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阀片直流伏安特性新型拟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5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44429.2

    申请日:2021-0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ZnO阀片直流伏安特性新型拟合方法,属于电网运行安全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样品的伏安特性曲线,尽可能增加测量点以减小误差;S2:计算等效电阻Ri,并将电阻Ri和电流Ii同时做对数处理;S3:求取lgI‑lgR的二次多项式拟合函数;S4:转换为改进伏安特性拟合函数。本发明的成功实施,能够对于ZnO阀片的直流伏安特性进行更好的拟合,更精准的展现其老化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基本满足拟合效果且计算复杂度较低的拟合方法对进行基于直流伏安特性曲线的避雷器状态评价有重要意义。(2)降低测量成本,节省时间。运用更加精确的直流伏安特性曲线的拟合,能够提升避雷器实验的效率。

    一种基于设备全寿命信息的综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6362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18815.7

    申请日:2017-08-21

    Abstract: 一种基于设备全寿命信息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设备在线监测数据、试验报告、成本进行分类;使用阀值和趋势模型计算获得在线监测结论,通过标准化赋值获得在线监测结论值;通过试验报告映射数据项结合阀值模型计算获得试验结论,通过标准化赋值获得试验结论值;通过绘制理论寿命趋势曲线和实际成本趋势曲线计算获得最佳更换点和设备理论退役点,对比判断获得成本结论,通过标准化赋值获得成本结论值;基于在线监测结论值、试验结论值和成本结论值通过变权重加权扣分方法计算获得设备最终状态,从而实现对设备全寿命的综合评价。

    避雷器非线性伏安特性“拐弯点”及其“弯曲系数”拟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795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90532.0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雷器非线性伏安特性“拐弯点”及其“弯曲系数”拟合方法,属于避雷器电气特性评估技术领域,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搭建避雷器非线性伏安特性测量平台,正确安装并接线;S2:对避雷器施加不同幅值的直流电压,读取并记录该电压下的电流值;S3:根据记录得到的直流电压值和对应的电流值进行函数拟合,并对拟合的函数进行模型参数优化;S4:采用遗传算法对所述模型参数优化函数进行迭代计算,完成模型参数估计;S5:根据避雷器非线性伏安特性曲线,并通过模型参数对“拐弯点”及“弯曲系数”进行计算。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定量的描述避雷器的故障严重程度,为进一步对避雷器绝缘状态诊断奠定基础。

    避雷器非线性伏安特性“拐弯点”及其“弯曲系数”拟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795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810690532.0

    申请日:2018-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雷器非线性伏安特性“拐弯点”及其“弯曲系数”拟合方法,属于避雷器电气特性评估技术领域,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搭建避雷器非线性伏安特性测量平台,正确安装并接线;S2:对避雷器施加不同幅值的直流电压,读取并记录该电压下的电流值;S3:根据记录得到的直流电压值和对应的电流值进行函数拟合,并对拟合的函数进行模型参数优化;S4:采用遗传算法对所述模型参数优化函数进行迭代计算,完成模型参数估计;S5:根据避雷器非线性伏安特性曲线,并通过模型参数对“拐弯点”及“弯曲系数”进行计算。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定量的描述避雷器的故障严重程度,为进一步对避雷器绝缘状态诊断奠定基础。

    基于FDS的ZnO阀片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6140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689341.2

    申请日:2018-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63 G01R23/16 G01R27/26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FDS的ZnO阀片等效电路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属于避雷器模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准备频域介电谱测试仪及ZnO阀片,搭建实验平台;S2:完成频域介电谱测试仪的参数设置;S3:采用频域介电谱测试仪对ZnO阀片进行多次FDS(frequency domain spectroscopy,FDS)测试,获取最终测试结果;S4:根据ZnO阀片等效极化电路的等效模型,计算出等效模型的复阻抗;S5:根据ZnO阀片的FDS实际测量值及模型计算值对等效模型的参数函数进行优化;S6:采用遗传算法对优化后的参数函数进行迭代计算,完成等效模型参数估计。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对ZnO阀片介电响应的描述,完善了以往R‑C并联模型和IEEE模型等对ZnO阀片极化、电导等微观行为解释不足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