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4759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180028536.9
申请日:2011-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082 , F04C2/102 , F04C15/0049 , F04C15/062 , F04C2210/14 , F16H61/0025
Abstract: 一种油泵,其包括第一溢流通道,该第一溢流通道形成在泵室(58)的侧表面(60)上,以在液压腔(54)全部位于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和第一低压排出通道(70)之间时,液压腔(54)与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连通。因此,当液压腔(54)经过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和第一低压排出通道(70)之间时,预定液压腔(54)内的液压压力经由第一溢流通道(76)溢出至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所以液压腔(54)内的液压压力值维持在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内的压力值。结果,抑制了流体从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经由内周齿(48)和外周齿(42)之间的空间流入液压腔(54)。
-
公开(公告)号:CN10450039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647599.8
申请日:2011-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082 , F04C2/102 , F04C15/0049 , F04C15/062 , F04C2210/14 , F16H61/0025 , F04C2240/30
Abstract: 一种车用内齿轮式油泵,包括主动齿轮、环形从动齿轮、泵室、壳体以及溢流通道。在所述车用内齿轮式油泵中,在旋转方向上,高压排出通道设置在低压排出通道的后方;并且溢流通道包括外周向槽或者内周向槽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当预定液压腔全部位于高压排出通道与低压排出通道之间时,外周向槽从高压排出通道的沿旋转方向的前端面中的内周齿和外周齿的啮合位置的径向外侧沿周向在旋转方向上向前延伸,且外周向槽的末端部与预定液压腔连通,并且,内周向槽从高压排出通道的沿旋转方向的前端面中的内周齿和外周齿的啮合位置的径向内侧沿周向在旋转方向上向前延伸,且内周向槽的末端部与预定液压腔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599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180033614.4
申请日:2011-06-30
IPC: F16H61/00 , F16H61/662 , F04C15/06 , F04C1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18 , F04C2/102 , F04C14/08 , F04C14/10 , F04C15/06 , F04C2270/18 , F16H61/0025 , F16H61/66272 , F16H2037/026 , F16H2061/0037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车辆动力传递系统,其中油泵构造成充分减小要求的驱动转矩。油泵(28)的第一和第二高压通路(110,114)的高压端口排出量(Q1)被确定成使得在发动机速度(NE)不低于与无级变速器(18)的为了其变速控制而预先确定的最低目标输入轴速度(NINTL)对应的预定阈值(NE2)的车辆稳态行驶期间相对高压力的工作油的消耗量(Q’)能仅由高压端口排出量(Q1)提供。因此,从第一和第二低压排出通路(112,116)排出的工作油的压力能被保持在预定的低水平,并且能充分减小油泵(28)的要求驱动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0300359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80033614.4
申请日:2011-06-30
IPC: F16H61/00 , F16H61/662 , F04C15/06 , F04C14/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25/18 , F04C2/102 , F04C14/08 , F04C14/10 , F04C15/06 , F04C2270/18 , F16H61/0025 , F16H61/66272 , F16H2037/026 , F16H2061/0037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车辆动力传递系统,其中油泵构造成充分减小要求的驱动转矩。油泵(28)的第一和第二高压通路(110,114)的高压端口排出量(Q1)被确定成使得在发动机速度(NE)不低于与无级变速器(18)的为了其变速控制而预先确定的最低目标输入轴速度(NINTL)对应的预定阈值(NE2)的车辆稳态行驶期间相对高压力的工作油的消耗量(Q’)能仅由高压端口排出量(Q1)提供。因此,从第一和第二低压排出通路(112,116)排出的工作油的压力能被保持在预定的低水平,并且能充分减小油泵(28)的要求驱动转矩。
-
公开(公告)号:CN104500393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647599.8
申请日:2011-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082 , F04C2/102 , F04C15/0049 , F04C15/062 , F04C2210/14 , F16H61/0025
Abstract: 一种车用内齿轮式油泵,包括主动齿轮、环形从动齿轮、泵室、壳体以及溢流通道。在所述车用内齿轮式油泵中,在旋转方向上,高压排出通道设置在低压排出通道的后方;并且溢流通道包括外周向槽或者内周向槽中的至少一个,其中,当预定液压腔全部位于高压排出通道与低压排出通道之间时,外周向槽从高压排出通道的沿旋转方向的前端面中的内周齿和外周齿的啮合位置的径向外侧沿周向在旋转方向上向前延伸,且外周向槽的末端部与预定液压腔连通,并且,内周向槽从高压排出通道的沿旋转方向的前端面中的内周齿和外周齿的啮合位置的径向内侧沿周向在旋转方向上向前延伸,且内周向槽的末端部与预定液压腔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2947594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80028536.9
申请日:2011-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082 , F04C2/102 , F04C15/0049 , F04C15/062 , F04C2210/14 , F16H61/0025
Abstract: 一种油泵,其包括第一溢流通道,该第一溢流通道形成在泵室(58)的侧表面(60)上,以在液压腔(54)全部位于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和第一低压排出通道(70)之间时,液压腔(54)与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连通。因此,当液压腔(54)经过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和第一低压排出通道(70)之间时,预定液压腔(54)内的液压压力经由第一溢流通道(76)溢出至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所以液压腔(54)内的液压压力值维持在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内的压力值。结果,抑制了流体从第一高压排出通道(68)经由内周齿(48)和外周齿(42)之间的空间流入液压腔(54)。
-
公开(公告)号:CN100434747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510108398.1
申请日:2005-10-13
IPC: F16G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形金属带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无级变速器。第一元件(102)具有第一厚度(T1)。第二元件(103)具有比第一厚度(T1)小的第二厚度(T2),并且第二元件(103)的数目与第一元件(102)的数目大致相等。第一和第二元件(102、103)都由箍(104)支承以根据最长序列沿厚度方向叠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314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880109294.4
申请日:2008-09-30
Inventor: 加藤浩二 , 服部雅士 , 竹内泰弘 , 牛田英晴 , 齐藤正树 , 藤井克守 , 矢岛信一郎 , 田中航一 , 野泽启文 , 二宫启辅 , 安藤悟 , 服部勇仁 , 铃木智人 , 垣内三善 , 大森俊昭 , 花木和博 , 入江庆一郎
IPC: F16G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端金属带。当与环形件的层叠片数的减少对应地减小槽宽度时,会使模具应力剧增而对生产造成妨碍。若分别将元件的槽宽度设为h、板厚设为t、以及头部面积设为S,则满足(h/t)<1,且(S/h)>40的关系。在减少槽宽度h的情况下,也增大头部面积,由此能够减小冲切时的流体静压力,从而降低对模具的负载。本发明适用于其在节距线上的宽度为24(mm)、且环形件的层叠片数为6片的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760566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510108398.1
申请日:2005-10-13
IPC: F16G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形金属带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无级变速器。第一元件(102)具有第一厚度(T1)。第二元件(103)具有比第一厚度(T1)小的第二厚度(T2),并且第二元件(103)的数目与第一元件(102)的数目大致相等。第一和第二元件(102、103)都由箍(104)支承以根据最长序列沿厚度方向叠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809314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880109294.4
申请日:2008-09-30
Inventor: 加藤浩二 , 服部雅士 , 竹内泰弘 , 牛田英晴 , 齐藤正树 , 藤井克守 , 矢岛信一郎 , 田中航一 , 野泽启文 , 二宫启辅 , 安藤悟 , 服部勇仁 , 铃木智人 , 垣内三善 , 大森俊昭 , 花木和博 , 入江庆一郎
IPC: F16G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端金属带。当与环形件的层叠片数的减少对应地减小槽宽度时,会使模具应力剧增而对生产造成妨碍。若分别将元件的槽宽度设为h、板厚设为t、以及头部面积设为S,则满足(h/t)<1,且(S/h)>40的关系。在减少槽宽度h的情况下,也增大头部面积,由此能够减小冲切时的流体静压力,从而降低对模具的负载。本发明适用于其在节距线上的宽度为24(mm)、且环形件的层叠片数为6片的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