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盲区汽车雷达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49701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440190.9

    申请日:2014-08-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盲区汽车控制雷达系统。该系统的伸缩机构与雷达的后端铰接;旋转盘与固定盘相对装配在一起;凸环固定在旋转盘的右侧,多个弹簧片均匀分布在凸环上;固定盘左侧边缘对称安装两个连接摆动块的固定柱;两个摆动块通过牵引绳与雷达探头的上、下端连接;弹簧片顶部所在圆的半径大于摆动块底部所在圆的半径;弧形蹄片固定在固定盘的左侧;摆动块分别卡在弧形蹄片上对应的开口槽中,弹簧片随旋转盘转动推动其中一个摆动块沿对应的开口槽移动时,另一个摆动块可在牵引绳的作用下沿对应的开口槽向相反方向摆动。本发明可以探测过于低矮或稍高的障碍物,从而减少和消除了汽车行车特别是驻车盲区,使汽车雷达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基于密度聚类法和形态学聚类法的驾驶员注视点聚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3276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66391.4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基于密度聚类法和形态学聚类法的驾驶员注视点聚类方法,属于典型密度聚类方法和数学形态学聚类方法的聚类方法领域。包括:提出密度方法与数学形态学方法相结合的自适应DBSCAN-MMC方法;将方法用于驾驶员注视点聚类;首先使用注视点结构参数设置Eps的取值;通过DBSCAN得到MMC聚类的初始点集并确定聚类数目;使用自适应的MMC聚类减少DBSCAN聚类产生的离群点,并最终完成面向驾驶员注视区域的聚类。本发明充分利用了DBSCAN和MMC的不规则形状聚类优势并较好地弥补了两种聚类方法的缺陷,在进行驾驶员注视区域划分时聚类效果优于常规DBSCAN聚类方法和MMC聚类方法,提高了驾驶员注视点聚类质量。

    一种摩托骑行的护踝袜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1001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710017804.6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刘岩 吴存兰 徐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1B11/02 A41B17/00 A41B2400/20 A41B240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骑行的护踝袜,包括护踝和袜体,其特征是护踝袜袜体和护踝的材料不同,护踝所用的材料为一次成型合成橡胶,比一般的针织面料更具有保护性,而且不影响日常步行的走路姿态。护踝袜袜体和护踝的连接方式为热压或热熔,这种连接方式在对脚踝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还提高了脚部的舒适感。护踝袜袜头部分做加厚处理,处理方式有两种:袜头用双层面料或袜头部分加一片合成橡胶,能够有效缓解挂档对脚部带来的摩擦和压力。护踝袜的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长途摩托骑行所穿的摩托靴的护踝袜,也可作为短途摩托骑行所穿的日常鞋子的护踝用具。

    基于密度聚类法和形态学聚类法的驾驶员注视点聚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327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410166391.4

    申请日:2014-04-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基于密度聚类法和形态学聚类法的驾驶员注视点聚类方法,属于典型密度聚类方法和数学形态学聚类方法的聚类方法领域。包括:提出密度方法与数学形态学方法相结合的自适应DBSCAN-MMC方法;将方法用于驾驶员注视点聚类;首先使用注视点结构参数设置Eps的取值;通过DBSCAN得到MMC聚类的初始点集并确定聚类数目;使用自适应的MMC聚类减少DBSCAN聚类产生的离群点,并最终完成面向驾驶员注视区域的聚类。本发明充分利用了DBSCAN和MMC的不规则形状聚类优势并较好地弥补了两种聚类方法的缺陷,在进行驾驶员注视区域划分时聚类效果优于常规DBSCAN聚类方法和MMC聚类方法,提高了驾驶员注视点聚类质量。

    一种柴油发动机排放劣化预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98928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365223.3

    申请日:2013-08-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排放劣化预警和汽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及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排放劣化预警装置;包括车外装置主体部分和车内主电路板部分,车外装置主体部分主要由主管、在主管管壁上的两通孔外部对称固定连接的两段支管、固定在主管外部上方的对比器安装管、安装在支管和对比器安装管内的两套光电耦合信号探测器组成;车内主电路板部分主要由数模转换器、与数模转换器连接的控制处理器、分别与控制处理器连接的显示器和报警器组成;光电耦合信号探测器与所述数模转换器连接;本装置体积小,材料轻便,制造成本较低,不影响汽车的外观,不影响汽车的正常,安装在柴油机汽车上进行实时监测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易于推广普及。

    可视免拆解三元催化器清洗方法及清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39212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9258.8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视免拆解三元催化器清洗方法及清洗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清洗维护领域。本发明清洗装置的清洗剂喷嘴与内窥镜一体化安装,清洗前仅需拆下汽车前氧传感器,清洗时将可视化微清洗器从前氧传感器孔探入,从而准确获取三元催化器内部图像,通过计算机显示器观察催化剂载体堵塞度,以此来调节空气压缩机和阀体以控制清洗剂喷射压力以及清洗剂用量,获得最好的清洗效果和节约清洗剂用量。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内窥镜获取图像、通过计算机显示器显示图像、判断三元催化器堵塞程度,实现清洗剂用量控制,并判断清洗效果;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三元催化器清洗不需发动机怠速、不需拆解三元催化器;实现免拆解、可视化,提高清洗质量和效益。

    汽车驾驶员危险驾驶行为矫正及评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03514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67491.9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员危险驾驶行为矫正及评价系统,该系统包括交通事故演绎专家系统、驾驶模拟器、驾驶员信息采集子系统、驾驶员行为分析及评价子系统;所述交通事故演绎专家系统是驾驶员行为矫正刺激源;驾驶模拟器为驾驶员提供设定里程模拟驾驶需要的模拟场景;驾驶员信息采集子系统采集驾驶模拟器输出的驾驶员行为信息并将其传输给驾驶员行为分析及评价子系统;驾驶员行为分析及评价子系统将预先存储的标准指标数据与驾驶员行为信息进行分析比对并输出比对结果。本发明通过事故信息刺激的方式从内在本质上实现驾驶员行为矫正,矫正过程中亦可为驾驶员提供比对结果作为进一步矫正的依据。

    一种基于驾驶人眼动特征的交通冲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5443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496520.0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驾驶人眼动特征的交通冲突识别方法,该方法如下:采集驾驶人在整个虚拟设计道路上驾驶时的全部瞳孔直径数据和眨眼动作数据;识别出初始待匹配瞳孔直径数据中各交通冲突瞳孔直径波峰的峰值点并以此作为初始条件进行迭代,得到交通冲突瞳孔直径峰值点最大值集合;对各峰值点左侧第一个达到正常行驶瞳孔直径均值的点和右侧第一个眨眼点进行定位;两个定位点即为交通冲突开始点和终止点。本发明符合以道路使用者交通需求和生理‑心理反应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理论基础这一原则,交通冲突识别结果与驾驶人感知结果的一致性好,为符合道路使用者感知的道路安全评价、道路线形设计、交通系统规划合理性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一种基于反应时间的驾驶员疲劳预警方法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42920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149289.3

    申请日:2014-04-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应时间的驾驶员疲劳预警方法及检测装置,属于电子预警系统领域。将单片机连接到行车数据采集模块、反应时间采集模块、语音模块。单片机输入端连接行车数据采集模块和反应时间采集模块,输出端连接语音模块。单片机控制整个程序接收行车数据采集模块、反应时间采集模块传输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分别进行驾驶员疲劳状态预判和终判,根据判断结果控制语音模块向驾驶员发出相应提示和警告。本发明充分利用车辆现有设备,硬件上容易实现,可推广性较高。本发明方案较为合理,操作简单,检测过程为非接触式,对驾驶员正常驾驶干预较小。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公共汽车出行响应系统及响应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6038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427350.0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公共汽车出行响应系统,该系统的车路协同环境子系统包括车载单元和路侧设备,为系统实施提供必要的软硬件环境;乘客出行响应子系统包含站点终端和车载终端,用于乘客提出出行需求;驾驶人辅助子系统由控制模块与驾驶决策辅助信息发布设备组成,用于辅助驾驶人决策、为车辆行驶路线制定提供依据。本发明具备服务区域按需扩展功能,可以根据乘客需求使车辆进入辅助道路行驶,将公共交通服务方式由固定线路方式改变为可变线路方式,满足部分区域无常态非定期出行的乘客出行需求,实现扩大公交线路服务范围,减少区域固定的公交线路、节约社会资源,能带来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