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52438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452797.X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IPC: C09D133/00 , C09D163/00 , C09D5/08 , C09D5/24 , C09D7/12 , B05D7/24 , B05D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接地网防腐涂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该涂料包括丙烯酸树脂30份、溶解剂50份、环氧树脂1.8份、导电填料:25份碳纤维和5份炭黑、稀释剂2份、硅烷偶联剂0.5份、固化剂0.2份、增稠剂0.1份。施工前要对基体表面进行严格的前处理,要求基体表面光滑,无粉尘,无油污,施工时要求溶解剂、导电填料、固化剂等溶解充分,涂覆接触良好,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凝固阶段要求环境干燥通风无污染,该涂料涂敷后的涂层均匀、结构致密、导电性能好,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52439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52798.4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IPC: C09D133/00 , C09D167/08 , C09D163/00 , C09D161/20 , C09D5/24 , C09D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炭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导电涂料领域,本发明以丙烯酸树脂为基体材料,以复合炭为导电填料,再加入各种涂料助剂混合制得,组分包括:丙烯酸树脂20%~60%,有机溶剂30%~50%,复合炭导电填料(土状石墨,乙炔黑,碳纤维)20%~50%,硅烷偶联剂0.10%~1.0%,稀释剂0.05%~3%,固化剂0.05%~2%,增稠剂0.01%~0.2%。本发明制得的导电涂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952438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52797.X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IPC: C09D133/00 , C09D163/00 , C09D5/08 , C09D5/24 , C09D7/12 , B05D7/24 , B05D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接地网防腐涂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该涂料包括丙烯酸树脂30份、溶解剂50份、环氧树脂1.8份、导电填料:25份碳纤维和5份炭黑、稀释剂2份、硅烷偶联剂0.5份、固化剂0.2份、增稠剂0.1份。施工前要对基体表面进行严格的前处理,要求基体表面光滑,无粉尘,无油污,施工时要求溶解剂、导电填料、固化剂等溶解充分,涂覆接触良好,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凝固阶段要求环境干燥通风无污染,该涂料涂敷后的涂层均匀、结构致密、导电性能好,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95243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452798.4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IPC: C09D133/00 , C09D167/08 , C09D163/00 , C09D161/20 , C09D5/24 , C09D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炭导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导电涂料领域,本发明以丙烯酸树脂为基体材料,以复合炭为导电填料,再加入各种涂料助剂混合制得,组分包括:丙烯酸树脂20%~60%,有机溶剂30%~50%,复合炭导电填料(土状石墨,乙炔黑,碳纤维)20%~50%,硅烷偶联剂0.10%~1.0%,稀释剂0.05%~3%,固化剂0.05%~2%,增稠剂0.01%~0.2%。本发明制得的导电涂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33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34502.9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换流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抗干扰方法,在局部放电试验系统的补偿电抗器、励磁变压器和换流变压器上均加装适于高海拔地区的均压环,设备间的连接采用直径为150mm的布扩径导线;有效的避免了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周围试验环境、试验接线、试验方法等带来的干扰,达到精准测量的目的,进而通过可靠的试验数据合理判断变压器状况,为换流变能否投入运行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33618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08616.3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GIS设备用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面斜开口穿心升流器、柱式电动调压器及自愈式电容器;柱式电动调压器与穿心升流器链接组成升流装置的一次侧,并联自愈式电容器用来平衡回路的等效电感,升流穿心器的穿心结构套在GIS管母外壳处,在主回路中感生电流。本发明整套升流装置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在GIS管母外壳处套装升流器使升流装置达到升流的目的;可以应用于GIS设备故障仿真试验系统中,利用升流装置升至额定电流,来模型GIS设备在现场的运行工况,并进行相关的故障复现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02072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34409.5
申请日:2012-11-05
Applicant: 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 北京一同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薛俊茹 , 宋锐 , 张海宁 , 孔祥鹏 , 丛贵斌 , 刘可 , 赵世昌 , 王轩 , 梁英 , 李春来 , 杨嘉 , 马勇飞 , 杨军 , 杨立滨 , 张杰 , 张展 , 杜永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短期电能质量预测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BP神经网络引入步骤;(2)BP神经元三层BP神经网络学习步骤;(3)BP神经网络的设计步骤。本发明采用神经网络法对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短期电能质量进行预测,其优点在于它具有模拟多变量而不需要对输入变量做复杂的相关假设的能力。它不依靠专家经验,只利用观察到的数据,可以从训练过程中通过学习来抽样和逼近隐含的输入/输出非线性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统计技术和专家系统法两种方法,利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电力系统中变电站短期电能质量预测可获得更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82406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434384.9
申请日:2012-11-05
Applicant: 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 北京一同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nventor: 薛俊茹 , 宋锐 , 张海宁 , 孔祥鹏 , 丛贵斌 , 刘可 , 赵世昌 , 王轩 , 梁英 , 李春来 , 杨嘉 , 马勇飞 , 杨军 , 杨立滨 , 张杰 , 张展 , 杜永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遗传投影寻踪评价的电能质量监测与管理方法。一种基于遗传投影寻踪评价的电能质量监测与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投影指标;2)建立投影目标函数;3)对投影目标函数进行遗传算法优化;4)生成散点图并求出端点值;即得比较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本发明遗传投影寻踪算法最大程度的克服了上述常规方法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的反映了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能从不同层面对不同电压等级进行评价。本发明特征值赋权法是利用遗传投影寻踪方法计算得到的评估结果建立比较判断矩阵,自动判断评估对象的相对重要程度,因此所得权重更为客观。
-
公开(公告)号:CN10285444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334354.0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00kV换流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方法,针对青藏±400kV直流联网工程柴达木换流站换流变压器。该试验方法满足高海拔试验现场的要求,详细对换流变具体结构及参数的综合考虑计算,通过换流变阀侧y接绕组端子一端加压励磁,一端接地的方式进行,进而在网侧高压绕组感应出规定的试验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2928696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399587.9
申请日:2012-10-19
Applicant: 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尤其在外部自然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能够继续进行测试的适用于光伏发电站低电压穿越测试的试验方法。一种适用于光伏发电站低电压穿越测试的试验方法是将被测逆变器相邻逆变器所带方阵的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与被测逆变器所带方阵的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通过试验正极并联接线和试验负极并联接线并联连接。本发明专利提供的新的试验方法能够在外部自然条件不具备情况下使得低电压穿越试验能够继续进行,使得测试试验时间延长至常规试验方法下测试试验时间的两倍以上,其效果在辐射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使得整体测试效率提高到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