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85318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80019362.9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5/346 , H01G2/14 , H01G9/0003 , H01G9/12 , H01G11/16 , H01H35/26 , H01M2/30 , H01M2/345 , H01M2200/20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流切断装置以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电流切断装置具有在壳体内的内压上升并超过规定水平时变形的变形板、构成通电路径的通电板、接点板。通电板包括与接点板接触的第1接点部。接点板包括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第2接点部。在变形板形成有能够接受壳体(1)内的内压的受压部和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抵接部。通过以抵接部向接点板侧移动的方式发生变形,第2接点部能够从通电板分离。变形板与通电板和接点板绝缘。通电板被配置成被变形板和接点板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28531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380019362.9
申请日:2013-04-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35/346 , H01G2/14 , H01G9/0003 , H01G9/12 , H01G11/16 , H01H35/26 , H01M2/30 , H01M2/345 , H01M2200/20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流切断装置以及使用其的蓄电装置。电流切断装置具有在壳体内的内压上升并超过规定水平时变形的变形板、构成通电路径的通电板、接点板。通电板包括与接点板接触的第1接点部。接点板包括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第2接点部。在变形板形成有能够接受壳体(1)内的内压的受压部和与第1接点部接触的抵接部。通过以抵接部向接点板侧移动的方式发生变形,第2接点部能够从通电板分离。变形板与通电板和接点板绝缘。通电板被配置成被变形板和接点板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30106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880011738.4
申请日:2018-0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M10/04 , H01G11/70 , H01G11/80 , H01G11/82 , H01M4/70 , H01M50/474 , H01M50/477 , H01M50/486 , H01M4/66
Abstract: 蓄电装置(1)具备:多个电极,其具有金属制的集电体(11),沿着第1方向(D1)层叠配置;隔离物,其配置在相邻的电极之间;多个间隔件(4),其沿着电极的周缘部(11c)配置,保持相邻的电极彼此的间隔;以及表面处理层(30),其在电极的至少周缘部(11c)覆盖集电体(11)的一个面(11a)。表面处理层(30)具有多个突起(31),多个突起(31)沿着与第1方向(D1)交叉的第2方向(D2)配置,从一个面(11a)向第1方向(D1)突出。突起(31)具有随着从基端(32)侧去往顶端(33)侧而变粗的部分,间隔件(4)的一部分(4a)从顶端(33)侧到基端(32)侧介于相邻的突起(31)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98190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80092119.X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秋山泰有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具备:模块层叠体,其包含层叠的多个蓄电模块;以及箱体,其构成收纳模块层叠体的第1密闭空间,箱体具有:箱体主体,其包含沿着模块层叠体中的层叠方向延伸的筒状的侧壁和将侧壁的一端封闭的板状的底壁;以及盖体,其接合到侧壁的另一端,由于第1密闭空间的内外的气压差,底壁与盖体彼此的至少一部分以相互靠近的方式发生变形,从而箱体在第1密闭空间内对模块层叠体在层叠方向上进行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09155385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80032231.2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一种汇流排组装结构,是将板状的汇流排组装于电极端子而成的。在汇流排中的插通孔的一侧的开口缘部设有毛刺,在螺帽中的螺纹部的一侧的开口缘部设有具有比插通孔的孔径大的最大直径的锥形部。汇流排的平板部在毛刺位于由锥形部形成的空间内的状态下被螺栓和螺帽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0915538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32231.2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Abstract: 一种汇流排组装结构,是将板状的汇流排组装于电极端子而成的。在汇流排中的插通孔的一侧的开口缘部设有毛刺,在螺帽中的螺纹部的一侧的开口缘部设有具有比插通孔的孔径大的最大直径的锥形部。汇流排的平板部在毛刺位于由锥形部形成的空间内的状态下被螺栓和螺帽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02403285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64317.2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H01L23/367 , H01L35/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0 , H01L2924/0002 , H05K1/16 , H05K2201/10219 , H01L2924/00
Abstract: 半导体单元包括布线板、导体层和散热片。布线板跨越其厚度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导体层形成于布线板的第一表面上。导体层当在布线板的厚度方向上查看时具有长度和宽度。散热片接合到布线板的第二表面。散热片具有在导体层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弯曲边。
-
公开(公告)号:CN102052719A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1010530612.3
申请日:2010-10-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478 , B60H1/00492
Abstract: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具有储热介质的储热单元;用于与隔室内的空气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器;用于与外部空气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器,以及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热交换面和第二热交换面的珀尔帖单元。第一热交换面热传导至储热单元,第二热交换面热传导至第一和第二热交换器。在储热模式中,电流沿一个方向流过珀尔帖单元以提供第二热交换器与储热单元之间的热传递。在空气调节模式中,电流沿另一个方向流过珀尔帖单元以提供第一热交换器与储热单元之间的热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1498190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080092119.X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nventor: 秋山泰有
Abstract: 一种蓄电装置,具备:模块层叠体,其包含层叠的多个蓄电模块;以及箱体,其构成收纳模块层叠体的第1密闭空间,箱体具有:箱体主体,其包含沿着模块层叠体中的层叠方向延伸的筒状的侧壁和将侧壁的一端封闭的板状的底壁;以及盖体,其接合到侧壁的另一端,由于第1密闭空间的内外的气压差,底壁与盖体彼此的至少一部分以相互靠近的方式发生变形,从而箱体在第1密闭空间内对模块层叠体在层叠方向上进行约束。
-
公开(公告)号:CN10888612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20280.4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14 , H01G11/74 , H01G11/78 , H01M2/02 , H01M2/12 , H01M2/26 , H01M10/04 , Y02E60/13
Abstract: 蓄电装置具备:电极组装体,其具备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壳体,其收纳电极组装体;压力释放阀;以及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其分别与对应的电极电连接。壳体具有压力释放阀所在的壁部。各导电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存在于壁部的内表面和与该内表面相对的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正极导电构件和负极导电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导电构件具备:夹设部,其介于壁部的内表面与电极组装体的端面之间;以及遮挡部,其位于比夹设部偏向电极组装体的端面的位置。遮挡部相对于壁部从电极组装体所处的一侧覆盖压力释放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