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4063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910687207.3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箭地管路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板、地面插座、箭上插头和分离弹簧,支撑板连接有安装在发射台上的翻转装置,地面插座固定在支撑板上,地面插座由上至下同轴开设有插孔和气道,插孔的直径大于气道的直径,插孔的周壁上开设有沟槽,沟槽中设有密封圈,箭上插头呈管状并垂直固定在箭体底部,箭上插头插入地面插座的插孔中并使其周壁与密封圈紧密配合,分离弹簧套在地面插座上并使其上下端对应顶压在箭体和支撑板上。其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分离可靠、安全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4299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1011577.2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37/244 , F16L37/52 , F16L3/08 , F16L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式火箭供气连接器,包括支撑板和多条供气管,支撑板上设有多个通过孔,通过孔为台阶孔结构并使其内部的台面采用凹球面,供气管的下端和上端对应设有管嘴接头和插管接头,管嘴接头的外周壁上设有两侧面均为凸球面的限位环台,插管接头的外周壁上设有密封环槽和密封圈,管嘴接头从通过孔中穿过并通过限位套管进行限位,管嘴接头上的限位环台处于通过孔中的台面下侧,限位套管的上半部旋装在通过孔中并使上端处于管嘴接头的限位环台下侧,管嘴接头和限位环台与通过孔的内周壁间隔配合,限位套管的内周壁与管嘴接头的外周壁间隙配合。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可靠、适应性强的优点,可实现长期对接和零秒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743383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416085.5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为了避免其中的驱动用电气元器件频繁启停,实现控温环境的驱动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驱动的调温系统,包括供配电系统、2台驾驶室空调机组和1台保温舱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均采用全回风整体式结构,且供配电系统的高压直流电源在行车和待机过程中均采用高压直流电输入,以提高空调机组的可靠性。本发明的调温系统减少了行车和待机的两种换热器,减少了空调机组体积与重量,采用冷热一体式全回风自适应温湿度控制技术,通过对风量调节、高压驱动压缩机输出功率调节、电加热分级调节、温湿度自动调节实现了温度场稳定性好,温湿度控制精度高,避免了电气元器件频繁启停,高效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35324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410215877.2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B9/03
Abstract: 一种动力前置测控设备动力继电器机柜模块化冗余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控制模块、地面芯一级配气台控制模块、地面芯二级配气台控制模块、火箭发动机活门控制模块、有线测量参数采集显示模块;电源模块采用主、从电源热备冗余控制;动力继电器机柜的控制信号采用双元器件同步加电的冗余控制。本发明采用少量的功能模块组成尽可能多的控制单元,性能稳定、结构简单,由于模块采用标准接口,保证了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和相同功能模块的互换,简化了整机配套,通过不同组合与扩展,不仅满足多型号运载火箭发射,而且还能提高射前出现故障的快速响应能力,可以应用在动力前置设备中或推广到其它单机产品中,满足火箭“零窗口”发射任务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048124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228114.1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23/032 , F16L23/18 ,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冗余密封管路接头涉及一种用于对密封要求较高的加注系统中的管路接头。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可靠、操作简便的,同时能够对管路接头的密封效果进行在线检测的冗余密封管路接头。本发明冗余密封管路接头包括密封座、密封锥、端面密封件、径向密封件和紧固件,密封座包括一体制成的第一轴向凸起、第一环状凸缘和第一焊接端,密封锥包括一体制成的第二轴向凸起、第二环状凸缘和第二焊接端,第二轴向凸起的端面与第一环状凸缘的端面对接,端面密封件位于此对接配合面上,第二轴向凸起的前端套接于第一环状凸缘内,径向密封件位于所述径向配合面内,紧固件用于固定连密封座与密封锥,第一环状凸缘上设置测压通道,测压通道的出气端口连接有密封帽。
-
公开(公告)号:CN104898714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154490.5
申请日:2015-04-0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9/12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提高火箭燃料加注时的灵活度和自动化程度,提供了一种高可靠冗余液氢加注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A车、B车、液氢箱、氢燃烧池,以及液路,所述液路连接所述A车、B车、液氢箱和氢燃烧池,其中,所述A车和B车互为备份,均具有装载燃料的燃料箱且均可单独完成预冷、加注,以及补加工作,并且A车和B车的工作状态由所述液路切换和控制。本发明采用了两辆车进行液氢加注并互为备份,系统能够适应A+B车、A+A车等两种液氢车组合加注的工况,加注系统和加注方法通过冗余设计均实现了在线备份,降低了不同技术状态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高了液氢加注系统的冗余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04812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28278.4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16L23/032 , F16L23/18 , G01M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3/032 , F16L23/18 , F16L2201/30 , F17D5/02 , G01M3/085
Abstract: 本发明冗余密封在线检测管路接头涉及一种用于对密封要求较高的加注系统中的冗余密封在线检测管路接头,尤其适用于密闭空间、狭小空间。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可靠的,同时能够对冗余密封在线检测管路接头的密封效果进行在线检测的一种冗余密封在线检测管路接头。本发明冗余密封在线检测管路接头包括密封座、密封锥、端面密封件、径向密封件、紧固件、检测接头,密封座与密封锥通过紧固件实现固定连接,密封座后端与密封锥前端相配合,在密封座与密封锥的配合面的端面方向和径向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端面密封件和径向密封件,端面密封件与径向密封件以及密封座与密封锥的配合面之间形成封闭腔体,检测接头固定连接在密封座后端且与封闭腔体相连通。利用本装置能够有效防止端面密封件在冷缩情况下的密封失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9069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64512.9
申请日:2013-10-0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火箭液氧泵加注系统、用于液氧泵流量控制的变频器及其参数设置方法。所述火箭液氧泵加注系统包括液氧泵机组和变频器,变频器用于控制液氧泵的加注流量。用于液氧泵流量控制的变频器有精确的速度和转矩控制能力,满足射前补加的快速阶跃响应,另外还具有灵活的软件组态功能,以适应本地及远程控制。通过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来调节泵的转速能最终达到调节泵流量的目的。合理的选用变频器的型号并进行变频器的参数控制,是实现上述流量控制的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03383578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286825.X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低温加注系统的增压方式带来的低可靠度问题,提供了一种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及方法。该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包括低温贮罐B及配套汽化器、低温贮罐A、低温真空管路和低温发泡管路、多个低温气动阀门、外气源增压截止阀21和22、两个63μ液氧过滤器、液氧过冷器、流量计Q、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V1~V3。该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具备了汽化器对自身贮罐增压、汽化器“一对二”给贮罐增压、外气源增压等多种增压模式的功能,同时对动作频繁的控制阀门并联了备份阀门,系统具有较强的冗余能力和较高的使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3383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710416085.5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为了避免其中的驱动用电气元器件频繁启停,实现控温环境的驱动稳定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直流驱动的调温系统,包括供配电系统、2台驾驶室空调机组和1台保温舱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均采用全回风整体式结构,且供配电系统的高压直流电源在行车和待机过程中均采用高压直流电输入,以提高空调机组的可靠性。本发明的调温系统减少了行车和待机的两种换热器,减少了空调机组体积与重量,采用冷热一体式全回风自适应温湿度控制技术,通过对风量调节、高压驱动压缩机输出功率调节、电加热分级调节、温湿度自动调节实现了温度场稳定性好,温湿度控制精度高,避免了电气元器件频繁启停,高效节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