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4995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811319073.1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nventor: 于光耀 , 王旭东 , 孙冰 , 张亮 , 崇志强 , 李国栋 , 曾沅 , 李振斌 , 吕金炳 , 刘亚丽 , 林永峰 , 霍现旭 , 于天一 , 张国强 , 陈培育 , 胡晓辉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安全域的特大型城市电网安稳措施制定辅助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系统潜在的运行拓扑结构,并根据潮流计算结果筛选重载线路、变电站、大功率节点,形成预想事故集;步骤2、遴选关键节点、临界线路,形成重大扰动事故集;步骤3、建立电网潜在运行方式下的系统微分代数方程,确定事故切除时间、安稳控制措施类型和投入时间的多场景集;步骤4、在每个评估场景下,计算每一种潜在大扰动事故的动态安全域;步骤5、根据系统当前运行点所处动态安全域的位置,确定扰动发生后的安稳控制措施。本发明能辅助特大型城市电网调度人员快速制定大扰动后所应采取的安稳控制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256114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00604.7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物联网实物ID差异化优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边层通过边缘计算技术提高业务处理的实时性,降低云主站通讯和计算的压力;端层执行决策命令或就地控制,同时完成与电力客户的友好互动,将边层设备属性和端层设备属性汇总到设备属性库;步骤2、利用标识技术对实体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步骤3、利用编码技术将实体信息代码化而识别实体属性或特性;步骤4、构建配电物联网ID差异化优化配置模型,对配电物联网实物ID进行识别。本发明通过“实物ID”对设备退役进行大数据统计,对电网物资设备进行合理化储备,合理控制成本,达到精准化预算成本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92845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044764.2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4F11/89 , F24F11/58 , F24F11/64 , G08C17/02 , F24F110/10 , F24F110/20 , F24F1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城市综合体供冷供热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多传感器采集模组:采集城市综合体的温度数据及湿度数据并发送至数据汇集单元;人工智能摄像采集设备:智能识别进出城市综合体的人流数据并发送至数据汇集单元;数据汇集单元:计算城市综合体供冷供热所需负荷参量并发送至本地控制单元;本地控制单元:采用温度跟随与人流跟随相结合的优化控制算法向城市综合体供冷供热设备发出控制指令,对城市综合体供冷供热设备进行精准控制。本发明将传感器组采集的温湿度数据和人工智能摄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流数据,充分考虑多方面环境因素并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对城市综合体供冷供热设备的精准控制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92833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044786.9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需求响应场景的蓄热式电采暖监控系统及其方法,其主要技术特点是:该系统包括蓄热式电采暖本地监控模块和蓄热式电采暖监控终端;蓄热式电采暖本地监控模块与能源需求互动平台和第三方平台相连接实现数据交互功能,该蓄热式电采暖本地监控模块与蓄热式电采暖监控终端相连接;所述蓄热式电采暖监控终端与蓄热式电采暖本体相连接。本发明能够根据自身系统运行状态、需求响应公告的补贴政策和实时的环境信息、电价信息,制定蓄热式电采暖的优化控制策略,有序地控制底层加热装置、蓄热装置、电动阀门、循环泵的状态,为开展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优化运行与和电网友好互动示范应用提供相关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92845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1044764.2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24F11/89 , F24F11/58 , F24F11/64 , F24F110/10 , F24F110/20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城市综合体供冷供热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多传感器采集模组:采集城市综合体的温度数据及湿度数据并发送至数据汇集单元;人工智能摄像采集设备:智能识别进出城市综合体的人流数据并发送至数据汇集单元;数据汇集单元:计算城市综合体供冷供热所需负荷参量并发送至本地控制单元;本地控制单元:采用温度跟随与人流跟随相结合的优化控制算法向城市综合体供冷供热设备发出控制指令,对城市综合体供冷供热设备进行精准控制。本发明将传感器组采集的温湿度数据和人工智能摄像采集设备采集的人流数据,充分考虑多方面环境因素并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对城市综合体供冷供热设备的精准控制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2222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180820.9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绿色电力消纳的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需求侧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园区供需双侧能量枢纽的耦合模型;步骤2、以运营商成本和绿色能源消纳能力为综合性目标,建立其优化目标函数和相关约束条件;步骤3、基于步骤2综合考虑用户侧的响应特性,以用户效益函数最大与满意度为目标建立基于连续响应场景下的综合响应优化模型,形成多维度需求响应优化策略;步骤4、将调度因子以及激励价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后的粒子群算法确定最优目标参数,进而完成工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需求侧调度。本发明能够准确反应综合能源系统中多种能源之间相互耦合关系,精细化需求响应建模,促进绿色电力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580127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04654.9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及多因素的手持运维终端多模态融合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多因子特征数据;步骤2、基于步骤1所实时获取的多因子特征数据,生成基于模糊的多因子身份;步骤3、基于步骤1所实时获取的多因子特征数据,生成多模态身份预认证模型,并进行身份注册;步骤4、将实时采集的手持运维终端数据输入至步骤3所建立的多模态身份预认证模型中,结合步骤2生成的基于模糊的多因子身份,进行多模态融合身份认证。本发明能够持续地对手持运维终端进行隐式的身份认证,在提升认证准确率的前提下,增强了认证的稳定性、抗伪造和抗攻击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6093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0452482.X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灰狼算法的冷热电联供型微电网优化调度方法,步骤为:S1建立能源设备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型燃气轮机模型、余热锅炉模型、蓄电池模型、蓄热槽模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模型、风力机模型、光伏电池模型;S2结合电负荷、热负荷、冷负荷、能源设备的运行条件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微电网经济成本、CO和NOx的排放量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S3以提高算法的运算速度和算法前期的探索能力为目标,对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及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改进;S4基于改进多目标灰狼算法对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本方法使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的求解速度以及前期的搜寻能力显著提高,更加适用于微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228821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00200.9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损率分析的园区热力系统能效提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热力系统进行热负荷分配;步骤2、建立各子系统损失及 损率模型,计算各子系统的损率、损敏感性,最后计算系统总损率;步骤3、根据 损敏感性调节负荷分配,根据前一日的运行数据可得改变系统损率对应的负荷调节方向,根据实际设备情况设定调节步长ΔD,每次调节时优先对系统承载能力与总系统负荷需求进行判断,判断为合理后对系统是否需要电加热补偿进行判断,之后进行系统总损率变化的计算;步骤4、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至系统总损率达到最小。本发明通过分配调节各系统的供热负荷,实现整个系统在满足负荷需求下的最小损率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92821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044784.X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天津大学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燃气互补太阳能利用的冷热电联供系统,包含分布式燃气系统、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户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所述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及户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连接蓄热水箱的进水,蓄热水箱连接换热器的冷水进口,换热器的热水出口连接溴化锂制冷机,换热器的热气进口连接所述的分布式燃气系统中余热锅炉的烟气排出管路。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中的光热系统和户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产生的热水流入储存于蓄热水箱中,热水流入换热器经分布式燃气余热锅炉的排烟烟气的加热,达到溴化锂制冷机的热源温度,实现制冷。该系统充分利用了系统产生的热量,系统产生的电量可以自用也可以并网,真正实现清洁能源高效梯级利用,具有很强的利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