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677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906987.8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磊 , 李晓峰 , 曲田 , 蒋政 , 王洪战 , 廖勇 , 冯玮光 , 霍翔宇 , 张猛 , 武艳军 , 李文雅 , 郜亚辉 , 马建新 , 耿双杰 , 杨永振 , 王栋 , 武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体崩塌预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利用地质雷达监测裂缝深部裂隙发育的装置,包括支座、调节支撑机构、滑轨和裂隙监测机构;支座上均匀安装有多个调节支撑机构,多个调节支撑机构用于对不同形状的工字型的滑轨进行重力支撑;裂隙监测机构行走在滑轨上,且裂隙监测机构用于对危岩体崩塌的裂缝深部裂隙的发育状况进行安全监测;本发明通过调节支撑机构能够将直线型轨道、S型轨道和弧型轨道进行相互调整转换,而裂隙监测机构能够在变换后的滑轨进行缓慢行走,进而使得本申请设计的监测装置能够对不同形状的裂缝深部的裂隙发育进行监测,进而提高监测装置的监测范围,提高本申请监测装置的使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9697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1274872.3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磊 , 李晓峰 , 张伟 , 许晓光 , 陆力 , 李宁 , 周志强 , 杨青林 , 曲田 , 王洪战 , 付俊峰 , 刘尚炜 , 耿双杰 , 杨永振 , 侯宏伟 , 潘卫东 , 潘卫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裂隙注浆装置,包括转动环,转动环与圆杆的外圆转动连接,两个转动环的外圆均固定连接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两个转动杆的一端均设有方形缺口,方形缺口内固定连接圆管,圆管的外圆转动连接圆环,圆环的外圆固定连接方形杆,转动杆一侧设有方形通槽,方形通槽与方形缺口相通,方形通槽内滑动连接延迟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转动环、转动杆、方形杆、延迟装置,方便对扭曲裂隙进行定位与寻找,避免遗漏裂隙,定位裂隙的同时,方便后期填补。
-
公开(公告)号:CN11537303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962993.5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地质雷达自动全覆盖扫查装置,包括安装架,三维地质雷达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安装架的中部设置有标记机构,所述标记机构的顶部设置驱动机构;标记机构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顶部贯穿安装架并与安装架之间连接着缓冲弹簧,安装架上设置高频加热线圈,定位轴底部穿过高频加热线圈。本发明通过在探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道路地下存在隐患,立即停止移动并控制驱动机构推动标记机构工作,对该隐患区域进行打孔标记,使得路面上遗留下便于识别的孔洞,同时三维探测模块也可以记录该隐患区域的坐标,通过路面标记和网络坐标标记双重识别,便于后期道路排障工作的快速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2234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13456.0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地铁暗挖车站钢管柱应力自动化监测装置,属于地铁施工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基座主体,所述基座主体的前侧设置有若干个采集仪,基座主体的底部安装有立柱,立柱的外周安装有若干个防护壳,防护壳的内腔靠近顶部和底部处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B,且连接块B的前侧共同设置有应变杆,在对立柱进行监测时,通过设置应变杆、线圈、电缆、连接块A和采集仪能够及时对立柱应力进行监测,无需工作人员用肉眼观看,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提高对立柱的监测的精确性,在对应变杆进行限位时,通过设置安装块、伸缩杆A、滑动块、弹簧A和拨动块,能够使插块插接在插槽的内腔中,方便对应变杆安装,且能够提高对应变杆的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498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07283.2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架桥墩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多个分段导轨,多个分段导轨固定连接在墩柱上且构成闭环的下导轨,所述分段导轨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方形套管,方形套管内滑动连接方形杆,方形杆端头竖向滑动连接测量杆,测量杆侧面设有测量刻度线;还包括以墩柱为中心埋设在墩柱周围的多个锚杆,相邻两个锚杆距离墩柱的距离不同,每个锚杆上端固定连接测量基准。本发明通过接触近处锚杆和远处的锚杆,观察测量杆刻度位置的变化,从而降低墩柱周围地基同步沉降带来的监测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470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6081.7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墩柱沉降监测设备,包括抱箍导轨、环形接触轨和弧形轨,抱箍导轨、环形接触轨和弧形轨对应设置,抱箍导轨滑动连接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一侧设有斜杆,所述斜杆下端转动连接折角杆,折角杆每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测量装置;所述斜杆下端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驱使折角杆两端的测量装置单独测量。本发明通过滑动座在抱箍导轨上移动位置,对应的斜杆下端的测量装置在接触一次环形接触轨后,随后接触弧形轨,且内外接触交替进行,由于土体和墩柱沉降与距离墩柱的距离呈线性变化,远离墩柱的弧形轨出现沉降的概率小,通过内外侧的接触,从而便于监测墩柱单独沉降和墩柱与周围土体一同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16734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14943.2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桥梁墩沉降位移监测设备,包括信号接收器和安装座,安装座的上端面固定有信号接收器,多个固定导条水平铺设在路基面上,且多个固定导条内均开设有导向滑槽,安装座的下表面对称转动设置有转轴杆,且对称的转轴杆的两端面安装有滚动轮,对称的两个转轴杆通过皮带轮和皮带相互传动连接,安装座左右两侧面的滚动轮与导向滑槽转动接触,安装座顶端面固定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上端面支撑有信号接收器,本发明通过安装座在固定导条上不断定点移动,使得单独一个信号接收器能够与多个桥梁墩上的每个信号发生器进行对应信号传输,进而便于对多个桥梁墩快速准确的进行沉降位移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45931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231085.9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磊 , 陆力 , 李晓峰 , 曲田 , 冯玮光 , 谢伟 , 周志强 , 霍翔宇 , 王洪战 , 王伟吉 , 郭斌 , 耿双杰 , 杨永振 , 侯宏伟 , 马建新 , 齐太猛 , 王栋 , 王燕 , 翟森 , 闵盼
IPC: G01B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裂缝深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安装孔,全部所述安装孔内均滑动连接测量杆,全部所述测量杆阵列设置;两个所述弹性架板的一侧均设有方形通槽,两个所述方形通槽内滑动连接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外圆转动连接多个第一转动轮,全部所述第一转动轮的外圆均固定连接多个第一弹簧,全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轮。本发明通过测量杆与第二转动轮的配合,第二转动轮推动测量杆进入裂隙抵住裂隙的上壁,可以根据支撑板上表面测量杆的高度变化来判断裂隙的形状以及裂隙各处的深度,根据裂隙的深度来填充修补材料,可避免修补时,盲目填充修补材料,导致修补材料过多而溢出,浪费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3730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62993.5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地质雷达自动全覆盖扫查装置,包括安装架,三维地质雷达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安装架的中部设置有标记机构,所述标记机构的顶部设置驱动机构;标记机构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顶部贯穿安装架并与安装架之间连接着缓冲弹簧,安装架上设置高频加热线圈,定位轴底部穿过高频加热线圈。本发明通过在探测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道路地下存在隐患,立即停止移动并控制驱动机构推动标记机构工作,对该隐患区域进行打孔标记,使得路面上遗留下便于识别的孔洞,同时三维探测模块也可以记录该隐患区域的坐标,通过路面标记和网络坐标标记双重识别,便于后期道路排障工作的快速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3342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49166.1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B2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井井壁净空收敛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竖井井底侧墙上设置作为临时基准点三个测量标志及待测收敛测线两端的监测点P1、P2;(2)利用全站仪分别测出三个临时基准点两两之间的距离;(3)利用全站仪分别测出P1与三个临时基准点之间的距离;(4)建立空间坐标系,计算P1点的坐标;(5)利用全站仪分别测出P2与三个临时基准点之间的距离;(6)根据空间坐标系计算P2点的坐标;(7)根据收敛测点P1、P2的坐标计算收敛测线的长度L;(8)在不同时间分别测出收敛测线的长度值,得到收敛测线的变化△L。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测出的收敛值与采用收敛计测出的收敛值差值较小,测量精度可以满足收敛监测的精度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