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梁燕尾角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184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810779362.3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梁燕尾角焊接方法,横梁座与横梁管拼接,形成燕尾角堆焊焊缝,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焊前清理燕尾角堆焊焊缝;步骤2:依次打底、填充和盖面焊接燕尾角堆焊焊缝;所述打底、填充和盖面焊接中至少一个采用L型上挑堆焊法。本发明焊接燕尾角堆焊焊缝采用L型上挑堆焊法,提升了一次探伤合格率,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可形成固化的作业指导,便于标准统一,质量可有效保证。

    一种定位臂筋板交汇处焊接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7588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778655.X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臂筋板交汇处焊接法,包括三块相互垂直焊接的板,第一板与第二板焊接处称为第一角接缝,第二板至少相邻的两个面与第三板形成两个焊接处称为第二角接缝和第四角接缝,第三板与第一板焊接处称为第三角接缝,第一角接缝焊道、第二角接缝焊道和第三角接缝焊道交汇于一点,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组装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步骤2:焊接第三角接缝焊道;步骤3:依次焊接第四角接缝焊道、第二角接缝焊道和第一角接缝焊道,采用半“几”字型轨迹焊接法,通过一次性焊接完成。本发明将交汇处的接头由3个减少到1个,减少了焊接缺陷的产生,内部质量显著提升,封头处不会因为起弧点粗大而出现未焊到现象。

    机器人焊接承载台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3614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5205.X

    申请日:2016-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7/04 B23K37/04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焊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焊接承载台,用于两块被焊接板之间的焊接。该机器人焊接承载台包括底座、升降台、轴承支座以及夹具基板;该焊接承载台在底座与夹具基板之间,通过底座与升降台之间的伸缩机构实现高度的调节,通过升降台上铰支座与轴承支座的转动连接而实现角度的调节,通过轴承支座与夹具基板之间的转动连接而实现夹具基板的旋转。由此,工人在进行被焊接板的装卸操作使,仅需对焊机承载台的操作即可,无需令焊机机器人去执行任何配合安装的动作,即焊接机器人在安装完毕后只需进行焊接的动作即可,这样极大的方便了操作,且降低了装卸操作的难度,提高了被焊接板安装的准确性,降低了废品率。

    管板对接结构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13636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03365.5

    申请日:2020-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管板对接结构的焊接方法及焊接系统。该焊接方法包括:驱动焊枪在管板对接结构的环焊缝内沿环焊缝连续施焊,并在连续施焊的过程中,驱动焊枪在环焊缝的坡口侧和非坡口侧之间按照运条路线多次交叉移动。该方法利用焊枪的移动路线实现“叠花8字”的运条路线,从而加大环焊缝内的熔池金属与母材的接触面积及电弧停留时间,抵消焊缝内的熔制金属出现受重力影响而下淌的缺陷,并且能够根据坡口侧和非坡口侧的结构特点而合理分配电弧热输入,从根本上解决管板对接结构的全位置焊接中易出现的熔池下淌、熔透性不足或过量、以及焊缝成型不良的问题;该方法能够实现管板对接结构的全位置连续不间断焊接。

    一种定位臂筋板交汇处焊接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758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778655.X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臂筋板交汇处焊接法,包括三块相互垂直焊接的板,第一板与第二板焊接处称为第一角接缝,第二板至少相邻的两个面与第三板形成两个焊接处称为第二角接缝和第四角接缝,第三板与第一板焊接处称为第三角接缝,第一角接缝焊道、第二角接缝焊道和第三角接缝焊道交汇于一点,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组装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步骤2:焊接第三角接缝焊道;步骤3:依次焊接第四角接缝焊道、第二角接缝焊道和第一角接缝焊道,采用半“几”字型轨迹焊接法,通过一次性焊接完成。本发明将交汇处的接头由3个减少到1个,减少了焊接缺陷的产生,内部质量显著提升,封头处不会因为起弧点粗大而出现未焊到现象。

    一种夹装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73494B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610289065.1

    申请日:2016-0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装系统,用于构架的横梁组件或纵梁组件的组装,包括两个相向布置的机架,各所述机架上均安装有工件识别装置、长度定位装置及宽度调节装置;所述工件识别装置用于识别横梁组件或纵梁组件的型号;所述长度定位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工件识别装置识别的型号在长度方向夹紧横梁组件或纵梁组件;所述宽度调节装置用于支撑横梁组件或纵梁组件,并根据所述工件识别装置识别的型号调节横梁组件的两横梁或纵梁组件的两纵梁在宽度方向的间距。该夹装系统适用于不同车型的横梁组件或纵梁组件的夹紧定位,具备通用性,能够节省工装成本,提高作业效率。

    一种深孔焊修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7095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76276.5

    申请日:2017-08-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孔焊修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孔焊修方法,其包括:焊修前对焊修孔进行扩孔处理,将直孔加工为锥型孔;对扩孔后残留的杂物进行清理;确定焊接参数和焊接位置,在焊接过程中辅助摆动焊接;控制每层焊接厚度在3~5mm,并在每层焊接后进行冲击去应力,并且控制每层间温度在150~200℃;在每层焊接后进行层间清理,清理药皮、焊豆;在焊修完成后进行焊后清理,对焊修位置进行清理焊豆,打磨作业;焊修完成后采用目视、MT探伤确认表面质量,采用UT或RT探伤确认内部质量。本发明能够提高深孔焊修效率,降低返修率,提高产品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