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优质富硒北虫草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24047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047530.0

    申请日:2016-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优质富硒北虫草的栽培方法。方法在常规固体栽培基础上,以亚硒酸钠为硒源,于灭菌前对富硒栽培培养基进行常温浸泡处理24~36h,并采用光照增产培养方法对富硒北虫草进行栽培,可显著提升北虫草富硒和耐硒能力,降低气生菌丝过旺对转色和原基形成的影响,提高富硒北虫草产量、硒多糖产量、虫草素产量、虫草酸产量及富硒率。利用该方法生产栽培富硒北虫草,投入少,操作简单,效果稳定,且产品具有更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附加值。

    一种豚草植物源微胶囊制剂

    公开(公告)号:CN104855375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36379.0

    申请日:2015-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豚草植物源微胶囊制剂按质量包括如下组分及含量:豚草提取物1%~4%、囊壁材料0.25%~1%、表面活性剂5%~12.5%、溶剂11.25%~45%、非溶剂5%~20%、固化剂1.5%~6%、去离子水加至100%。通过将豚草提取物与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混合,制成悬浮液,在剪切条件下,在悬浮液中依次加入囊壁材料、非溶剂、固化剂,余量用去离子水补足,材料在油水界面发生反应,形成囊壁,制成本发明豚草植物源微胶囊制剂。该制剂可有效保持药效和活性,提高防治效果。

    利用生物磁化水培养杏鲍菇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569269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0910072310.3

    申请日:2009-06-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污染、投资小、见效快的利用生物磁化水培养杏鲍菇的生产工艺。所述的利用生物磁化水培养杏鲍菇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进行杏鲍菇6种磁处理水制作菌种培养基的菌丝长势测定试验;在杏鲍菇试管栽培试验过程中采用6种不同磁处理水拌料,进行菌丝长势测定试验;用磁处理水拌料栽培杏鲍菇,对每个处理的杏鲍菇胞外酶活性和子实体营养组分进行测定,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测得数据进行了分析;本发明将磁处理这一无污染、投资小、见效快的技术应用于杏鲍菇栽培,扩大其生产栽培规模,提高其品质,对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占领国际市场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

    利用生物磁化水培养杏鲍菇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569269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072310.3

    申请日:2009-06-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污染、投资小、见效快的利用生物磁化水培养杏鲍菇的生产工艺。所述的利用生物磁化水培养杏鲍菇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进行杏鲍菇6种磁处理水制作菌种培养基的菌丝长势测定试验;在杏鲍菇试管栽培试验过程中采用6种不同磁处理水拌料,进行菌丝长势测定试验;用磁处理水拌料栽培杏鲍菇,对每个处理的杏鲍菇胞外酶活性和子实体营养组分进行测定,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测得数据进行了分析;本发明将磁处理这一无污染、投资小、见效快的技术应用于杏鲍菇栽培,扩大其生产栽培规模,提高其品质,对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占领国际市场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

    一种利用磁力搅拌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8739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53269.7

    申请日:2015-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磁力搅拌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种的方法。培养液的配制:土豆200g、葡萄糖20g、蛋白胨1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柠檬酸三铵1g、维生素B1 0.05g,加水配制成1L培养液;将配制好的培养液倒入直径12cm,高30cm的玻璃瓶中,放入一个5cm的搅拌子,用无菌透气封口膜封口,121℃灭菌20min,待冷却至室温后在超净工作台中接种,接种后在磁力搅拌器上以300r/min培养3~5天。该方法制备蛹虫草液体菌种菌丝生长快、不染杂菌、操作简单、设备占用空间小。本发明克服了传统蛹虫草液体菌种制备方法的缺点,安全高效。

    一种用于食用菌液体培养的控温磁力搅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035375U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20674055.0

    申请日:2015-08-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液体培养的控温磁力搅拌装置,保温载物板将箱体分成上下两部分,微型压缩机位于保温载物板下方的左侧并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机和磁铁位于保温载物板下方的中间位置,电机与磁铁通过旋转杆连接,电机上固定连接转速传感器,电机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容器位于保温载物板上表面中间位置,搅拌子位于容器内部底端,温度传感器位于保温载物板上方右侧并与保温载物板上表面固定连接,保温载物板的上面部分的外表面为保温层,保温载物板的上面部分的内表面为内衬,保温板与内衬之间镶嵌制冷管和加热管,箱体顶端安装有保温盖,本实用新型可以使食用菌均匀受热、匀速搅拌,达到食用菌液体发酵对温度和转速的要求。

    一种粗多糖脱蛋白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443142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20268196.7

    申请日:2016-04-01

    Abstract: 一种粗多糖脱蛋白装置,包括固定架、升降台、旋转台、连接杆、电机、可拆卸搅拌器、梨形容器和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机电信号连接,固定架包括底座、支架和容器固定台,底座与支架连接;容器固定台与支架的中部连接;升降台包括升降杆和升降紧固把手,升降杆插入到支架内部,升降杆通过升降紧固把手与支架紧密连接;旋转台通过连接杆与电机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可拆卸搅拌器连接,可拆卸搅拌器伸入到梨形容器内,梨形容器安装在容器固定台上;容器固定台内侧设置有橡胶层,容器固定台一侧设有观察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降低实验劳动强度,减少试剂对实验员健康危害的同时,获得更高的蛋白清除率。

    一种用于野外大型真菌组织分离便携式超净工作台

    公开(公告)号:CN205710734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623263.2

    申请日:2016-06-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野外大型真菌组织分离的便携式超净工作台,超净工作台的主体为有机玻璃和铝合金板材拼接粘合而成的长方体空间,有机玻璃的接缝处有密封硅胶条。该长方体工作台前壁与顶部由铰链相连,前壁下端有拉手,可向上打开,而且前壁与两侧壁的交界处分别安装有卡扣。超净工作台前壁下方的两个开口各与一个硅胶手套相连。在其内部设有节能照明灯,紫外灯,C型管卡以及酒精盒,由锂聚合物电池为工作台供电。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超净工作台主体由有机玻璃和铝合金板材构成,质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且结实耐用,适用于野外的大型真菌组织分离操作。该新型便携式超净工作台可以创造出一个封闭的无菌环境,因此,可在实地进行多种无菌操作,从而很大的提高了大型真菌组织分离的成功率。

    一种野外分离中华散尾鬼笔子实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34763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457633.4

    申请日:2016-0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8/00

    Abstract: 一种野外分离中华散尾鬼笔(Lysurus mokusin)子实体的方法,包括自制便携式超净工作台。其步骤为:自制便携式超净工作台消毒,手术刀、火柴、镊子、记号笔、PDA培养基消毒,放入便携式超净工作台;采集到子实体后在自制便携式超净工作台外消毒,后放入超净工作台,卡住卡扣密封;灭菌20min;双手从手套中伸入,点燃酒精盒,用手术刀横向切开头部与菌柄交界处的子实体,用镊子撕取一小块0.5cm左右的内层网状组织,接入PDA培养基,塞好棉塞。采集子实体的时间为夏末秋初,在落叶松林地被物上采集;最适取样部位为头部与菌病交界处;最适培养条件为25℃下避光培养;在培养的第15天满皿。用本发明能提高野外分离中华散尾鬼笔子实体的成功率;本发明能适用于野外分离真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