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01328B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510262519.1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一种基于复杂控制网络下的多端柔直控制模式自动识别方法,根据的PMU提供的电网多点多维度信息,基于面向对象技术构建多端柔直系统网络拓扑模型,采用先进的快速索引拓扑跟踪方法和统计分析理论,对全网或局部进行拓扑跟踪。当多端柔直系统支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该方法通过对系统内的开关状态、节点电压以及各支路电流等电气量之间的相似性差异进行分析,快速的跟踪和识别网络状态变化,调整多端柔直系统的运行方式。同时能为多端柔直控制系统提供电网拓扑结构参数信息,换流站控制系统根据该参数信息,进行潮流计算和故障分析,为换流站的稳态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90132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62519.1
申请日:2015-05-21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一种基于复杂控制网络下的多端柔直控制模式自动识别方法,根据的PMU提供的电网多点多维度信息,基于面向对象技术构建多端柔直系统网络拓扑模型,采用先进的快速索引拓扑跟踪方法和统计分析理论,对全网或局部进行拓扑跟踪。当多端柔直系统支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该方法通过对系统内的开关状态、节点电压以及各支路电流等电气量之间的相似性差异进行分析,快速的跟踪和识别网络状态变化,调整多端柔直系统的运行方式。同时能为多端柔直控制系统提供电网拓扑结构参数信息,换流站控制系统根据该参数信息,进行潮流计算和故障分析,为换流站的稳态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06673837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20022847.9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柔直配网VSC功率模块箱,功率模块箱的箱体(1)包括U型主板(11)、竖直隔板(12)、上侧板(13)、底部Z型支撑板(14)、第一安装板(15)、第二安装板(16)、顶板(17),在U型主板(11)上部位置固定竖直隔板(12),竖直隔板(12)前固定第一安装板(15),在第一安装板(15)右上角部位上固定第二安装板(16),在U型主板(11)顶部固定顶板(17),在U型主板(11)侧面下部固定底部Z型支撑板(14),在U型主板(11)外侧上部固定上侧板(13)形成“刀型”箱体。该模块箱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安装简便、灵活、可拆卸、维护方便、对外接口少,外型美观、通用性强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673583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20364022.5
申请日:2017-04-06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储能系统的预励磁回路。包括预励磁主回路和预励磁电源回路;所述预励磁主回路并联连接在储能系统变压器(T)和交流电网侧之间的主断路器(QF1)两端;所述预励磁电源回路上并联预励磁接触器回路、主开关合闸回路、主开关分闸回路和主开关辅助接点延时回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励磁回路的改造,在预励磁接触器的合闸回路加入延时打开触点,对主断路器的辅助触点进行延时,消除了这个不利影响,使得该低成本断路器在产品中得以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6759162U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20227853.8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直流配网的紧凑型控制保护机箱结构,所述紧凑型控制保护机箱紧凑型控制保护机箱采用同一背板交换机将保护功能计算及模拟量采样插件、控制功能计算插件、开关量采集及开出量输出插件、外部设备接入插件、通信管理插件、本地控制保护开入开出插件连接起来;紧凑型控制保护机箱将保护功能计算及模拟量采样插件、开关量采集及开出量输出插件、外部设备接入插件、控制功能计算插件、通信管理插件、本地控制保护开入开出插件和电源插件依次安装于紧凑型控制保护机箱内。本实用新型体现了控制保护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为城市柔性直流配网多端控制保护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保证柔性直流配电网供电系统可靠性、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864074U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20799157.X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一种紧凑化多端柔直配网控制保护一体化硬件架构,所述硬件结构包括一端开口的方形机箱(10);在机箱(10)开口端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保护插件(1)、GOOSE接口插件(2)、交流插件(3)、逻辑插件(4)、管理插件(5)、光纤接口插件(6)、开入插件(7)、开出插件(8)、电源插件(9)。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保护和控制装置的一体化设计,极大简化控制保护硬件结构,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03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1472.8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L23/53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低寄生电感多芯片并联的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中下桥臂芯片的个数与上桥臂芯片的个数相同,且各个上桥臂芯片和各个下桥臂芯片交错布局后构成多个交错并联的换流回路,相邻的换流回路路径的电流方向相反,这样可以通过互感抵消降低换流回路的寄生电感;并且,各个负电极层上分别设有负电极引出端点,各个正电极引出端点与各个负电极引出端点的电流方向相反,且相邻的正电极引出端点与负电极引出端点之间相互靠近布置,这样也可以通过互感抵消降低功率端点到基板的寄生电感,进而减小开关损耗和开关时的电压尖峰,提高功率模块在高功率、高频应用场景下的开关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8486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27284.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岩 , 李凌飞 , 侯婷 , 辛清明 , 姬煜轲 , 李欢 , 卢毓欣 , 李巍巍 , 郭龙 , 徐迪臻 , 魏伟 , 刘涛 , 冯俊杰 , 何智鹏 , 邹常跃 , 赵晓斌 , 史尤杰 , 杨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晶闸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流阀晶闸管综合老化试验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换流阀晶闸管综合老化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台、夹紧模块、短路故障电流试验模块、通态重复临界上升率试验模块、热循环负载试验模块、高温阻断试验模块和控制模块;本发明还基于该装置提供了进行换流阀晶闸管的故障电流试验、通态重复临界上升率试验、热循环负载试验和高温阻断试验的试验方法。通过该装置,本发明可以对换流阀晶闸管进行整体的老化试验,从而较全面地验证换流阀晶闸管的各项老化参数,且有益于提高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69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316330.2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直流送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流耗能装置的能耗协调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系统包括直流耗能装置和能耗协调控制装置,在进行能耗协调控制时根据允许的功率模块电压波动值设置直流耗能装置主回路的直流电容,基于能耗协调控制装置获取直流耗能装置两端的电压,且当所述直流耗能装置两端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时在预置时间内逐渐切除所有功率模块,当直流耗能装置两端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时在预置时间内逐渐投入所有功率模块。本发明通过优化设置直流耗能装置主回路参数,结合阶梯式投切功率模块的策略,减少了对直流母线的冲击,能够降低耗能期间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0541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349612.7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SiC MMC阀段对冲试验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包括直流电源、隔离开关、第一限流电阻、第一MMC阀段和与第一MMC阀段连接的第二MMC阀段,第一MMC阀段与第二MMC阀段之间还连接有负载电抗器和第二限流电阻;第一MMC阀段和第二MMC阀段上均设置有子模块电容。通过直流电源和子模块电容使得该用于SiC MMC阀段对冲试验电路在进行对冲试验时,无需较大电压等级的直流补能电源和额外的预充电装置,减小了试验设备的投资成本,解决了现有对SiC的MMC的对冲试验等效手段试验方法存在要求较高电压等级的直流补能电源、需要额外的充电回路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