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监测小方坯脱方的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217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37917.8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线监测小方坯脱方的装置,包括护板、检测板、弹性连接件、中空管道,护板有两块,分别位于铸坯轨道末端的两侧,每块护板上分别相对安装有两块检测板,检测板与护板之间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检测板的外侧中心连接有圆柱,护板外侧与圆柱对应位置安装有方形中空管道,圆柱能在护板和中空管道的通孔内横向运动并保持密封良好,在圆柱上与中空管道对应的位置打孔,中空管道的一端与压力气体接入管连接,中空管道的另一端安装有汽笛。在铸坯脱方时,报警装置及时发出报警信号,通过及时调整浇注工艺,减少铸坯脱方量,杜绝将质量缺陷的铸坯发至轧制工序引发轧制事故。

    转炉自动测温取样装置及其测温取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758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521810.4

    申请日:2019-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自动测温取样装置及其测温取样方法。该装置包括:横移机构、旋转机构、伸缩机构和控制模块;横移机构包括横移导轨和横移车架,横移导轨固定安装在转炉炉门内侧,横移车架可滑动地安装在横移导轨上,横移车架上安装有旋转机构和伸缩机构;旋转机构分别连接横移车架和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可旋转转动地安装在横移车架上,伸缩机构上设置有可垂直升降的取样枪;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横移机构、旋转机构和伸缩机构。本发明的转炉自动测温取样装置及其测温取样方法能够实现钢水测温取样作业的全自动控制,且能根据转炉实际情况对钢水的测温取样位置及深度进行调整,能够提高钢水的取样质量和测温准确率。

    一种转炉精准控制留渣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7265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10271266.2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精准控制留渣量的方法,包括:转炉拉碳时,检测炉口下渣起始角度并发送至转炉倾动控制单元;所述转炉倾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炉口下渣起始角度,及预存的要求留渣量,结合炉渣渣况,获取所述要求留渣量对应的拉碳最佳摇炉角度;所述转炉倾动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转炉摇至对应的所述拉碳最佳摇炉角度,等待炉内炉渣静止后将转炉摇至零位。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转炉精准控制留渣量的方法,实现留渣量精准控制,提高转炉冶炼过程操作稳定性和转炉终点控制精度,对减少过程溢渣量和提高钢水质量意义重大,可有效降低钢铁料、合金及脱氧剂消耗。且可杜绝因留渣量控制不准确导致冶炼过程温度波动引发因溢渣严重导致的安全和设备事故出现。

    一种利用粒钢维护转炉渣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091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13281.1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粒钢维护转炉渣面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炼钢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提前一炉次测量转炉炉底高度和渣面侵蚀严重部位中心距炉口的距离;2)根据转炉渣面侵蚀位置确定粒钢在废钢斗中的装入位置,将所有废钢装入废钢斗中,待用;3)出钢完毕进行溅渣操作,并按照一定的参数控制溅渣枪位和氮气压力;4)溅渣完毕确认炉渣流动性达到渣面维护要求,将废钢加入炉内后,再将转炉摇至水平位置停留5秒后进行兑铁操作;5)兑铁完毕后,降枪进行正常冶炼。本发明使粒钢在装入过程时平铺在炉渣表面,并与炉渣粘合在一起,在冶炼过程中提高炉渣抗侵蚀能力,减缓冶炼过程对转炉渣面侵蚀,提高转炉炉体运行安全性,降低炉体维护成本。

    一种转炉精准控制留渣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726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71266.2

    申请日:2019-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精准控制留渣量的方法,包括:转炉拉碳时,检测炉口下渣起始角度并发送至转炉倾动控制单元;所述转炉倾动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炉口下渣起始角度,及预存的要求留渣量,结合炉渣渣况,获取所述要求留渣量对应的拉碳最佳摇炉角度;所述转炉倾动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转炉摇至对应的所述拉碳最佳摇炉角度,等待炉内炉渣静止后将转炉摇至零位。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转炉精准控制留渣量的方法,实现留渣量精准控制,提高转炉冶炼过程操作稳定性和转炉终点控制精度,对减少过程溢渣量和提高钢水质量意义重大,可有效降低钢铁料、合金及脱氧剂消耗。且可杜绝因留渣量控制不准确导致冶炼过程温度波动引发因溢渣严重导致的安全和设备事故出现。

    一种挡渣器及挡渣器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906332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21319.0

    申请日:2017-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C5/46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挡渣器及挡渣器制作工艺,该挡渣器为重心偏离几何中心的球体或多面体,其外形与转炉出钢口相匹配,且其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挡渣的凹槽。实际操作时,在转炉出钢过程中将挡渣器投入转炉中,使渣体被挡渣器上的凹槽挡住。因该挡渣器为偏心设置,故降低了自身在钢水中的重心,提高了稳定性,使其不易受钢水的影响而偏离出钢口,从而提高了挡渣的效率。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挡渣器能够解决挡渣器重心偏高、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了炼钢质量,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一种提高LF精炼用钢包包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741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1395899.2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LF精炼用钢包包龄的方法,包括:1)在精炼炉盖增上喷粉装置;2)出钢完毕钢包进站测量炉渣厚度,根据炉渣厚度计算炉渣量;3)根据转炉终点指标、渣量选择精炼过程喷粉喷吹模型,本发明通过在精炼炉盖增上环形喷粉装置,出钢完毕钢包进站后,程序根据转炉终点指标和渣量选择精炼过程白云石粉面喷吹模型并进行白云石粉面和焦末喷吹,改善精炼冶炼过程炉渣成分和氧化性,减少精炼过程炉渣对钢包侵蚀,对提高钢包包龄意义重大,对提升炉渣对夹杂的吸附能力也起到积极作用。本发明对提升精炼炉渣吸附夹杂能力,对提升钢水质量也起到积极作用。杜绝因钢包包衬侵蚀严重,出现钢包漏钢等安全事故。

    一种中间包温度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5191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86877.2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包温度预警方法,应用于中间包温度检测领域,包括:获取测温热电阻变送器采集的中间包冲击区的温度数据;其中,测温热电阻变送器为设置于中间包冲击区的测温设备;获取预设预警温度阈值;将温度数据与预设预警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当确定温度数据超过预设预警温度阈值时,进行预警。本发明通过设置于中间包的测温热电阻变送器获取中间包冲击区的温度数据,进而根据预设预警温度阈值和温度数据,进行预警,弥补了现有技术无法进行中间包冲击区温度策略及预警这一缺陷。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间包温度预警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一种转炉精准溅渣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1111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294422.7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炉精准溅渣方法,包括:出钢时对转炉炉体进行检查,确定转炉炉体各部位侵蚀情况,并根据炉体各部位侵蚀情况相应调整对应部位的底吹枪流量;出钢完毕后根据炉体侵蚀情况将转炉摇炉至指定位置;降枪进行溅渣,根据炉体各部位侵蚀情况确定溅渣基础枪位和流量,溅渣枪位在溅渣最佳枪位范围内随侵蚀部位高度增长而降低,溅渣流量在最佳溅渣流量范围内随侵蚀部位高度增长而增加;溅渣完毕后将转炉摇至装料位进行装料。该方法对炉体各部位溅渣层厚度精准控制,实现转炉炉型科学规范控制,确保炉体运行安全。且通过溅渣量的精确控制,实现了炉型的科学控制,进而提高操作稳定性,减少冶炼过程溢渣量,提升各经济指标,降低冶炼成本。

    一种高温液体金属测温枪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9898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74722.1

    申请日:2019-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液体金属测温枪,包括测温金属杆及热电偶导线组件;测温金属杆的内周与热电偶导线组件的外周之间设置有导线保护套管,测温金属杆的外周还套接有外层保护组件,导线保护套管及外层保护组件均为耐高温阻热材质。配合测温枪的设计进行分层防护,金属杆内设置易受到高温环境损耗的热电偶及导线结构,配合该结构在测温金属杆内设置套装于热电偶导线组件外的导线保护套管,以降低高温环境对内部元件的损耗;外层保护组件从外侧保护测温金属杆,提升对热电偶导线组件的隔温保护性能,保护结构均采用耐高温阻热材质取代一次性的纸质结构,降低材料的消耗,保护结构均采用管状设计,便于装卸和对内部热电偶元件的更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