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封装体

    公开(公告)号:CN110931669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1910811406.0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在不增加部件个数的前提下简单地构成具有水检测及水排出功能的蓄电池壳体。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壳体(18)具备将内部的水向外部排出的放泄孔(31i)和配置在放泄孔(31i)的附近的水检测部件(37),蓄电池壳体(18)的壳体底壁(31a)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趋向放泄孔(31i)向下倾斜,因此,不仅能够不增加部件个数地在压力铸造时容易地成形蓄电池壳体(18)的壳体底壁(31a)上表面的向下倾斜,而且能够将浸入到蓄电池壳体(18)的内部的水顺畅地向放泄孔(31i)引导,能够利用水检测部件(37)可靠地进行检测并且将水从放泄孔(31i)迅速排出。

    变速器的排气结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7860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710085704.7

    申请日:2017-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速器的排气结构,其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将变速器壳体内的空气与油分离后排出。在第一壳体(10)的与板状部件(31)相邻的部分,形成有:第一室(11),其被从导入开口(H1)导入变速器壳体(1)的内部的空气;第二室(12),其从导出孔(H2)向排气阀(50)导出空气;以及隔断部(13),其以使第一室(11)的体积比第二室(12)的体积大的方式将第一室(11)与第二室(12)除通气口(S)外隔断,板状部件(31)限定了第一室(11)和第二室(12)的侧面,由此在第一室(11)的下端形成导入开口(H1)。

    变速器的排气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7860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085704.7

    申请日:2017-0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速器的排气结构,其以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将变速器壳体内的空气与油分离后排出。在第一壳体(10)的与板状部件(31)相邻的部分,形成有:第一室(11),其被从导入开口(H1)导入变速器壳体(1)的内部的空气;第二室(12),其从导出孔(H2)向排气阀(50)导出空气;以及隔断部(13),其以使第一室(11)的体积比第二室(12)的体积大的方式将第一室(11)与第二室(12)除通气口(S)外隔断,板状部件(31)限定了第一室(11)和第二室(12)的侧面,由此在第一室(11)的下端形成导入开口(H1)。

    蓄电池封装体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345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288016.2

    申请日:2020-04-1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小型且简单的结构来可靠地防止蓄电池模块及连接构件的误组装的蓄电池封装体。蓄电池封装体具备:壳体,其具有向内侧突出的壳体侧干涉部;罩,其覆盖壳体的开口;多个蓄电池模块,它们以第一配置状态收容于壳体,且具有朝向壳体所位于的外侧突出的模块侧干涉部;以及连接构件,其与蓄电池模块的规定的端子电连接,并且具有第三干涉部,在要将蓄电池模块以与第一配置状态不同的第二配置状态收容于壳体的情况下,壳体侧干涉部与模块侧干涉部干涉,在要将连接构件连接于与规定的端子不同的其他端子的情况下,壳体侧干涉部与第三干涉部相干涉。

    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封装体

    公开(公告)号:CN111038242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0957638.7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一种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封装体,能够避免蓄电池封装体的上下方向尺寸的大型化且将盖构件牢固地固定于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的下表面而构成冷却介质套。通过将盖构件固定于在蓄电池壳体的底壁设置的多个固定部,从而在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的下表面和盖构件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冷却介质套。固定部处的蓄电池壳体的壁厚形成为比该固定部的周围的蓄电池壳体的壁厚大,固定部具备朝向蓄电池模块的下表面朝上鼓出的鼓出部,蓄电池模块的下表面具备朝上凹陷的凹部及朝下突出的凸部,鼓出部配置在与凹部对置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固定部的壁厚增加与鼓出部相应的量从而提高盖构件的固定强度且能够防止因设置了鼓出部所导致的蓄电池封装体的上下方向尺寸的增加。

    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封装体

    公开(公告)号:CN11093166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0811406.0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在不增加部件个数的前提下简单地构成具有水检测及水排出功能的蓄电池壳体。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壳体(18)具备将内部的水向外部排出的放泄孔(31i)和配置在放泄孔(31i)的附近的水检测部件(37),蓄电池壳体(18)的壳体底壁(31a)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趋向放泄孔(31i)向下倾斜,因此,不仅能够不增加部件个数地在压力铸造时容易地成形蓄电池壳体(18)的壳体底壁(31a)上表面的向下倾斜,而且能够将浸入到蓄电池壳体(18)的内部的水顺畅地向放泄孔(31i)引导,能够利用水检测部件(37)可靠地进行检测并且将水从放泄孔(31i)迅速排出。

    蓄电池封装体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6364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198682.1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抑制水浸入的蓄电池封装体。蓄电池封装体(BAT)配置于车辆(1)的底板(2)的下方,且具备:蓄电池(11);蓄电池壳体(12),其收容蓄电池(11);以及压力释放机构(20),其使蓄电池壳体(12)的内部的压力释放。压力释放机构(20)具备:连通构件(30),其具有前端部(31a)和后端部(32b),且前端部(31a)连接于蓄电池壳体(12);以及排气部(40),其连接于连通构件(30)的后端部(32b),且具有迷宫结构(LA)。

    变速器的壳体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44658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001200.4

    申请日:2013-0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速器的壳体结构,其将变速器壳体的箱盖的重量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并有效抑制其膜面振动。在紧固于变速箱体(52)的开口部的箱盖(54)形成有:以第1轴(13)的轴线(L1)为中心向外侧呈拱形伸出的第1球面壁(61)、以第2轴(14)的轴线(L2)为中心向外侧呈拱形伸出的第2球面壁(66)、以及与第1球面壁(61)的一部分及第2球面壁(66)的一部分重叠且向外侧呈拱形伸出的第3球面壁(71),因此,与互相独立地形成第1~第3球面壁(61、66、71)的情况相比,通过使这3个球面壁(61、66、71)互相加强以提高箱盖(54)的刚性,无需特别的加强肋就能有效抑制箱盖(54)的膜面振动,还能将箱盖(54)的重量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

    电池组
    9.
    发明公开
    电池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7387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10546.3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确保强度的同时实现小型化的电池组。收纳多个层叠有多个单电池的蓄电池模块(3)的电池组(1)具备覆盖多个蓄电池模块(3)的下部的下部壳体(10)。下部壳体(10)设置有在蓄电池模块收纳部(P)中从底板部(11)向上方立起并从左壁部(14)向右壁部(15)连续地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横梁(16)以及覆盖横梁(16)的上部的至少一部分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罩框架(17)。横梁(16)为实心金属制,并以横梁(16)的上端的位置从左右两端部向左右方向中央部降低的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罩框架(17)由金属板材形成,并固定于横梁(16)。

    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封装体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3824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10957638.7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一种电动车辆的蓄电池封装体,能够避免蓄电池封装体的上下方向尺寸的大型化且将盖构件牢固地固定于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的下表面而构成冷却介质套。通过将盖构件固定于在蓄电池壳体的底壁设置的多个固定部,从而在蓄电池壳体的底壁的下表面和盖构件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冷却介质套。固定部处的蓄电池壳体的壁厚形成为比该固定部的周围的蓄电池壳体的壁厚大,固定部具备朝向蓄电池模块的下表面朝上鼓出的鼓出部,蓄电池模块的下表面具备朝上凹陷的凹部及朝下突出的凸部,鼓出部配置在与凹部对置的位置,因此,能够使固定部的壁厚增加与鼓出部相应的量从而提高盖构件的固定强度且能够防止因设置了鼓出部所导致的蓄电池封装体的上下方向尺寸的增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