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得斗鸡特异性分子标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312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468007.6

    申请日:2014-09-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斗鸡特异性分子标记的方法,通过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筛查不同鸡种的16号染色体,利用MEGA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利用Oligo等软件设计引物,对不同鸡种进行PCR扩增并进行测序验证。根据测序结果发现,斗鸡与其他鸡种在一段序列上存在特异性差异,差异在于这段序列上固始鸡存在特异性的18个bp的缺失(CATTCCCGTTCCCGTTCG),其他鸡种无此特点,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也可清晰的鉴别出来。因此,这段序列可以作为一种鉴定斗鸡特异性的分子标记。应用这种分子标记鉴定鸡种,操作相对简单,特异性高而且重复性高,也为家禽品种资源的正确保存和合理利用增添了新的科学依据。

    一种微通道混合流体单元、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081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27370.5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混合流体单元,包括上下紧密贴合的盖板和下基板,下基板上设有多条微通道,微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相流体入口,另一端设有混合流体出口;盖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微通道条数相同的导流槽,导流槽的一端设有第二相流体入口,另一端设有第二相流体导流孔;微通道上设有与第二相流体导流孔相对应的第二相流体入流孔。本发明还公开了微通道混合装置及微通道混合系统。微通道结构的设置使得流体冲击损失率小、流动更平稳、所需驱动力小;包含多个流体单元组成的微通道混合装置,多个流体单元同时运行,可以实现对多相、多组分流体的混合及热质传递;微通道混合系统对流量、温度、压力等数据进行全面监测,保证混合效果。

    一种获得斗鸡特异性分子标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1312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68007.6

    申请日:2014-09-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C12Q260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斗鸡特异性分子标记的方法,通过目标区域捕获测序筛查不同鸡种的16号染色体,利用MEGA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利用Oligo等软件设计引物,对不同鸡种进行PCR扩增并进行测序验证。根据测序结果发现,斗鸡与其他鸡种在一段序列上存在特异性差异,差异在于这段序列上固始鸡存在特异性的18个bp的缺失(CATTCCCGTTCCCGTTCG),其他鸡种无此特点,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也可清晰的鉴别出来。因此,这段序列可以作为一种鉴定斗鸡特异性的分子标记。应用这种分子标记鉴定鸡种,操作相对简单,特异性高而且重复性高,也为家禽品种资源的正确保存和合理利用增添了新的科学依据。

    螺旋缠绕管换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06124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099511.2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螺旋缠绕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两端分别封装表面带通孔的接管板,接管板分别固定连接带管口的管箱,两端接管板之间连通多层径向排列、螺旋延伸的换热管束,换热管束由若干个间隔排列的换热管构成,换热管内外壁设置扰流片,所有换热管分别与接管板上的孔连通,壳体表面两侧近管箱处设置接管。该结构可有效提高流体的湍流程度,减小因流体振动对设备疲劳寿命的影响,增大了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增加了换热器工作柔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