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6332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80096391.X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PC: H01M10/36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1)具有负极(12)、正极(10)、包含锂盐的非水系电解质(18)、包含锂盐的水系电解质(16)、和配置在负极(12)与正极(10)之间的隔壁层(14),水系电解质(16)与正极(10)接触,非水系电解质(18)与负极(12)接触,隔壁层(14)包含由基质聚合物与非水系电解液复合化而成的非水系固体电解质,前述基质聚合物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和乙酸乙烯酯中的至少1种与丙烯腈的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32521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80065498.8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Abstract: 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负极、正极、包含锂盐的非水系电解质和包含锂盐的水系电解质,水系电解质仅与负极和正极中的正极接触,非水系电解质至少与负极和正极中的负极接触,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和在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一次颗粒的表面上形成的表面修饰层,所述表面修饰层包含碱土金属元素。
-
公开(公告)号:CN11061262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1880030243.6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Abstract: 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正极复合材料层和设置在正极集电体与正极复合材料层之间的中间层。中间层具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为非氧化物的导电性无机化合物的第一中间层、以及包含绝缘性无机材料和为非氧化物的导电性无机化合物的第二中间层,上述导电性无机化合物在300℃以上时成为绝缘性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546786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1880026793.0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Abstract: 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包含正极活性物质颗粒的正极复合材料层、和设置在正极集电体与正极复合材料层之间的中间层。中间层包含具有缩水甘油基、羟基、羧基、氨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中的至少任一者的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和导电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80013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80042305.5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Abstract: 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其在表面具有多个凹凸;中间层,其设置于正极集电体的有凹凸的表面上;和,正极复合材料层,其设置于中间层上、且包含正极活性物质,中间层包含:导电材料颗粒;和,具有高于前述正极活性物质的电阻的无机物质颗粒,前述导电材料颗粒的中心粒径与正极集电体的凹凸的平均深度之比、和前述无机物质颗粒的中心粒径与正极集电体的凹凸的平均深度之比均为5:6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60366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80029953.7
申请日:2018-04-11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Abstract: 二次电池用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和正极复合材料层,正极复合材料层具有第1正极复合材料层和第2正极复合材料层。第1正极复合材料层包含由含有Ni、Co、Al和Li的化合物A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第2正极复合材料层配置在第1正极复合材料层与正极集电体之间、且包含含有上述化合物A和比容量(mAh/g)以及平均粒径小于上述化合物A的含Li化合物B的正极活性物质。上述化合物A中,Ni相对于除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82摩尔%以上,上述化合物B的平均粒径为上述化合物A的平均粒径的5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86896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980018030.6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正极(11)具备:正极集电体为内周侧的一个表面所配置的第1中间层(32);成为外周侧的另一表面所配置的第2中间层(34);和,第1中间层(32)和第2中间层(34)上所配置的正极复合材料层(36),第1中间层(32)和第2中间层(34)包含绝缘性颗粒和导电材料,第1中间层(32)的厚度比第2中间层(34)的厚度薄。(30);正极集电体(30)的两个表面中通过卷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