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电长度可变可断开的超导电流装置及其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7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96194.0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电长度可变可断开的超导电流装置及其调节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超导容器、电流引线、密封圈、导电弹簧、连接头、高压连接杆和超导连接线,电流引线穿过超导容器,并通过密封圈将电流引线与超导容器之间密封;高压连接杆通过导电弹簧实现其与连接头的连接或断开;电流引线、导电弹簧和连接头依次紧密连接,形成电气通路,通过按压电流引线实现导电弹簧的压缩,进而调节通电长度;高压连接杆与超导连接线连接,形成电气通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超导磁体仅在需要时对电流引线通电,减少了电流引线自身带来的漏热,降低电流引线的热损耗,减少冷却介质的使用,提升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一种利用自激补偿的大口径高温超导线圈的交流损耗测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15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9067.2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温超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自激补偿的大口径高温超导线圈的交流损耗测定装置及方法,包括供电回路和测量回路;供电回路包括交流电源和大口径高温超导线圈;测量回路包括补偿线圈、电流传感器、电压引线和信号采集器;交流电源、大口径高温超导线圈和电流传感器串联;电流传感器与信号采集器相连;大口径高温超导线圈、信号采集器和补偿线圈通过电压引线串联;补偿线圈与大口径高温超导线圈靠近设置,使补偿线圈与大口径高温超导线圈相互耦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热测法和间接电测法需要标定较为复杂,直接电测法要求高、实现难度大的问题;实现了方案简易、灵活度和可行性较高的交流磁化损耗测试。

    雷电冲击电压下含缺陷的GIS盆式绝缘子电场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4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61510.0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电冲击电压下含缺陷的GIS盆式绝缘子电场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GIS系统暂态计算电路模型并确定相关参数,利用电磁暂态分析程序求解得到雷电冲击电压下各部件的电压波形;步骤2:建立母线‑盆式绝缘子模型;步骤3:划分不同数量网格并计算,当计算所得绝缘子最大场强和沿面最大切向场强开始随网格数量变化小于0.5%时,选取此时网格作为后续计算网格参考;步骤4:构建绝缘子缺陷模型,并计算获得电场分布;步骤5:提取绝缘子最大场强,将最大场强值与预设击穿电场值比较;如果大于击穿场强,则该位置发生击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较为准确的计算雷电冲击电压过程中含缺陷绝缘子瞬时电场分布情况等优点。

    一种可变截面弹簧式电流引线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50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98335.2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截面弹簧式电流引线,可应用在超导风机、超导电抗器、超导电缆等超导电力设备,包括导体衬底、超导导体和法兰盖板,法兰盖板与杜瓦容器的外壳固定连接,导体衬底穿过法兰盖板,超导导体位于导体衬底中,导体衬底一端连接电流引出端子,一端连接输电端;导体衬底位于法兰盖板下方部分的材料为柔性导电材料,导体衬底形状为檀香状结构,在展开时为螺旋上升的锥形弹簧形,在压平时为圆盘形,锥形弹簧形的锥顶位于法兰盖板的底面,导体衬底与电流引出端子连接处位于锥形弹簧形的锥底边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不同工作工况下,可通过调整长度及截面来实现传导漏热及电损耗的改变,从而实现不同工况下热损耗最小化的优点。

    雷电冲击电压下含缺陷的GIS盆式绝缘子电场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418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261510.0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电冲击电压下含缺陷的GIS盆式绝缘子电场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GIS系统暂态计算电路模型并确定相关参数,利用电磁暂态分析程序求解得到雷电冲击电压下各部件的电压波形;步骤2:建立母线‑盆式绝缘子模型;步骤3:划分不同数量网格并计算,当计算所得绝缘子最大场强和沿面最大切向场强开始随网格数量变化小于0.5%时,选取此时网格作为后续计算网格参考;步骤4:构建绝缘子缺陷模型,并计算获得电场分布;步骤5:提取绝缘子最大场强,将最大场强值与预设击穿电场值比较;如果大于击穿场强,则该位置发生击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较为准确的计算雷电冲击电压过程中含缺陷绝缘子瞬时电场分布情况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