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滑模自适应的UPFC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22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510662741.0

    申请日:2015-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滑模自适应的UPFC控制方法,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和模糊自适应控制结合用于统一潮流控制器并联侧换流器、串联侧换流器控制中,对简化后的二阶离散状态空间设计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以滑模切换函数及其导数为输入,以滑模控制器参数为输出,设计了二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对滑模控制器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优化滑模控制器,控制系统同时具有有功、无功独立解耦和动态特性优良的优点,保持了滑膜控制的鲁棒性,也使得UPFC具有参数自适应调节能力,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考虑负荷及新能源随机性的UPFC安装位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7983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549069.4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负荷及新能源随机性的UPFC安装位置优化方法,首先推导了电网运行费用对统一潮流控制器控制变量的概率分布灵敏度指标的表达式,然后建立考虑负荷、风电和光伏随机变量的含统一潮流控制器随机最优潮流模型,基于内点法和点估计算法实现了概率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并依据灵敏度的大小选择统一潮流控制器最优安装位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负荷及新能源随机性的UPFC安装位置优化方法,其意义在于直观反映了统一潮流控制器在不同线路上对于电网运行费用概率分布的变化大小,并依据该指标确定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最优安装位置。为充分发挥统一潮流控制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网经济性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附加干扰观测器的UPFC抖振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25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81669.6

    申请日:2015-10-2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附加干扰观测器的UPFC抖振控制方法,建立并联侧和串联侧耦合系统的耦合状态空间,通过前馈解耦简化了系统,引入反映系统扰动和控制切换造成抖振的二阶干扰观测器,结合解耦简化系统建立计及扰动的4阶状态估计空间,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方法,设计一阶线性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4阶状态估计系统进行控制,实现状态变量的独立控制,实现系统潮流控制的功能;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具有较强的系统阻尼特性和快速的误差扰动平息特性;能够实现功率的解耦控制,在系统扰动和控制切换时依然可以为系统提供很大的阻尼,快速抑制系统振荡,维持系统状态变量在目标值,同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基于参数在线辨识的开关类设备状态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2190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51286.3

    申请日:2013-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阻抗参数在线辨识的开关类设备状态评价方法。适用于变电站3/2接线方式下的开关类设备,利用开关类设备的实时电流数据,结合变电站内线路电流、变压器电流等实际运行数据,对开关类设备的电阻分布情况进行辨识,从而获取开关类设备的电阻变化情况,对于开关类设备发生缺陷后引起电阻值异常的情况,可以及时的发现,从而为设备及时消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该方法可动态的辅助进行开关设备的状态评价,操作简单计算可靠,运行成本远低于现场检测试验,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实时性。本成果弥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也为其他高压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了研究思路。

    附加干扰观测器的UPFC抖振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2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681669.6

    申请日:2015-10-2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附加干扰观测器的UPFC抖振控制方法,建立并联侧和串联侧耦合系统的耦合状态空间,通过前馈解耦简化了系统,引入反映系统扰动和控制切换造成抖振的二阶干扰观测器,结合解耦简化系统建立计及扰动的4阶状态估计空间,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方法,设计一阶线性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4阶状态估计系统进行控制,实现状态变量的独立控制,实现系统潮流控制的功能;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具有较强的系统阻尼特性和快速的误差扰动平息特性;能够实现功率的解耦控制,在系统扰动和控制切换时依然可以为系统提供很大的阻尼,快速抑制系统振荡,维持系统状态变量在目标值,同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快速Terminal滑模变结构的UPFC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9281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549500.5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Terminal滑模变结构的UPFC控制方法,包括:对已建立的系统数学模型进行解耦,得到便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系统状态方程;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Terminal滑模变结构;设计并联侧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控制器、串联侧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控制器;设计直流电容环节的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控制器;根据目标变量的物理含义选择量测量计算并输出目标期望控制信号,并通过空间矢量控制得到串联侧和并联侧换流器的触发信号。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受控输电线路的有功、无功功率,提高系统在受到扰动后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从而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快速Terminal滑模变结构的UPFC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928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49500.5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Terminal滑模变结构的UPFC控制方法,包括:对已建立的系统数学模型进行解耦,得到便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系统状态方程;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Terminal滑模变结构;设计并联侧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控制器、串联侧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控制器;设计直流电容环节的Terminal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控制器;根据目标变量的物理含义选择量测量计算并输出目标期望控制信号,并通过空间矢量控制得到串联侧和并联侧换流器的触发信号。本发明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受控输电线路的有功、无功功率,提高系统在受到扰动后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从而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考虑负荷及新能源随机性的UPFC安装位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798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49069.4

    申请日:2015-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负荷及新能源随机性的UPFC安装位置优化方法,首先推导了电网运行费用对统一潮流控制器控制变量的概率分布灵敏度指标的表达式,然后建立考虑负荷、风电和光伏随机变量的含统一潮流控制器随机最优潮流模型,基于内点法和点估计算法实现了概率灵敏度指标的计算,并依据灵敏度的大小选择统一潮流控制器最优安装位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考虑负荷及新能源随机性的UPFC安装位置优化方法,其意义在于直观反映了统一潮流控制器在不同线路上对于电网运行费用概率分布的变化大小,并依据该指标确定统一潮流控制器的最优安装位置。为充分发挥统一潮流控制对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网经济性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基于模糊滑模自适应的UPFC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22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62741.0

    申请日:2015-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滑模自适应的UPFC控制方法,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和模糊自适应控制结合用于统一潮流控制器并联侧换流器、串联侧换流器控制中,对简化后的二阶离散状态空间设计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以滑模切换函数及其导数为输入,以滑模控制器参数为输出,设计了二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对滑模控制器参数进行调整,从而优化滑模控制器,控制系统同时具有有功、无功独立解耦和动态特性优良的优点,保持了滑膜控制的鲁棒性,也使得UPFC具有参数自适应调节能力,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基于参数在线辨识的开关类设备状态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2190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351286.3

    申请日:2013-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阻抗参数在线辨识的开关类设备状态评价方法。适用于变电站3/2接线方式下的开关类设备,利用开关类设备的实时电流数据,结合变电站内线路电流、变压器电流等实际运行数据,对开关类设备的电阻分布情况进行辨识,从而获取开关类设备的电阻变化情况,对于开关类设备发生缺陷后引起电阻值异常的情况,可以及时的发现,从而为设备及时消缺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该方法可动态的辅助进行开关设备的状态评价,操作简单计算可靠,运行成本远低于现场检测试验,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实时性。本成果弥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也为其他高压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了研究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