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铸型及合箱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10293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85841.3

    申请日:2016-03-29

    Inventor: 田学森 马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C9/02 B22C9/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铸型,包括:包括下砂型和与下砂型接合的上砂型;设置在下砂型中的芯子,芯子包括容纳在上砂型的芯头窝中的芯头;还包括设置在下砂型和上砂型之间的箱锥,上砂型包括容纳箱锥的第一箱锥窝,箱锥与第一箱锥窝的内壁相接触,芯头与芯头窝的内壁相间隔。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特殊结构芯子合箱过程中存在蹭砂风险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解决芯头蹭砂的铸造铸型和合箱方法,有效解决了芯头容易蹭砂问题,使现场操作更加方便,铸件质量更容易保证。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合箱方法。

    一种蠕墨铸铁及其生产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39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76993.8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蠕墨铸铁及其生产方法,所述蠕墨铸铁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包括:3.71%~3.80%的C,2.25%~2.45%的Si,0.65%~0.75%的Mn,<0.04%的P,0.010%~0.019%的S,0.010%~0.020%的Mg,0.010%~0.020%的Re,0.95%~1.05%的Cu,0.9%~1.0%的Ni,0.2%~0.3%的Cr,0.2%~0.3%的Mo,0.10%~0.15%的Ti,余量为Fe和杂质元素。本发明通过计算有效控制铁水中的S含量和杂质元素含量,熔炼步骤中S含量能够稳定控制在0.010%~0.019%的范围内,蠕化步骤中铁水中同时加入镁蠕化剂和稀土蠕化剂,达到了稳定蠕墨铸铁蠕化率的效果,适用于批量生产;加入Ti元素改变石墨的生长状态,有效防止石墨向球状生长。本发明在保证蠕墨铸铁强度、塑性的同时,有效提高材料蠕化率,蠕化率达到90%。

    一种悬臂砂芯的防裂芯骨组件及制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049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70690.3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悬臂砂芯的防裂芯骨组件,包括:第一芯骨、第二芯骨和第三芯骨,所述第一芯骨设置于所述悬臂砂芯的悬臂处,若干所述第二芯骨设置于所述悬臂砂芯的非悬臂处,所述第一芯骨和所述第二芯骨通过若干所述第三芯骨相连;所述第二芯骨设置有植入部,所述植入部露出所述悬臂砂芯并在浇注过程中植入铸件内。本发明公开的悬臂砂芯的防裂芯骨组件,第二芯骨植入铸件内,与第一芯骨及第三芯骨配合,形成闭环整体,增强整个砂芯强度,尤其对悬臂处进行防护,提高铸造质量;本发明公开的悬臂砂芯的防裂芯骨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便于在铸造现场进行快速组装和使用,并且可以扩展至类似结构砂芯,通用性极强。

    一种内腔结构铸件的铸造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470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85064.1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腔结构铸件的铸造方法,包括:使用若干芯撑支撑砂芯,所述砂芯用于形成所述内腔结构;所述芯撑包括芯撑主体和设置于芯撑主体一端的支杆;所述铸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造型,模具斜面处设置有定位槽,将套有芯撑套的所述芯撑主体置于所述定位槽内,所述支杆位于所述定位槽外;将所述模具置于下砂箱内,流砂造型形成下砂型;起模,所述支杆预埋于所述下砂型内;将所述芯撑套拆去,所述芯撑主体位于所述下砂型的型腔内;组芯,所述芯撑主体支顶于所述砂芯的斜面处;合箱、浇注、打箱后清理露出铸件表面的支杆。本发明公开的内腔结构铸件的铸造方法,实现斜面处芯撑的精准定位、限位,有效防止夹渣、熔合不良等缺陷。

    一种便以监测铸件关键尺寸的检具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978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53047.9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铸件尺寸测量、监控,提供了一种便以监测铸件关键尺寸的检具,包括:固定基准组件、调节基准组件、移动测量组件及连接组件。固定基准组件由基准杆主体和固定杆构成;调节基准组件由调节杆主体和调节杆构成;移动测量组件由测量杆主体和测量杆构成;固定基准组件上的基准杆主体与所述调节基准组件上的调节杆主体固定连接;移动测量组件与固定基准组件和调节基准组件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固定基准组件设定固定点,调节基准组件保证被测物与检具的平行度,测量点进行关键尺寸测量。本发明方便携带,使用方便、范围广;对测量场地、环境、设备无要求;可对铸件的变形度以及关键尺寸进行随时监控。

    V型回转体铸件用可拆卸式通用砂箱

    公开(公告)号:CN10564284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193670.9

    申请日:2016-03-31

    Abstract: 一种V型回转体铸件用可拆卸式通用砂箱包括上箱和下箱,所述上箱为方形砂箱,所述下箱为由至少两层方形砂箱叠加连接而成的金字塔形砂箱,所述每层砂箱之间的长、宽尺寸都逐渐减小,相邻两层砂箱之间以同一侧壁居中对齐,相邻两层砂箱之间及其它对应侧壁之间采用拉筋相互固定连接,由于下箱采用多个单独通用砂箱组合而成,使用完毕后,切除斜拉筋后,可将多个单独的砂箱直接投入其他产品的生产,甚至多个砂箱本身就可以利用闲置的合适旧箱制作。

    外用芯骨及使用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509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5136.X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芯骨及使用方法,包括至少一个卡接件和吊运框架,卡接件用于插设于砂芯;吊运框架包括连接组件和吊耳组件,连接组件用于放置在砂芯的顶部,连接组件通过卡接件的一端与砂芯的顶部锁紧,卡接件另一端用于卡接于砂芯的内部,吊耳组件设置在连接组件的背离砂芯的一侧。通过将卡接件的一端与连接组件和砂芯的顶部锁紧,并将卡接件的另一端插设并卡接于砂芯的内部,实现将吊运框架整体与砂芯的可靠连接。当多个卡接件均与砂芯以及连接组件连接时,可使外用芯骨与砂芯构成一个结构稳定的整体。通过操作吊耳组件将外用芯骨整体和砂芯一同吊起再进行转运,砂芯的各部位在转运过程中受力更均匀,能避免砂芯转运时出现裂纹或断裂报废。

    一种3D打印砂芯结构及铸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064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47733.0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3D打印砂芯结构,包括第一砂芯、第二砂芯和连接二者的标芯组件,标芯组件包括直杆和螺母,直杆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砂芯内,直杆的第二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二端穿过设置于第二砂芯内的第二直孔段并通过螺母紧固发挥连接作用;直杆内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中空结构,第二砂芯内设置有与第二直孔段连通的气道,直杆上设置有若干排气孔,第二直孔段和中空结构通过排气孔连通。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3D打印砂芯结构,第一砂芯和第二砂芯采用后置的标芯组件连接,可靠标芯并实现砂芯的准确定位;标芯组件后置植入砂芯中,有效提高砂芯强度;标芯组件内设连通砂芯气道和外界的中空结构,有效防止铸件呛火或气孔缺陷,并提高砂芯散热速度。

    一种铸造用砂箱及铸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521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64988.8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用砂箱,包括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下箱、中箱、上箱和压箱件;所述中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中箱分隔为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内设置有吊胎砂型;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二箱体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悬挂所述吊胎砂型的支撑结构;所述上箱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支于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压箱件之间。本发明还公开使用上述铸造用砂箱的铸造方法。本发明公开的铸造用砂箱,结构设计巧妙,降低吊胎砂型重量的同时加强中箱对吊胎砂型的挂砂能力;支撑结构与支撑杆、压箱件配合,支撑杆将压箱件的压箱力直接传递给吊胎砂型以对抗金属液浮力,避免浇注过程中因吊胎砂型移位造成铸件尺寸超差、缩松、夹砂等缺陷。

    铸造铸型及合箱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10293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185841.3

    申请日:2016-03-29

    Inventor: 田学森 马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铸型,包括:包括下砂型和与下砂型接合的上砂型;设置在下砂型中的芯子,芯子包括容纳在上砂型的芯头窝中的芯头;还包括设置在下砂型和上砂型之间的箱锥,上砂型包括容纳箱锥的第一箱锥窝,箱锥与第一箱锥窝的内壁相接触,芯头与芯头窝的内壁相间隔。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特殊结构芯子合箱过程中存在蹭砂风险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解决芯头蹭砂的铸造铸型和合箱方法,有效解决了芯头容易蹭砂问题,使现场操作更加方便,铸件质量更容易保证。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合箱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