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8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36425.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3D1/018 , B03D1/02 , B03D1/08 , B03D101/02 , B03D101/04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物浮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富镁尾矿水浮选氧化铜钴矿的方法,将氧化铜钴矿和预加温至40~60℃的富镁尾矿水混合磨矿,随后采用含有硫化剂、式1捕收剂(#imgabs0#)和起泡剂的浮选药剂a进行第一粗选处理,再在包含式1和式2(#imgabs1#)、助剂的体系中进行两段粗选,所述的助剂包含NH4HCO3、(NH4)2CO3中的至少一种;将粗选的精矿进行精选,制得精矿。在对富镁尾矿水进行升温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合浮选体系的药剂机制的联合,特别是第二段粗选的助剂以及复合捕收剂类型的联合下,可以意外地实现协同,能够显著解决富镁尾矿水对氧化铜钴矿的浮选抑制问题,可以基于选冶废水高效浮选得到铜钴。
-
公开(公告)号:CN1195885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36426.6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B03D1/018 , B03D1/02 , B03D1/08 , B03D101/02 , B03D101/04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浮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含镁尾矿水浮选氧化铜钴矿的方法,采用含镁尾矿水用作浮选用水对氧化钴铜矿进行五段粗,其中,第一段粗选在硫化剂、黄药‑硫氨酯类捕收剂下进行,第二段粗选在含有复合助剂、硫化剂和黄药‑羟肟酸下进行。第三段粗选在硫化剂和黄药‑羟肟酸下进行;第四段和第五段粗选过程在羟肟酸捕收剂下进行。所述的复合助剂包括成分A和式1结构(#imgabs0#)的成分B;成分A包括碳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醋酸铵、硫酸铵、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复合捕收剂包括黄药类捕收剂和羟肟酸类捕收剂。本发明方法能够解决含镁尾矿水回用所致的浮选劣化问题,可以获得优异的浮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514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91445.5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3D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浮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品位铜钴矿的浮选方法,将铜钴矿的原矿磨矿后调浆,得到原矿浆液;随后进行硫化矿粗选过程,得到粗选精矿a和粗选尾矿a;再将粗选精矿a进行精选处理,得到铜钴硫化矿精矿和精选中矿a;将粗选尾矿a进行扫选处理,得到扫选精矿a和铜钴氧化矿扫选尾矿a;将精选中矿a和扫选精矿a返回第一段粗选过程;将铜钴氧化矿扫选尾矿a进行粗选,得到粗选精矿b和粗选尾矿b;粗选精矿b经精选处理,得到氧化铜钴矿精矿1和精选中矿b;将粗选尾矿b经扫选处理,得到扫选精矿b和扫选尾矿b;将扫选精矿b和精选中矿b混合进行再选处理,得到氧化铜钴矿精矿2。本发明通过所述的工艺和药剂的联合,可以改善低品位铜钴矿的浮选回收率和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68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83304.5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01J27/22 , B01J35/33 , B01J35/60 , C02F1/76 , C02F1/72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Fe共掺杂磁性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S/Fe共掺杂磁性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2‑甲基咪唑溶液与锌盐溶液以及有机铁溶液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含铁沸石咪唑酯骨架前驱体;将所述含铁沸石咪唑酯骨架前驱体与单质硫分散于溶剂中加热,得到S/Fe共掺杂磁性多孔碳材料前驱体;将所述S/Fe共掺杂磁性多孔碳材料前驱体在保护气氛下进行高温热解,即得。该多孔碳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道结构、多催化位点、高稳定性,可高效催化高碘酸盐降解废水中的氯酚类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彻底,无二次污染,应用前景好,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118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545101.1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银硅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制备过程中采用四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联合硅源培养硅藻以引入巯基官能团,以硝酸银溶液为银前体,实现了载银硅藻抗菌材料的制备。本发明生物相容性良好,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留了硅藻比表面积大的优点的同时,通过巯基与银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对银离子的负载,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0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70305.2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杨宝军 , 王军 , 王晨旭 , 洪茂鑫 , 廖蕤 , 刘仕统 , 刘红昌 , 常兴华 , 刘洋 , 于世超 , 邬柏强 , 何秉轩 , 刘泓伟 , 张如意 , 丁志辰 , 康阳 , 邱冠周
IPC: C02F3/34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矿料深度脱除废水中三价砷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包括铁氧化菌液和铁基矿料;所述铁基矿料包括赤泥和黄铁矿,赤泥与黄铁矿的质量比为1:0.9~1.1。该组合物用于深度脱除废水中的三价砷时,其过程为:脱除将铁氧化菌培养至对数期后经离心、洗涤和重悬后,得到铁氧化菌液;将包括铁氧化菌液和铁基矿料在内的组合物加入至含三价砷的废水中进行除砷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即得。该组合物利用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一步法实现废水中三价砷的氧化‑吸附‑沉淀过程,无需添加任何强氧化剂进行预氧化处理,尤其是废水中砷浓度为20~200mg/L时,具有优异的去除效果,三价砷去除效率可达90%。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13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0030400.6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38 , C12N1/00 , C25B11/091 , C25B11/055 , C25B1/27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在微生物细胞上的Ti3+掺杂马基诺矿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设计了生物合成‑分段加料法,使用希瓦氏菌CN32,在特定的时间加入Ti3+离子,在FeS表面进行Ti3+离子掺杂。通过调控掺杂反应过程pH,控制细菌的接种浓度和金属离子浓度等条件,制备了一种负载在细胞上的Ti3+掺杂马基诺矿材料。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生物合成负载在细胞上的马基诺矿(FeS)纳米材料电催化氮气还原的能力,提高了催化材料FeS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本发明首次提出在生物合成材料过程中掺杂Ti3+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具有很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231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62809.2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2SiO4包覆的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该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使用一步水热法将硅藻粉与无水乙醇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混合,并在加热条件下加入锰源溶液搅拌,固液分离收集沉淀,经冷冻干燥、高温煅烧形成具有Mn2SiO4‑C‑SiO2纳米结构的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制备为锂离子电池活性负极,表现出优异电化学性能,Mn2SiO4的包覆显著提高了SiO2负极材料的导电性、放电比容量以及倍率性能,并抑制SiO2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实现具有超高放电比容量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具有原料价格低廉、容易获取,制备方法简便高效、绿色低耗的优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1132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465594.4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制备过程中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螯合金属离子,加入乙醇使螯合物金属‑EDTA沉淀至硅藻表面,通过煅烧,实现了由碳‑金属网络包覆的低阻抗硅藻负极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性高,同时利用了硅藻独特的天然结构,生物相容性良好,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强了硅藻负极的导电性,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55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04542.7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5B11/052 , C25B11/091 , C25B1/27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金属掺杂纳米黄铁矿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具体步骤如下:将七水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和乙二醇混合搅拌后加入硫粉,超声下搅拌均匀,将混合物转移至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得到FeS2纳米颗粒;再将得到的FeS2与金属硫酸盐、乙二醇混合,超声搅拌均匀,转移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表面金属掺杂纳米黄铁矿材料。本发明有效提高了FeS2纳米材料电催化氮气还原的能力,提高了催化材料的稳定性、特异性和抗氧化性;本发明首次提出在硫化矿材料表面使用金属离子取代硫原子掺杂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具有很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