎石不被冲入下部面层及基层空隙,同时具有过滤雨水和保水作用,经太阳晒过温度升高后,蒸发掉防堵滤水层中的水分,具有较好的透水、过滤及防堵塞功能,能有效防止透水路面不被泥沙堵塞,并降低路表温度,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0746136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0925031.0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4/26 , C08F283/06 , C08F22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缩增稠型无碱液体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速凝剂由硫酸铝、有机胺、稳定剂、无机酸、减缩增稠成分和去离子水组成,其中减缩增稠组分同时包括具有减缩和增稠功能的基团,其制备为:丙烯酸、聚乙二醇醚在催化剂和阻聚剂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生成中间体聚乙二醇醚丙烯酸酯,再将得到的聚乙二醇醚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胺在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后加碱中和即得减缩增稠成分。该减缩增稠型无碱液体速凝剂同时具有减缩和增稠功能,不仅可以降低喷射混凝土收缩,提高喷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同时还可以显著改善喷射混凝土的黏聚性,减少施工回弹损失,降低粉尘浓度,适宜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6263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023647.1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轻质超高强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630‑650份水泥,280‑300份超细粉煤灰,180‑200份硅灰,100‑120份金刚砂粉,100‑200份漂珠,150‑200份Peek塑料颗粒,18‑23份有机高分子吸水树脂,20‑30份聚羧酸减水剂,0.13‑0.15水胶比,其中漂珠分为40‑100目和20‑40目两个粒度等级。所得轻质超高强混凝土,其掺入的粉料和集料对内部结构进行充分的优化和改善,在大幅降低容重的同时,提高了整体强度,性能优异,制备简单,适宜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38676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82948.2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1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搅拌站废渣活化技术的复合掺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掺合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搅拌站废渣60-70份、炉渣10-30份、水渣10-30份、钢渣10-15份。其制备为:(1)搅拌站废渣预处理;(2)预处理后的搅拌站废渣采用800-900℃的热风顺流式烘干,水渣采用150℃-300℃烘干;(3)钢渣、炉渣和步骤(2)烘干后的搅拌站废渣和水渣加入复合改性剂进行粉磨即可。制备所得的复合掺合料符合I级复合掺合料的标准要求,可实现废渣的高附加值应用,配制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都满足设计要求,可实现了混凝土绿色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365555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749887.3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福建)有限公司 , 泉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喷射湿拌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机械喷射湿拌抹灰砂浆是由水泥、粉煤灰、砂、外加剂和水混合而成,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水泥180~240份,粉煤灰140~180份,砂1200~1300份,外加剂4~6.6份,水240~300份。所述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缓凝剂和增稠剂,所述减水剂、缓凝剂和增稠剂的质量比为30~60:5~20:1~5。本发明所述的机械喷射湿拌抹灰砂浆,稠度适宜、保水性强、开放时间可控、质量稳定,在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可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改进施工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110818835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1156066.9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0/56 , C08F220/38 , C08J3/24 , C07C303/32 , C07C309/14 , C08L3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沉降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使用磺酸内酯类、功能单体A和少量的阻聚剂在一定温度下,生成功能单体B;将得到的功能单体B和中性单体丙烯酰胺加入到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在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共聚反应得到两性离子共聚物;将所得两性离子共聚物与交联剂水溶液在盐酸溶液中共热发生交联反应,得到两性微交联聚合物。本发明基于反聚电解质效应和微交联效应,开发出一种适用于湿磨混凝土废浆料高盐体系的的两性微交联抗沉降助剂,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50603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1302714.7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抗裂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60‑500份水泥、40‑60份粉煤灰、30‑50份硅灰、1050‑1150份粗骨料、580‑600份细骨料、140‑160份改性废弃ABS塑料颗粒、40‑60份改性沸石粉、0.5‑0.9份聚丙烯纤维、15.4‑17.1份聚羧酸减水剂,0.20‑0.25水胶比。本发明提供的高强抗裂混凝土内部收缩应力小,整体强度高,具有明显减缩效应,抗裂性能优异,制备方法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利用废弃材料,环保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362635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023647.1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8/04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超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轻质超高强混凝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630-650份水泥,280-300份超细粉煤灰,180-200份硅灰,100-120份金刚砂粉,100-200份漂珠,150-200份Peek塑料颗粒,18-23份有机高分子吸水树脂,20-30份聚羧酸减水剂,0.13-0.15水胶比,其中漂珠分为40-100目和20-40目两个粒度等级。所得轻质超高强混凝土,其掺入的粉料和集料对内部结构进行充分的优化和改善,在大幅降低容重的同时,提高了整体强度,性能优异,制备简单,适宜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937842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08046.9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4/38
Abstract: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超高层泵送混凝土抗裂、触变性能的外加剂。所述外加剂由硅灰、粉煤灰微珠、超细石灰石粉、改性蒙脱土和微晶纤维素改性高吸水树脂纤维组成。本发明基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采用硅灰、粉煤灰微珠及超细石灰石粉,优化了超高层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的颗粒组成,利用改性蒙脱土的强吸水缓渗透释水功能和微晶纤维素改性高吸水树脂纤维的表面亲水和超强吸附特性,提高混凝土的触变性能和抗裂性能,降低混凝土泵送堵管风险和施工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