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柔性印刷电路工艺的微量热计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868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46715.1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印刷电路工艺的微量热计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微量热计芯片包括:基底、虚拟反应腔、温度敏感单元;虚拟反应腔,设置在基底的中心检测区,用于包裹样品;虚拟反应腔是通过将矿物油添加到已经进行过疏油处理的基底表面形成的;温度敏感单元,设置在基底的底部,用于检测样品在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本发明将矿物油添加到已经进行过疏油处理的基底表面形成虚拟反应腔,使用具有低饱和蒸气压的真空油来封装样品,能够防止其在真空环境中的蒸发,开放式的反应腔简化了微流控通道的加工工艺。

    集中供暖分户计费集成方法及计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95083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26273.X

    申请日:2004-06-25

    Inventor: 李世武 王岚 康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中供暖分户计费的集成方法及计量系统。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本高、误差大,无法反映集中供暖的能量品质和供热效果的不足,本发明根据t时间内集中供暖系统的运行费用Z与用户消耗的总有效热E之比,确定单位有效热的价格u;依据用户消耗的有效热与单位有效热价格的乘积,确定各用户的供暖费用Ym,i。本发明无须改动供热管路,仅在集中供暖区域设一室外温度表7;在m区域入口处设一热量表3;并通过热量表9或热分配表6实现对m区域i用户所消耗的供热量测定。本发明将供热量计费法和热分配计费法有机地集成起来,实现其优缺点互补,并引入了有效热来反映供热量的能量品质和供热效果的品质,使集中供暖分户计费具有科学性、经济性和实用性。

    一种无人机云端任务部署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4459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811295781.6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云端任务部署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按照功能的不同将特定应用的整体任务划分为不同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对应至少一个可执行程序;根据子任务间的数据流关系,构建任务执行流程图,并将任务执行流程图转换为有向无环图;根据特定应用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后,通过求解目标函数得到有向无环图的划分结果,该划分结果用于指示每个子任务被执行时的部署位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将特定应用的整体任务合理地在无人机端与云平台端之间进行部署而使得系统性能达到最优的问题,并且在任务执行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无人机自身状态变化,自适应地调整任务执行位置,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开环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0704C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510041711.4

    申请日:2005-02-21

    Inventor: 李世武 王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环供暖系统的热计量测定方法。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热量表测定方法不能适用于开环管路的供暖结构、热分配表测定方法不能稳定与准确测定用户的供热量的不足,本发明在单管跨越式开环管路供暖结构的供水立管上布置一个流量测点;在该供水立管的每个散热器的前端以及出口处布置有温度测点,使之形成串联式温度流量组合布置方式:每相邻两个温度测点的测定参数加上流量测点的测定参数,与热量表供热量计算方式所需的三个测定参数相同,通过对用户中所有供水立管的供热量求和,即得到用户的供热量。本发明可实现在开环管路供暖结构的住宅建筑中稳定与准确的进行供暖建筑分户热计量,对供暖建筑分户热计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供暖管道反冲式排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404997C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410073394.X

    申请日:2004-12-10

    Inventor: 李世武 王岚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供暖管道反冲式排污方法及排污系统。为克服现有技术中依赖人工用专用工具定期排污、操作不便、难于保证排污效果的不足,本发明利用供暖系统自身的水流动力,设置反冲管路,通过阀门控制水流反向冲刷和排送被过滤的污垢,实现对用户供暖系统的自动定期排污。本发明的反冲管路4与供水管道1并行,并且两端与供水管道1相通;排污管路10一端与回水管道9相通,另一端与供水管道1相通;由微电机控制器8控制的三通阀2、5位于供水管道上,分别控制反冲管路4和排污管路10的开启。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可充分保证对用户供暖系统的过滤排污效果,使供暖系统不堵塞,供暖设备工作正常,特别是使户用供暖计量仪表正常工作。

    远传水表精度的等水量校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01398C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510041726.0

    申请日:2005-02-25

    Inventor: 李世武 王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传水表精度的等水量校调方法。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流量测量精度不高的不足,本发明把远传水表的流量全量程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待校流量,即若干个流量工况,并使测量采集每个流量工况的远传水表翼形叶轮完成的转数都相等即等水量,待校表与标准表对每个流量工况进行同步测量,并由见右式Ⅰ确定远传水表的流量测量误差,并通过见右式Ⅱ确定用户的累计水量。本发明不需要改变远传水表的结构,仅仅通过对所测流量的校正与精度补偿调整,就可使现有远传水表的流量测量精度大幅度提高,可使流量测量误差精度控制在0.5%之内。

    热量表流量精度的等时段校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51881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200510041725.6

    申请日:2005-02-25

    Inventor: 李世武 王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量表流量精度的等时段校调方法。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流量测量精度不高的不足,本发明以机械式热量表的流量系数为流量测量的基础,用标准流量表作为校正流量测量误差的标准,把热量表的流量全量程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流量工况,并使每个流量工况测量采集时间τ为相等的时段,待校表与标准表对每个流量工况进行同步测量,并由确定机械式热量表的流量测量误差。并通过确定用户供暖的累计热水体积。本发明不需要改变机械式热量表的结构,仅仅通过对所测流量的校正与精度补偿调整,就可使现有机械式热量表的流量测量精度大幅度提高,同时可使现有机械式热量表的热量测量精度大幅度提高,可使流量测量误差精度控制在0.5%之内。

    供暖管道反冲式排污方法及排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632444A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200410073394.X

    申请日:2004-12-10

    Inventor: 李世武 王岚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供暖管道反冲式排污方法及排污系统。为克服现有技术中依赖人工用专用工具定期排污、操作不便、难于保证排污效果的不足,本发明利用供暖系统自身的水流动力,设置反冲管路,通过阀门控制水流反向冲刷和排送被过滤的污垢,实现对用户供暖系统的自动定期排污。本发明的反冲管路4与供水管道1并行,并且两端与供水管道1相通;排污管路10一端与回水管道9相通,另一端与供水管道1相通;由微电机控制器8控制的三通阀2、5位于供水管道上,分别控制反冲管路4和排污管路10的开启。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可充分保证对用户供暖系统的过滤排污效果,使供暖系统不堵塞,供暖设备工作正常,特别是使户用供暖计量仪表正常工作。

    考虑误差与外载的复材叠层结构装配损伤仿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9649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522784.5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误差与外载的复材叠层结构装配损伤仿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标定制孔后的复合材料叠层结构的材料属性,并定量表征制孔后的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孔壁连接界面的接触特性;根据材料属性以及接触特性建立几何与力协同插钉连接仿真模型;根据几何与力协同插钉连接仿真模型建立几何与力协同拉伸载荷仿真模型;根据几何与力协同拉伸载荷仿真模型对复合材料叠层结构拉伸过程进行应力分析,预测装配过程中的损伤状态与拉伸强度。本发明能够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了装配过程中对于复合材料叠层结构造成损伤的问题。

    一种直孔、窝孔关键尺寸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5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26563.9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孔、窝孔关键尺寸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线激光传感器、线激光传感器控制器、电动台、编码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上位机。由线激光传感器、电动台、编码器等机构执行测量作业,由上位机、线激光传感器控制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数据传输、计算、处理,通过拟合线激光传感器扫描数据获取测量目标的表面形貌,进而提取测量目标的特征,并根据提取的特征选择相应的关键尺寸计算方式,计算完成后输出计算结果。本方法实现机器人自动化制孔过程中对已加工孔的在线检测,直接提高了检测效率,并利于自动化制孔过程中制孔质量的快速检测,便于发现制孔问题,间接提升了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的加工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