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08882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80028008.8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容器具备:基材,其由阀金属构成,具有对置的第一面、第二面;多孔质体的第一表面粗化层,其通过在第一面上蒸镀阀金属而形成,并具有外表面以及位于内部的空隙;第一导电性聚合物内层,其形成在第一表面粗化层的空隙中;第一导电性聚合物外层,其形成在第一表面粗化层的外表面;多孔质体的第二表面粗化层,其通过在第二面上蒸镀阀金属而形成,并具有外表面以及位于内部的空隙;第二导电性聚合物内层,其形成在第二表面粗化层的空隙中;第二导电性聚合物外层,其形成在第二表面粗化层的外表面;以及电介质膜,其形成在第一表面粗化层以及第二表面粗化层的表面。第二表面粗化层的表面积小于第一表面粗化层内的表面积,第二导电性聚合物外层比第一导电性聚合物外层厚。利用该结构,能够取得附着于第一面、第二面的导电性聚合物量的均衡,作为其结果,能够降低热收缩所引起的电容器元件的翘曲。
-
公开(公告)号:CN101454853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780019925.9
申请日:2007-05-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层电容器,其通过降低可极化电极层的电阻以及抑制壳体内的气体产生来提高可靠性。为此,在由金属箔形成的集电体的两面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将安装有引线的电极作为正负一对,在所述电极间夹着隔膜并以可极化电极层相对的方式进行卷绕而成电容器元件,将所述电容器元件与驱动用电解液一同收纳于壳体而成双电层电容器。并且,引线安装在电极上的可极化电极层已被去除的可极化电极层去除部,在将引线的与集电体连接的部分的投影面积作为1时,可极化电极层去除部的面积为1以上2.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454853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80019925.9
申请日:2007-05-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电层电容器,其通过降低可极化电极层的电阻以及抑制壳体内的气体产生来提高可靠性。为此,在由金属箔形成的集电体的两面上形成可极化电极层,将安装有引线的电极作为正负一对,在所述电极间夹着隔膜并以可极化电极层相对的方式进行卷绕而成电容器元件,将所述电容器元件与驱动用电解液一同收纳于壳体而成双电层电容器。并且,引线安装在电极上的可极化电极层已被去除的可极化电极层去除部,在将引线的与集电体连接的部分的投影面积作为1时,可极化电极层去除部的面积为1以上2.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608882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80028008.8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容器具备:基材,其由阀金属构成,具有对置的第一面、第二面;多孔质体的第一表面粗化层,其通过在第一面上蒸镀阀金属而形成,并具有外表面以及位于内部的空隙;第一导电性聚合物内层,其形成在第一表面粗化层的空隙中;第一导电性聚合物外层,其形成在第一表面粗化层的外表面;多孔质体的第二表面粗化层,其通过在第二面上蒸镀阀金属而形成,并具有外表面以及位于内部的空隙;第二导电性聚合物内层,其形成在第二表面粗化层的空隙中;第二导电性聚合物外层,其形成在第二表面粗化层的外表面;以及电介质膜,其形成在第一表面粗化层以及第二表面粗化层的表面。第二表面粗化层的表面积小于第一表面粗化层内的表面积,第二导电性聚合物外层比第一导电性聚合物外层厚。利用该结构,能够取得附着于第一面、第二面的导电性聚合物量的均衡,作为其结果,能够降低热收缩所引起的电容器元件的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