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4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6094.1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N33/00 , G01N3/08 , G01N15/0227 , G01B11/08 , G01B11/24 , G06T7/00 , G06T7/13 , G06T7/11 , G06T5/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砂石破碎筛分后质量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砂石质量评估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基于砂石样品图像获取砂石粒径、砂石样品级配度、砂石圆度,并依次执行砂石样品级配度、砂石圆度和砂石抗剪强度的合格性判断,实现高效、准确的砂石样品评估;最后,当砂石样品级配度、砂石圆度和砂石抗剪强度均达标后,又基于砂石样品含水率、砂石样品抗压强度值、砂石样品综合圆度和砂石样品级配度,获取更能反映砂石样品综合性能的砂石样品综合值,并根据与砂石样品等级表的对应关系,得到砂石样品等级,实现基于图像进行砂石样品质量评估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87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54670.X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IPC: F16M11/04 , F16M11/36 , F16M11/34 , F16M11/38 , F16F15/28 , G01B21/02 , G01C9/24 , E21F17/18 , E06C1/18 , E06C7/08
Abstract: 一种隧道爆破位移监测辅助装置及位移监测方法,包括支撑架、配重平台和位移传感器固定装置;支撑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组,每个支撑组包括两根伸缩支撑杆,每根伸缩支撑杆包括伸缩连接的上部杆和支撑杆,两根伸缩支撑杆顶部转动连接,两个支撑组顶部通过限位连接杆连接,两个支撑组相对面的上部杆上设置有若干横杆连接孔,配重平台连接在两个支撑组之间的下部,位移传感器固定装置可拆卸连接在两个支撑组之间的上部。本装置通过伸缩横杆固定在不同高度的横杆连接孔中,配合直线位移传感器能够在很大高度范围内进行水平位移的监测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基于直线位移传感器的不同高度的水平位移监测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669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54317.5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Inventor: 刘忠磊 , 李庆民 , 贾卫东 , 王子龙 , 刘同江 , 娄瑞 , 杨帆 , 张奉春 , 付琳 , 王旭华 , 杜领通 , 周应皇 , 王应魁 , 钱程 , 娄昆阳 , 李庭荟 , 贾宝宁 , 于本泉 , 施振跃 , 王清标 , 孙永 , 王可用 , 田成林
Abstract: 一种隧道高效组合式循环除尘设备,包括相连接的集尘装置和立式旋风分离装置,集尘装置内部还设有对冲惯性分离装置,立式旋风分离装置上方还连接有卧式旋风分离装置,卧式旋风分离装置一侧连接有动力装置。对冲惯性分离装置包括设于集尘筒内部的挡尘机构,挡尘机构包括上下间隙排列设置的若干挡尘组。立式旋风分离装置内排气管的下端连接有滤筒,卧式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横向设置且一端与排气管上端连通的旋风筒,旋风筒内部对应排气管的位置设有引旋棒,旋风筒与立式旋风分离装置之间还连接有回流管。经过多级除尘,实现了不同粒径灰尘的逐步去除,且通过回流管的设置,形成一个循环旋风除尘系统,进一步实现粗尘和细尘的去除,提高除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2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8499.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方法构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塑格栅筋带弹性拉伸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最佳配筋率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钢塑格栅筋带以及钢塑格栅筋带中的钢丝和聚乙烯筋带进行拉伸试验,获得应力应变及拉力曲线和弹性模量分布曲线;(2)建立钢塑格栅筋带理想本构模型,获得理想模型表达方程式#imgabs0#;(3)对理想本构模型的修正;获得符合钢塑格栅筋带拉伸性能的本构模型表达方程式#imgabs1#。本发明基于钢丝、聚乙烯筋带、钢塑格栅筋带的拉伸试验,分析研究了三种材料的拉伸力学特性。建立了钢塑格栅筋带复合筋带弹性模量本构关系模型,准确有效的反映了不同配筋率时钢塑格栅筋带的拉伸力学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89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13581.0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能装置的乳化炸药最大引爆距离测试寻优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聚能装置+乳化炸药”测试结构实施,所述测试结构包括主发炸药、被发炸药、聚能装置、导爆管雷管、刚性连接板,所述主发炸药、被发炸药、聚能装置依次序固定在刚性连接板上,所述聚能装置塞入主发炸药的塑膜包装内侧,所述导爆管雷管插入主发炸药外侧。本发明测试寻优方法简单,可确定带聚能装置乳化炸药最大引爆距离,实现炸药的最佳利用率,优化施工工序、节约材料成本,为其他隧道爆破中乳化炸药的合理布置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367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89907.1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爆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周边孔聚能爆破装药结构,由聚能装置、乳化炸药、数码电子雷管、脚线及竹片组成。本发明同时提供了隧道周边孔聚能爆破装药结构的爆破施工方法,具体包括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设计炮孔深度、装药长度、炸药的间隔距离,然后将聚能装置按压插入乳化炸药的塑膜包装内,乳化炸药间隔一定距离分段绑定在竹片上,安装完成装药结构;将其装入周边孔中,调整角度使聚能槽与开挖轮廓线重合,之后进行爆破作业。本发明操作简单,可在实现长距离稳定传爆的同时,使开挖后轮廓更加平整光滑,优化施工工序、节约材料成本,为隧道周边孔爆破效果的改善及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561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0638286.0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N3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与瓦斯突出致灾模拟实验中所需补气量的确定方法,包括计算突出煤体的当量半径、计算除突出腔体外的卸压区煤体的当量半径、计算除突出腔体外的卸压区煤体的体积及在此基础上结合煤层瓦斯压力及煤层孔隙率获得卸压区参与突出做功的瓦斯体积即为煤与瓦斯突出致灾模拟实验中所需补气量。本发明在充分考虑突出孔洞周围卸压煤体解吸瓦斯对突出的作用前提下,给出了确定补气量的依据,使得煤与瓦斯致灾模拟实验研究更加完善,可进一步加深对煤与瓦斯突出动力效应的研究,从物理模拟实验的角度进一步提升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认识。
-
公开(公告)号:CN104179176B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410389327.2
申请日:2014-0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锚索预应力损失与岩土体蠕变耦合的边坡蠕变量计算方法,选择土体材料和性质应比较均匀,稳定性较差的边坡;确定边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确定岩土体的含水量W,容重r,单轴抗压强度Rc,抗拉强度Rt,变形模量Eo,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确定岩土体蠕变曲线方程;确定岩土体的瞬时弹性模量Eh,滞后弹性模量Ek,粘滞系数ηk;将各参数带入耦合效应计算模型的松弛方程,算出锚索应力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式;根据锚索应力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式计算出各个时间点的锚索应力值,再根据各个时间点应力计算值得出锚索预应力损失量。本发明能够正确反映预应力锚索受力状态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130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725589.1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底部隐伏溶洞注浆处治方法。所述处治方法包括:第一,溶洞检测步骤,针对隧道底部位置,综合运用超前地质预报法来确定隧道底部溶洞的位置,在检测到隐伏溶洞位置处做好标记;第二,孔位设计步骤,依据弹性平板中圆形孔洞周围二维应力分布状况,在溶洞检测步骤的基础上进行注浆孔位置设计;第三,喷射注浆步骤,针对隐伏溶洞应力集中部位采用喷射注浆加固;第四,压密注浆步骤,针对形隐伏溶洞洞身,采用压密注浆技术对其进行填充。本发明以弹性平板中圆形孔洞周围二维应力分布状态为理论依据,克服以往主要靠经验进行施工的弊端,确保隐伏溶洞上部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保证隧道后期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45393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47467.2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围岩土工格栅施工方法,属于巷道围岩支护领域,首先进行锚杆孔位布置;其次进行设备及材料配备;再次将土工格栅就位及布设第一土工格栅;然后安装锚杆;布设第二土工格栅;土工格栅搭接处理;最后单个锚杆土工格栅支护工艺完成,之后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整个巷道围岩锚杆土工格栅支护工艺完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巷道围岩土工格栅施工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代替金属网达到围岩支护所需的支护强度,同时也改进了现有土工格栅施工方法,使“锚杆+土工格栅”支护工艺更具规范性,克服了传统“锚杆+钢筋网”支护中废料、施工难度等问题及现有的“锚杆+土工格栅”支护中不合理的施工工艺问题,提高了锚网支护进程及支护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