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465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151738.8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其中装置包括:第一测试模块、第二测试模块和控制模块;第一测试模块和第二测试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测试模块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与待测试的电能表第一插槽抵接,还可控制第一测试模块在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以匹配多种类型的电能表;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测试模块可在竖直方向往复,以与电能表第二插槽抵接。通过采用与待测试的电能表相连接的接电端子位置高度可调的方式,实现了与待测试电能表相应的自动调节方式,无需人工进行切换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744563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1041811.5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下表机械手,包括具有移动和转动功能的底座、壳体、提升机构、抓取机构和控制器,底座上安装壳体和控制器,壳体内设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与抓取机构、控制器连接,抓取机构与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抓取机构包括伸缩部、顶起部、抓手部和使电能表放置状态改变的旋转部;伸缩部包括支撑板、导轨、活动臂和驱动机构,提升机构一侧设有带导轨的支撑板,导轨上设有沿其移动的活动臂,支撑板下方设有使活动臂移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活动臂前端依次设有顶起部和抓手部。
-
公开(公告)号:CN107677984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124044.5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自动检查表号系统,所述的系统包括控制端和操作端,所述的控制端包括单片机;所述的操作端包括主体支架,所述的主体支架的上端固接有气缸支撑板,所述气缸支撑板的下表面固接气缸后端,气缸前端与探针支撑板上表面固接,探针支撑板下表面设有若干探针,每一个探针分别对应一只电能表上的屏显按键,所述探针支撑板一侧设置有挡停板,所述挡停板在电机或电动推杆的带动下上下移动,所述的电机或电动推杆通过驱动电路与单片机电连接。利用机械结构实现了屏显按压,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259855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10488618.7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Inventor: 晁新征 , 刘凤鸣 , 楚占峰 , 张在国 , 谭海顺 , 任金娣 , 王玉其 , 李淑红 , 赵铁媛 , 刘志远 , 马建彩 , 窦诚 , 李伟 , 时光 , 周海亮 , 张芹芳 , 王庆亚 , 孫熙平 , 尚金琪 , 田帅
Abstract: 本发明的多功能装配工作台,包括主体支架、工作台和运送装置,主体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右支架之间固接挡板、底板;工作台包括工作台支架和工作台面,工作台支架连接主体支架,工作台面放置在工作台支架上,工作台面自上而下分为防静电层、渗水层和储水层;运送装置包括辅助支架,辅助支架包括第五立杆、第六立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第一横杆固接第五立杆和第六立杆,第二横杆固接第二立杆和第四立杆,第三横杆固接第一立杆和第三立杆,所述的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之间均设有若干等间距排列的滚轮组。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28999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51996.1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电表铅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装置包括挡停装置和铅封检测装置,挡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光电传感器和一对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立柱、横杆、气缸、驱动电路和挡停板,立柱的底部固定在传送带两侧机架上,立柱的上端与横杆底部固接,气缸的后端与横杆固接,气缸的前端设有挡停板,驱动电路控制气缸的运动;铅封检测装置包括支架和三个检测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固定在支架前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智能电表通过;挡停装置夹紧固定智能电表,实现智能电表的定位;检测传感器发射检测信号,检测铅封是否安装;记录并存储检测到的数据。不用人工频繁的用肉眼目测查看铅封,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465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51738.8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其中装置包括:第一测试模块、第二测试模块和控制模块;第一测试模块和第二测试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测试模块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与待测试的电能表第一插槽抵接,还可控制第一测试模块在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以匹配多种类型的电能表;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测试模块可在竖直方向往复,以与电能表第二插槽抵接。通过采用与待测试的电能表相连接的接电端子位置高度可调的方式,实现了与待测试电能表相应的自动调节方式,无需人工进行切换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07617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10364941.3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安装智能电表嵌入式铅封的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手柄机构和下压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底座、立板和支撑台,立板连接底座和支撑台;手柄机构包括手柄,手柄下端与第一支撑座上端活动连接,手柄中部与第一连杆右端活动连接,第一连杆左端与第二连杆右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杆左端与第二支撑座上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杆中部与第三连杆上端活动连接;下压机构包括压杆,压杆上端活动连接第三连杆下端并设有挡齿,挡齿和支撑台之间的压杆上套置有复位弹簧,压杆下端贯穿支撑台与螺杆上端固接,螺杆下端贯穿压板并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固定压板,压块上端固接压板下表面。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8524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60827.1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在国 , 刘凤鸣 , 窦诚 , 谭海顺 , 王玉其 , 邢军 , 郑志 , 刘永臣 , 任金娣 , 李伟 , 邵珊珊 , 刘文君 , 薛爱平 , 时光 , 周海亮 , 刘芬芬 , 牛中庆 , 徐震 , 王玉龙
IPC: B65G4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防错传输系统,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为方形框架,所述的支架有多个且平行排列,支架顶部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设有控制盒和调速盒,所述的调速盒内设有调速电机,所述的控制盒内设有单片机,所述的调速电机与单片机连接,靠近控制盒一端的传送带两端设有光电感应器,所述的光电感应器与单片机连接。整个系统作为独立个体,可以任意放置,采用传送带来传输电表,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54887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759597.7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玉其 , 张在国 , 王斌 , 刘凤鸣 , 谭海顺 , 郑志 , 邢军 , 窦诚 , 刘永臣 , 任金娣 , 李伟 , 邵珊珊 , 薛爱平 , 时光 , 刘文君 , 周海亮 , 刘芬芬 , 王焕贞 , 田文文 , 徐震
Abstract: 本发明的智能成像报警系统包括支架,支架包括四根支腿,支腿下部通过四根连接杆连为一体,支腿中部设有挡板,挡板上方设置工控机,支腿顶端与工作台底部固接,工作台上表面的中部设有电能表放置区,工作台后端中部与立柱底端固定,立柱下部设有光电感应器,光电感应器的感应端指向电能表放置区,立柱中部垂直固接支撑杆,且支撑杆与工作台后边框平行,支撑杆上端固定设置显示屏,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位于电能表放置区正上方,固定杆底部固定设有工业成像设备,且工业成像设备的摄像头垂直指向电能表放置区。该系统应用于智能电表生产过程中的铅封以及铭牌外观检测工序,可以自动检测外观是否合格,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质量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4090139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65013.9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中电装备山东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1R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电表辅助端子排及其使用方法,端子排包括连接板和连接端子,连接板上设有若干组平行排列的连接孔,每一组连接孔包括上通孔和上螺纹孔;连接端子包括底座和连接片,底座为下端开口的腔体,连接片下端与底座上端固接,连接片上设有下通孔,下螺纹孔贯通腔体和外界的,螺栓设置在上、下螺纹孔组成的通道内,焊针自下而上贯穿上、下通孔组成的通道。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辅助端子排;2)主板下端打孔;3)将焊针插入主板;4)焊接主板和端子排;5)固定导线。本发明省掉螺钉装配工序、导线工序,减少人为因素缺陷,减少接触电阻和电子短路风险,解决了后续装配时软线断裂问题,产品效益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