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集装箱船轴系吊运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44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6869.5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造船技术领域,一种大型集装箱船轴系吊运安装方法,吊运工装包括中间轴上方船体中央位置设置有轴移动用单轨工字梁,同时在中间轴下方设置有双轨工字梁,双轨工字梁上有轴移动用双轨小车;单轨工字梁下发悬挂3台手拉单轨小车,手拉单轨小车下方各有吊梁,用于1#中间轴在后续作业时穿入轴带发电机;手拉单轨小车吊梁、各轴用于移动的吊点处设置有起重用气动葫芦。本申请的轴吊运过程中设置的气动葫芦、吊点、吊带、带吊梁单轨滑车,实现了轴系吊运的便捷化、少人化,任一轴的原地上下、左右移动仅需2人即可操作,无较大体力消耗,整个作业过程中专业的轴系起重小组配员仅需5人,实现了大型集装箱船轴系吊运少人化作业。

    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0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46684.9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船舶制造和设计领域的一种尾管轴承外径偏心加工安装工艺方法。本发明省略了船尾管内镗孔加工,轴系对中要求将尾管轴承实际中心线调整到理论轴系中心线上,同心度偏差差值控制在规范范围内;通过控制船体分段搭载精度,利用合理的搭载顺序和焊接工艺控制尾管沿轴系中心线的偏移量在轴承图纸允许范围内,不再预留尾管内径镗孔余量,对尾管轴承外径预留机加工余量,对安装后的尾管内径及轴心偏移量进行精确测量,依据实际测量值对尾管轴承进行偏心机加工,搭载后的尾管不需要镗孔即实现了前后中心线与轴心对中。该工艺无需采用尾管镗孔工艺,不需要配备镗孔设备及熟练工人,简化了作业工序,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一种大口径通舷件的制作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70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56595.5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造船技术领域,一种大口径通舷件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选定目标通舷件模型和船体外板模型;捕捉通舷件模型和船体外板型线相交曲线,以通舷件外径圆周长为横轴坐标展开,横坐标轴和相交曲线之间包围的区域即为通舷件放样图纸;以通舷件法兰部两螺栓孔之间的中心线上顶点做冲印标记;钢板切割并将所切割钢板经过设备冷轧卷管后切边开坡口焊接加工成圆筒形状的通舷件圆筒部;通舷件法兰部和通舷件圆筒部按照冲印标记对齐后组装焊接成一体形成完整通舷件后喷砂和底漆。本申请简单可靠,避免了仰面手工切焊打磨并提高打磨效率,不会因为油漆补涂影响分段搭载工期,确保通舷件切割弧面贴合船体外板弧面精度,提升生产效率并提高施工安全性。

    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用抱轴式轴带发电机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21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71900.0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型集装箱船用抱轴式轴带发电机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抱轴式轴带发电机吊入放置在辅机台上;(2)将安装好环形中间法兰的转子轴吊入机舱;(3)将转子轴往艏部方向穿出抱轴式轴带发电机;(4)将转子轴吊起,再将两个中间轴承的上下分开,并将其下部放置放置在对应小车上;(5)将中间轴承分别运至对应中间轴承台位置,小车移出;转子轴下降并前移;(6)调整环形中间法兰位置;(7)转子轴到位后下降,使转子轴由中间轴承支撑;(8)将环形中间法兰的外侧通过液压螺栓与轴发转子连接,完成抱轴式轴带发电机安装。本发明可实现轴发转子和转子轴的安全、高效、经济安装,确保抱轴式轴带发电机的正常运转。

    一种船舶用温度传感器安装筒

    公开(公告)号:CN213120879U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22416838.2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用温度传感器安装筒,包含安装筒本体和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安装螺纹座,安装筒本体上开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安装螺纹座设置在安装筒本体上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设置在水管路、油管路等多种场合,上部安装温度传感器安装螺纹座也可设计为安装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的螺纹座,达到温度计、温度传感器、压力表、压力传感器集中布置的效果,便于船舶运营时,船员集中管理。

    一种船用防渔网尾密封保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948736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656234.5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防渔网尾密封保护系统,包括渔网保护罩、渔网割刀、防渔网T型环和尾密封套;所述渔网保护罩安装在船舶的尾管后端和螺旋桨桨毂前端之间,所述渔网割刀固定安装在渔网保护罩外表面后端,且突出于螺旋桨桨毂前端,所述尾密封套安装在螺旋桨桨轴上,防渔网T型环镶嵌在所述尾密封套后端内部,紧贴螺旋桨轴。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层次渔网保护设计,有效防止发生渔网缠绕,和渔网随螺旋桨旋转进入尾密封,造成结构损伤,甚至是停机等事故的发生,有效保护了尾轴尾密封,增加了船舶航行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

    一种双燃料动力船舶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670638U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721432771.3

    申请日:2017-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燃料动力船舶,包括供气室、燃料罐间、隔离舱、阻隔区、机舱,所述燃料罐间内设有LNG罐和控制总阀房间,所述控制总阀房间设在LNG罐的顶部,所述燃料罐间的一侧设有机舱发电机房和锅炉房,所述机舱发电机房和锅炉房连接有机舱,所述燃料罐间的另一侧设有供气室,所述的供气室与机舱、货舱之间分别设有隔离舱,所述的供气室与燃料罐间、机舱之间分别设有阻隔区。透气塔位于主甲板,主要布置燃气透气管、双层管外管的透气管。本实用新型完全满足国际海事组织的规范要求,且很好地解决了双燃料动力汽车滚装船在船舶上的布置问题,实现了在汽车滚装船上的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