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33721A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02819711.9

    申请日:2002-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H01M10/0431 H01M10/05

    Abstract: 二次电池,由极板群、电解液、可装入前述极板群和前述电解液的电池外壳及位于前述电池外壳的底部的集电板组成,前述极板群由正极板和负极板隔着隔层卷绕而构成,前述正极板由带状正极芯材和被前述正极芯材支承的正极合剂构成,前述负极板由带状负极芯材和被前述负极芯材支承的负极合剂构成,前述正极板及前述负极板的至少一方具有露出了前述芯材的与长边方向平行的端部,位于前述极板群的端面的前述端部与前述集电板直接连接,前述集电板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电池外壳的底面露出于外部。

    锂离子二次电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69503A

    公开(公告)日:2004-01-21

    申请号:CN03138296.7

    申请日:2003-05-30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a)正极板,它由正极活性物质部和承载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部的正极集电体构成,上述正极活性物质部含有通过充放电可吸留或放出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b)负极板,它由负极活性物质部和承载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部的负极集电体构成,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部含有通过充放电可吸留或放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c)隔板,它夹在上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d)电解液;(e)电池容器,用于收装上述正极板、负极板、隔板和电解液。通过将上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以二者之间夹着隔板的方式卷绕而构成隔板组,上述隔板组中沿正极集电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位于沿上述负极活性物质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外侧。

    锂离子二次电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61343C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510074020.4

    申请日:2003-0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板,由正极活性物质部和承载正极活性物质部的正极集电体构成,正极活性物质部含有通过充放电可吸留或放出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板,由负极活性物质部和承载负极活性物质部的负极集电体构成,负极活性物质部含有通过充放电可吸留或放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隔板,夹在正、负极板之间;电解液;电池容器,用于收装正、负极板和隔板及电解液,通过将正负极板以两者间夹隔板的方式卷绕成极板组,极板组中沿正极活性物质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位于沿正极集电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外侧,其中,正极集电体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配有在正极集电体的平面方向上延伸的绝缘材料部,正极集电体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端面分别被绝缘材料覆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