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9325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1596002.3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01N63/20 , A01P1/00 , C12N1/20 , A01C1/06 , A01C1/08 , A01G7/06 , A01G13/00 , A01G22/22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在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中的应用。具体包括: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在制备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药剂上的应用和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在制备抑菌剂中的应用等。通过将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在水稻种植中进行施用,可有效抑制各病原细菌侵染水稻的病症发展,且不同处理方式均达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同时,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还能对未染病水稻还能起到生长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6135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14645.4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20 , A62D3/02 , B09C1/10 , C12R1/07 , A62D101/04 , A62D10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07 , A62D3/02 , A62D2101/04 , A62D2101/28 , B09C1/10 ,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氟磺胺草醚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FE?1,其保藏号为CCTCC M 2016044。本发明氟磺胺草醚降解菌在pH中性条件下对氟磺胺草醚的降解率最大,并且随着培养温度的逐步升高,其降解率逐渐变大。且该菌株具有很好的污染土壤修复潜能。因此,本发明氟磺胺草醚降解菌对污染环境中氟磺胺草醚残留的降解具有积极的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01381687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20741.8
申请日:2008-09-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01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DDTs的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 sp.)DDT-6,其保藏号为CCTCC M 208116。本发明DDTs降解菌可快速、高效地降解水体和土壤中的残留DDTs,含有该菌株的菌剂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使用也非常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495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49159.4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01 , B09C1/10 , C02F3/34 , C02F21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DDT的寡养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降解处理技术领域,该菌株命名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DDT-1,现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5153,保藏日期为2015年3月23日。本发明提供的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DDT-1可快速、高效地降解水体和土壤中的残留DDT,含有该菌株的菌剂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使用也非常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367593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161674.4
申请日:2008-09-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节废水的pH值至弱碱性和COD值小于4000mg/L,添加营养盐,得到待处理液;将待处理液通入含丁草胺降解菌的反应器中,待处理液与悬浮其中的丁草胺降解菌接触反应,经微滤得到滤液;将滤液与固定化的丁草胺降解菌接触反应,得到符合排放标准的出水。本发明方法结合膜生物反应技术和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处理酰胺类除草剂生产废水,具有步骤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结构紧凑、出水水质好、剩余污泥产量少等优点,在处理丁草胺等酰胺类除草剂的生产废水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49325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96002.3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01N63/20 , A01P1/00 , C12N1/20 , A01C1/06 , A01C1/08 , A01G7/06 , A01G13/00 , A01G22/22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在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中的应用。具体包括: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在制备防治水稻细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药剂上的应用和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在制备抑菌剂中的应用等。通过将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在水稻种植中进行施用,可有效抑制各病原细菌侵染水稻的病症发展,且不同处理方式均达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同时,瓜类鞘氨醇单胞菌及其发酵产物还能对未染病水稻还能起到生长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34496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10362485.5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变化的方法,包括:(1)分别采集转基因水稻在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根际土壤,将根际土壤在20-30℃下风干,过2-3mm筛后溶于缓冲液,得到混合液;(2)提取混合液中微生物的总DNA,以该总DNA为模板,PCR扩增所述微生物的16SrDNA V3片段,扩增产物经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分离,染色得到所述微生物的DNA指纹图谱;(3)对各生长阶段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得到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结构变化情况。本发明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有效克服了土壤腐殖质的干扰,能够对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变化做出准确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92026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76803.1
申请日:2010-09-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DT残留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包括:将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sp.)DDT-6或其携带的质粒或包含该质粒的转化子接种到残留DDT的土壤中,鞘氨醇杆菌DDT-6的保藏号为CCTCC M 208116。本发明鞘氨醇杆菌DDT-6携带的质粒具有降解DDT的基因,使得它具有降解DDT的性能,更重要的是该质粒为可转移质粒,通过在土壤中接种该质粒或者含该质粒的菌株,该质粒可以转化到土壤微生物中,甚至可能与土壤微生物中基因发生重组,一方面解决了外源微生物在土壤中生存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降解菌能最大限度的分散,尽可能地降解DDT。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