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756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22646.X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16C60/00 , G01N5/04 ,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绞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热分解机制验证方法及装置,包括:对待评估的绞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进行热失重测试分析,得到热失重数据和热分解速率曲线;根据热失重数据得到反应机理模型;根据热分解速率曲线得到第一拟合直线,并根据第一拟合直线得到第一活化能和第一指前因子;根据反应机理模型得到第二拟合直线,并根据第二拟合直线得到第二活化能和第二指前因子;分别比较第一活化能和第二活化能、第一指前因子和第二指前因子,并根据比较结果验证反应机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上述方法可对热分解的反应机理模型进行正确性的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691117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90531.4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19/08 , G06F113/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最大允许载流量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通过利用具备自学习能力的第一LSTM模型拟合趋势分量预测值和剩余分量预测值之间的关系并输出当前轮次的预测环境温度值,从而更能从本质上反映趋势分量和剩余分量两种成分之间的关系,而非仅仅假设趋势分量和剩余分量是简单的线性相加关系。如此,可提高预测环境温度值的精准性,进而提高最大允许载流量的预测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186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47471.4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B11/10 , H02B11/127 , H02B11/28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移开式开关柜及其控制方法,该开关柜包括智能监测终端、电动底盘车、电动接地刀、视频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其中,所述智能监测终端分别与所述电动底盘车、所述电动接地刀、所述视频传感器和所述位置传感器连接,所述智能监测终端还能与后台建立通讯连接;所述视频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开关柜的母线室和电缆室内;所述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开关柜的断路器室和所述电缆室内。本发明利用视频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实时监测电动底盘车和电动接地刀的位置,以进行双确认,实现开关程序化操作,降低人身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373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22738.8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16C60/00 , G01N5/04 ,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绞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热分解机制模型的确定方法,包括:对绞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进行热失重测试,得到所述绞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失重数据;根据所述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失重数据得到不同反应转化率下的活化能;根据所述活化能、热力学常数和热力学温度得到温度积分,并根据温度积分与反应转化率的拟合曲线得到热分解机制模型的反应级数;根据所述反应级数得到绞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热分解机制的模型。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得到最接近真实情况的热分解机制模型,并且得到的热分解机制模型的精确度较高,更好地反应绞合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导线遵循的热分解动力学。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90946.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6/29 , G06F119/08 , G06F113/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容导线的允载流量初值获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增容导线的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生成增容导线的环境参数点,在增容导线的预先建立的环境参数允载初值点集中,将与环境参数点欧氏距离最近的环境参数条件点确定为目标环境参数点,将目标环境参数点对应的最大允许载流量初值,确定为增容导线的允载流量初值。可见,通过查询预先建立的环境参数允载初值点集,能够快速找到与当前环境参数点匹配的目标环境参数点,并获取到允载流量初值,环境参数允载初值点集包括多个环境参数条件点及与之对应的最大允许载流量初值,可见每个最大允许载流量初值为预先按照其环境参数条件所确定的,因此允载流量初值具有更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736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50021.4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碳纤维芯的线缆缺陷定位及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对线缆的碳纤维芯进行磁性处理,得到具有磁性的待标记区域;采用漏磁检测设备对待标记区域进行检测,得到缺陷位置和漏磁信号并对缺陷位置进行标记,得到与待标记区域对应的缺陷识别区域;采用X光检测设备对缺陷识别区域进行检测,得到检测图像;根据检测图像或漏磁信号识别线缆中碳纤维芯的缺陷类型。该碳纤维芯的线缆缺陷定位及识别方法通过对线缆进行磁性处理,后采用漏磁检测设备确定线缆缺陷的位置以及对缺陷位置进行标记,最后通过检测图像识别缺陷类型,实现对线缆的缺陷定位以及缺陷类型的识别,提高对线缆缺陷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7356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49975.3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增强对比度的碳纤维线缆压接部位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具有压接部位的线缆,将线缆中压接部位的碳纤维芯裸露作为检测区域;采用高密度复合体缠绕在检测区域,得到待压接线缆;将铝衬管套接在待压接线缆并采用压接设备进行压接,得到待检测线缆;采用X光检测设备对待检测线缆的压接部位进行检测,得到检测图像;根据检测图像识别线缆中碳纤维芯的缺陷。该增强对比度的碳纤维线缆压接部位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在碳纤维芯表面的检测区域上包覆有高密度复合体,从物理上增强线缆压接部位中碳纤维芯X光检测后得到检测图像的对比度,便于根据检测图像识别压接缺陷的状态与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79141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07970.X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9/08 , G01N33/2045 , G06F17/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钢芯铝绞线压接缺陷无损检测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流程与检测比对流程。数据获取流程中,通过对正常试件与多个不同的缺陷试件施加载荷,可以得到试验件的试验件曲线,从而通过试验件曲线计算可以得到等效截面刚度。检测比对流程中,对压接后的钢芯铝绞线施加载荷,可以得到测量件曲线,从而通过钢芯铝绞线曲线计算可以得到等效截面刚度。将与对比,即可得到钢芯铝绞线曲线和多个的试验件曲线的相对应,进而得到钢芯铝绞线与试验件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判断出钢芯铝绞线的缺陷类型,本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完成对钢芯铝绞线的无损检测,不需使用X射线发射机等高价设备,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9141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707970.X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9/08 , G01N33/2045 , G06F17/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钢芯铝绞线压接缺陷无损检测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流程与检测比对流程。数据获取流程中,通过对正常试件与多个不同的缺陷试件施加载荷,可以得到试验件的试验件曲线,从而通过试验件曲线计算可以得到等效截面刚度。检测比对流程中,对压接后的钢芯铝绞线施加载荷,可以得到测量件曲线,从而通过钢芯铝绞线曲线计算可以得到等效截面刚度。将与对比,即可得到钢芯铝绞线曲线和多个的试验件曲线的相对应,进而得到钢芯铝绞线与试验件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判断出钢芯铝绞线的缺陷类型,本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完成对钢芯铝绞线的无损检测,不需使用X射线发射机等高价设备,有效降低了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258399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792387.9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R43/048 , H01R43/05
Abstract: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线压接装置及压接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支撑主体、模具盖、模具、涡流加热曲板、液压缸和吊梁,通过支撑主体上的液压缸控制模具进行合拢和分开,来实现对待压接导线的压接,通过涡流加热曲板对待压接导线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导线便于压接,能降低液压机的性能要求;液压方式简单,压接质量较优,通过吊梁连接的螺纹连杆和锁紧卡扣固定待压接导线,减少由于待压接导线与模具的位置错位导致压接产生的误差,提高压接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