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713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25356.2
申请日:2024-06-25
IPC: C01B32/348 , C01B32/342 , C01B32/324 , C01B32/318 , C01B32/15 , B82Y40/00 , H01G11/22 , H01G11/32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壳基多重杂原子掺杂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炭材料制备技术与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稻壳基多重杂原子掺杂碳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稻壳进行碳化处理,然后放入KOH溶液中搅拌,得到预碳化稻壳;将所述预碳化稻壳与磷酸二氢铵、硫代水杨酸以及活化剂在水中混合,得到氮磷硫掺杂纳米片前驱物;煅烧所述氮磷硫掺杂纳米片前驱物,得到所述稻壳基多重杂原子掺杂碳纳米片。本发明以稻壳去硅后的碳为原料,磷酸二氢铵为磷源和氮源,硫代水杨酸为硫源,采用一步原位法合成氮磷硫掺杂絮状碳纳米片,并应用于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氮、磷和硫杂原子的引入,提高了材料的电子传导性能,增加了离子吸附的缺陷位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664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52264.0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滁州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离子混合电容器用磷硫双掺杂多孔炭的制备方法,属于炭材料制备技术与储能领域,先将煤沥青粉碎,过筛,与偏磷酸钾、焦硫酸钾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称量、研磨、均匀混合,得到磷硫双掺杂多孔炭反应的前驱体;然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利用程序升温加热至反应终温,保持一段时间后,冷却至室温,经酸洗、干燥、研磨,得到磷硫双掺杂多孔炭。本发明制备的磷硫双掺杂多孔炭中磷硫杂原子为锌离子的吸附提供了额外的缺陷位点,同时增强了电子传输特性,其比表面积为725.1~986.3m2/g,总孔孔容为0.68~1.68cm3/g,与锌箔组装成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时,其比容可以达到217.5mAh/g,在1A/g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