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57709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410536626.4
申请日:2014-10-11
IPC: A01N43/90 , C07D498/18 , A01N51/00 , A01N47/40 , A01P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43/90 , C07D49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八元氧桥杂环化合物作为杀虫剂增效剂的用途。具体地,公开了结构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作为杀虫剂增效剂的用途,结构式参见说明书。本发明的上述化合物在低浓度下能够显著降低杀虫剂的LD50或LC50,对稻飞虱、烟粉虱、棉蚜、美洲大蠊、家蝇等多种害虫防治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5770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536626.4
申请日:2014-10-11
IPC: A01N43/90 , C07D498/18 , A01N51/00 , A01N47/40 , A01P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N43/90 , C07D49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八元氧桥杂环化合物作为杀虫剂增效剂的用途。具体地,公开了结构如式(1)所示的化合物作为杀虫剂增效剂的用途,结构式参见说明书。本发明的上述化合物在低浓度下能够显著降低杀虫剂的LD50或LC50,对稻飞虱、烟粉虱、棉蚜、美洲大蠊、家蝇等多种害虫防治具有较强的增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96887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80010.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N25/08 , A01N25/24 , A01N25/32 , A01P7/04 , A01P13/00 , A01P7/02 , A01P3/00 , A01P1/00 , A01N43/56 , A01N47/36 , A01N47/18 , A01N37/46 , A01N61/00 , A01N5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的纳米农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农药制剂由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农药载体和农药制备得到。本发明采用特定方法制备的以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为载体的纳米农药制剂,制备简便,相比常见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本发明纳米农药制剂中的树形结构纳米材料具有显著的结构优势、更高的比表面积、更好的孔渗透性和粒子内表面的可接触性,为各种客体分子提供丰富储存空间,有利于农药分子的高效、大量负载。同时纳米农药制剂相比常用的纳米农药缓释剂,具有很好的谷胱甘肽响应降解能力,农药负载效率和载药量更高,叶面粘附性强,可作为新型、高效的纳米农药制剂用于病虫草害防治,显著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64165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710186159.0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44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建立一种褐飞虱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药性的快速检测方法,属于抗药性综合治理和褐飞虱综合防治范畴。该检测方法通过在褐飞虱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靶标变异个体(G119S)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上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LAMP扩增,根据反应产物颜色判定是否为褐飞虱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个体。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实现:提取单头褐飞虱2‑3龄若虫基因组DNA;所使用的特异性引物;LAMP反应体系;LAMP反应程序;扩增产物的颜色检测。该方法稳定性高、周期短、灵敏度高,适合褐飞虱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的早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479904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1075780.1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平沙绿僵菌及其应用,该菌株于2016年7月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分类名为分类命名为:平沙绿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ense,保藏号CGMCC 12765。该菌株是目前所有报道的杀虫真菌中杀虫效果最好的;具有速效性,对害虫产生半数致死的时间低于目前所有报道的杀虫真菌;具有速效性:从接种到虫子死亡(且确认是由于该菌致死)的时间很短。
-
公开(公告)号:CN10899845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868231.2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A01N47/44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环纹豹蛛D家族杀虫基因及其编码的成熟肽与应用,该拟环纹豹蛛D家族杀虫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拟环纹豹蛛D家族杀虫基因编码的成熟肽的氨基酸如SEQ ID NO.11-15所示。本发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拟环纹豹蛛转录组数据库中的基因进行筛选,获得一类相似的拟环纹豹蛛毒素的候选基因,将该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即可获得该基因编码的杀虫肽,该杀虫肽作为全新的杀虫基因资源,具有不同于Bt毒素的杀虫机制,对拓展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杀虫基因资源,降低现有Bt毒素广泛使用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及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9122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67882.X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K14/435 , C12N15/12 , A01N37/46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环纹豹蛛A家族杀虫基因及其编码的成熟肽与应用,该拟环纹豹蛛A家族杀虫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拟环纹豹蛛A家族杀虫基因编码的成熟肽的氨基酸如SEQ ID NO.11-15所示。本发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拟环纹豹蛛转录组数据库中的基因进行筛选,获得一类相似的拟环纹豹蛛毒素的候选基因,将该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即可获得该基因编码的杀虫肽,该杀虫肽作为全新的杀虫基因资源,具有不同于Bt毒素的杀虫机制,对拓展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杀虫基因资源,降低现有Bt毒素广泛使用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及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48866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695548.6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A01N47/44 , A01P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3518 , A01N47/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源自拟环纹豹蛛的杀虫基因PPTX-3a及其编码杀虫肽与应用,所述源自拟环纹豹蛛的杀虫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编码的杀虫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成熟肽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该杀虫肽可经原核系统表达,制备周期短,氨基酸序列小,适合体外大规模生产,可降低现有Bt毒素广泛使用存在的安全风险,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及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254473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695547.1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12 , C07K14/435 , A01N47/44 , A01P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3518 , A01N47/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源自拟环纹豹蛛的杀虫基因PPTX‑15及其编码杀虫肽与应用,所述源自拟环纹豹蛛的杀虫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该基因编码的杀虫肽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成熟肽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该杀虫肽可经原核系统表达,制备周期短,氨基酸序列小,适合体外大规模生产,可降低现有Bt毒素广泛使用存在的安全风险,减少杀虫剂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科学及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950383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95070.0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 , G01N33/9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蜘蛛乙酰胆碱结合蛋白在配体门控离子通道配体筛选中的用途。通过利用该可溶性配体结合蛋白及其结构与模型能够更加高效合理的对作用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化合物进行筛选,有利于以配体门控离子通道为靶标的不同用途的药物的开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