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6966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292550.1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储能参与电网低频安全稳定控制的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电网中每个储能子站的储能当前剩余电量以最大功率放电的剩余持续时间和储能当前状态,并基于剩余持续时间和储能当前状态对储能进行分类;获取电网中每个储能子站的缺额前储能的储能功率、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并基于储能功率、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计算每类储能的调制量;调制储能时,按照预设优先级依次调用每类储能;获取电网中每个储能子站的当前类储能所需调制总量,并根据每个储能子站的当前类储能的调制量计算每个储能子站当前类储能所需调制量,并下发至每个储能子站;本发明能够适应了多元化、精益化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06966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92550.1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储能参与电网低频安全稳定控制的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电网中每个储能子站的储能当前剩余电量以最大功率放电的剩余持续时间和储能当前状态,并基于剩余持续时间和储能当前状态对储能进行分类;获取电网中每个储能子站的缺额前储能的储能功率、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并基于储能功率、充电功率和放电功率计算每类储能的调制量;调制储能时,按照预设优先级依次调用每类储能;获取电网中每个储能子站的当前类储能所需调制总量,并根据每个储能子站的当前类储能的调制量计算每个储能子站当前类储能所需调制量,并下发至每个储能子站;本发明能够适应了多元化、精益化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1133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15827.4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调频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调频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采集电网实时电压数据;根据电网实时电压数据计算电网实时频率及电网频率变化率;根据电网实时频率和电网频率变化率的幅值,选择相应的频率控制算法。本发明能够形成储能电站的最优调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01133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910315827.4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电站、调频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调频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采集电网实时电压数据;根据电网实时电压数据计算电网实时频率及电网频率变化率;根据电网实时频率和电网频率变化率的幅值,选择相应的频率控制算法。本发明能够形成储能电站的最优调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7218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2086.6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nventor: 高正平 , 王之伟 , 韩杏宁 , 葛毅 , 蔡晖 , 祁万春 , 郭莉 , 王旭 , 陈泉 , 刘柏良 , 刘国静 , 周挺 , 张文嘉 , 赵菲菲 , 宋杉 , 黄俊辉 , 李中烜 , 诸德律 , 尤鋆 , 王玉荣 , 于其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兼顾传输能力与电压稳定的薄弱输电断面辨识方法,首先,根据目标网架中各输电断面在典型工况下时输电线路上的最大负载率和加权潮流熵指标,构建目标网架的输电能力综合指标模型;然后根据输电能力综合指标挑选部分元素所对应的输电断面作为薄弱断面待选点;再计算上述待选点在典型工况下的电压稳定综合指标;最后从电压稳定综合指标,挑选最大的元素所对应的输电断面作为最终的薄弱输电断面;该方法所筛选出的薄弱断面既能够体现功率传输能力的不足,也能够反映节点电压的弱稳定性,可为潮流调节装置的科学选址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98809.1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嵌入式直流输电系统间的电压交互影响评估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在潮流计算过程中构建含嵌入式直流输电系统的修正雅可比矩阵,基于修正雅可比矩阵分别得到多回嵌入式直流输电系统的整流站和逆变站间的电压交互影响因子;基于所述多回嵌入式直流输电系统整流站和逆变站间的电压交互影响因子,采用权重系数法定义电压交互影响因子;通过改变嵌入式直流输电系统间的联络阻抗值获得整流站和逆变站间的电压交互影响因子比例关系,求解多回嵌入式直流输电系统间的电压交互影响因子。有益效果:基于解析计算的方法量化了多回嵌入式直流输电系统间的电压交互关系,为嵌入式直流输电系统的规划与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381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247839.9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和滩涂光伏交直流打捆送出系统,包括海上风电交流汇集‑直流送出系统、滩涂光伏直流汇集‑直流送出系统、直流打捆送出系统以及直流打捆端口;海上风电交流汇集‑直流送出系统用于海上风电的汇集与送出;滩涂光伏直流汇集‑直流送出系统用于滩涂光伏的汇集与送出;直流打捆端口用于海上风电和滩涂光伏直流电能的打捆汇集,打捆汇集后的电能通过直流打捆送出系统送出至陆上电网。本发明实现海上风电和滩涂光伏交直流打捆送出,保障大规模海上风电和滩涂光伏的接入与消纳,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有效应对沿海输电通道空间资源紧缺的问题,提高了沿海输电通道利用率,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744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232235.8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张瑞永 , 黄俊辉 , 韩杏宁 , 吴锁平 , 贾振宏 , 谢珍建 , 祁万春 , 张文嘉 , 赵新宇 , 奚海波 , 刘柏良 , 姚成 , 尹恒 , 马军 , 袁飞 , 郑擎天 , 严文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输电线路改直流运行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采用直流绝缘子更换交流线路的悬垂串、跳线串和耐张串,通过直流绝缘子串的配置和直流线路在不同作业工况下的空气间隙,获取直线塔塔头间隙和耐张塔跳线间隙,通过调整直流线路的最大电压,使直线塔塔头间隙和耐张塔跳线间隙适配、且直流线路跳闸率满足运行要求,获得优选的直流线路最大电压、直流绝缘子串配置和直流线路在不同作业工况下的空气间隙,使得交流改直后的直流线路有尽可能高的电压等级和输送容量,同时满足柔性直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电能的可靠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98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00493.6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区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的评估方法及系统,该评估方法包括:构建地区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体系以及新能源消纳场景集;根据所建立的评估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分别获取地区电网在新能源消纳场景集中每一场景下的承载能力评分,取评分中的最小值为地区电网的承载能力最终评分,以该最终评分实现对地区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的评估。该评估方法同时考虑电网的源网荷及调峰制约因素,解决了现有方法难以分析网架层级结构对新能源承载能力的制约影响,评估方法较为主观,关键信息易淹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8524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84214.2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7/18 , H02J3/06 , G06F111/08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接入引致风险的配电网固定成本分配方法,首先,建立配电网各组成部分的状态模型和输出概率模型;其次,基于非序贯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概率潮流计算,得到节点电压越线风险和有功功率越线风险作为配电网的风险指标;再次,采用熵权法计算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得到综合风险评价指标;最后,基于权重计算后的综合风险评价指标计算各类新能源主体所需分摊的配电网新增的固定成本比例。本发明分析了新能源不同主体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风险的有效计量和成本的公平分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