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14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80055988.X

    申请日:2021-02-10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设备和方法,电池单体(20)包括壳体(21)、电极组件(22)、端盖组件(23)和集流构件(24);电极组件(22)容纳于壳体(21)内,电极组件(22)包括极耳(221)。端盖组件(23)包括端盖(231)、电极端子(232)和绝缘件(233),端盖(231)用于盖合于壳体(21)的开口,电极端子(232)安装于端盖(231),绝缘件(233)位于端盖(231)面向电极组件(22)的一侧;集流构件(24)用于连接电极端子(232)和极耳(221);绝缘件(233)面向电极组件(22)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凹部(2331),第一凹部(2331)被配置为容纳极耳(221)的至少一部分和/或集流构件(24)的至少一部分,绝缘件(233)背离电极组件(22)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凸部(2332),端盖(231)面向电极组件(22)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凹部(2311),第二凹部(2311)用于容纳第一凸部(2332);这种结构可为电极组件(22)腾让出更多的空间,可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容量。

    连接构件和充电电池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9898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810039471.1

    申请日:2018-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构件和充电电池,连接构件(35),所述连接构件(35)包括导引板(353)、第一连接板(351A、351B)和第二连接板(352)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51A、351B)分别连接于所述导引板(35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相对于所述导引板(353)可弯折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352)连接于所述导引板(353)的高度方向Z的上端,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351A、351B)的顶端起始高度不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于提高连接构件的过流能力和充电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力以及安全性能。

    动力电芯梯次利用筛选成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758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610548000.4

    申请日:2016-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芯梯次利用筛选成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对退役电芯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掉外观不良的电芯,留下初步筛选合格的电芯;2)取得初步筛选合格电芯的至少两个重要参数的参数值,并计算每一电芯的每一参数值偏差,剔除任一参数值偏差不合格的电芯,筛选出每一参数值偏差均在预设范围内的电芯作为备选电芯;所述重要参数包括容量和交流内阻;3)分析备选电芯的直流内阻DCR随容量衰减的变化趋势,将直流内阻随容量衰减变化趋势一致的电芯划分成同一层级,配对成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动力电芯梯次利用筛选成组方法可以在保证电芯容量一致的同时保证成组后电芯的自放电、倍率性能的一致性,大幅提高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连接构件和充电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9898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39471.1

    申请日:2018-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构件和充电电池,连接构件(35),所述连接构件(35)包括导引板(353)、第一连接板(351A、351B)和第二连接板(352)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51A、351B)分别连接于所述导引板(35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相对于所述导引板(353)可弯折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352)连接于所述导引板(353)的高度方向Z的上端,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351A、351B)的顶端起始高度不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于提高连接构件的过流能力和充电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力以及安全性能。

    动力电芯梯次利用筛选成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7582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610548000.4

    申请日:2016-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芯梯次利用筛选成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对退役电芯进行初步筛选,剔除掉外观不良的电芯,留下初步筛选合格的电芯;2)取得初步筛选合格电芯的至少两个重要参数的参数值,并计算每一电芯的每一参数值偏差,剔除任一参数值偏差不合格的电芯,筛选出每一参数值偏差均在预设范围内的电芯作为备选电芯;所述重要参数包括容量和交流内阻;3)分析备选电芯的直流内阻DCR随容量衰减的变化趋势,将直流内阻随容量衰减变化趋势一致的电芯划分成同一层级,配对成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动力电芯梯次利用筛选成组方法可以在保证电芯容量一致的同时保证成组后电芯的自放电、倍率性能的一致性,大幅提高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14093A8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80055988.X

    申请日:2021-02-10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设备和方法,电池单体(20)包括壳体(21)、电极组件(22)、端盖组件(23)和集流构件(24);电极组件(22)容纳于壳体(21)内,电极组件(22)包括极耳(221)。端盖组件(23)包括端盖(231)、电极端子(232)和绝缘件(233),端盖(231)用于盖合于壳体(21)的开口,电极端子(232)安装于端盖(231),绝缘件(233)位于端盖(231)面向电极组件(22)的一侧;集流构件(24)用于连接电极端子(232)和极耳(221);绝缘件(233)面向电极组件(22)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凹部(2331),第一凹部(2331)被配置为容纳极耳(221)的至少一部分和/或集流构件(24)的至少一部分,绝缘件(233)背离电极组件(22)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凸部(2332),端盖(231)面向电极组件(22)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凹部(2311),第二凹部(2311)用于容纳第一凸部(2332);这种结构可为电极组件(22)腾让出更多的空间,可有效提高电池单体的容量。

    储能单元及储能系统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984674U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22455056.3

    申请日:2023-09-0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单元及储能系统。储能单元包括箱体、多个电池组和第一总控装置。多个电池组设置于箱体内;第一总控装置与多个电池组电连接,第一总控装置用于多个电池组的信息采样以及充放电开关控制。将多个电池组放入箱体,且将多个电池组与第一总控装置电连接,以形成储能单元。储能单元作为一个运输的整体,在出厂之前完成多个电池组的安装和调试,储能单元直接进行运输,在送达使用场地之后能够直接与其他储能单元堆叠连接使用,或者直接外接用电设备使用,不需要对储能单元中的电池组重新进行调试和安装,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同时也降低了重新安装调试从而引发可靠性问题的风险,提高了储能单元的可靠性。

    极片、电极组件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208819985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758577.9

    申请日:2018-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电极组件及二次电池。所述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第一活性物质层,第一集流体包括涂覆有第一活性物质层的第一主体部和未涂覆第一活性物质层的第一突部。第一活性物质层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一活性物质层的远离第一突部的一端,第三部分位于第一活性物质层的靠近第一突部的一端,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部分的厚度,第二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三部分的厚度。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膜,隔膜设置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

    二次电池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786061U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21010763.9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的二次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和内腔;顶盖组件,覆盖于所述开口;电极组件,位于所述内腔,且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单元和极耳单元,沿长度方向X,所述电极单元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部,所述极耳单元从所述侧部延伸出;和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极耳单元与所述顶盖组件;其中,所述极耳单元设置有第一吸热层,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极耳处温度升高损伤极片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