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475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97326.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40/10 , G06V40/20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体姿态估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视角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与系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轻量和高效的多视角三维人体姿态估计方法。该方法遵循两阶段式处理思想,先对多视角姿态估计出各视角的二维关节点热度图,再根据二维热度图重建出三维人体姿态,有效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检测性能和动作分类。该方法利用多视几何中的极线约束对不同视角中同一关节点的热图进行对齐和融合,在不增加学习参数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二维姿态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几何一致性,从而降低三维姿态估计误差,实现基于多视角的三维人体姿态估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9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87743.2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近零折射率超材料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傅里叶变换神经网络,所述傅里叶变换神经网络对离散的时域信号序列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信号的频谱序列,并去除高频分量得到简化数据,最后利用神经网络从简化数据推测结构参数并验证结果;以仿真得到的近零折射率超材料单元离散S参数曲线数据作为所述离散的时域信号序列,训练所述傅里叶变换神经网络;使用完成训练的傅里叶变换神经网络即可实现近零折射率点的平移。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6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4360.7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超表面的高增益大角度波束偏转的天线,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包括:从上到下间隔设置的第一超表面结构和双极化微带天线结构;第一超表面结构由多个第一圆环形贴片、多个第一十字圆形贴片、多个第一方环形贴片、第一介质基板和第二介质基板组成,第一介质基板上表面印刷周期排列的多个第一圆环形贴片,第一介质基板下表面印刷周期排列的多个第一十字圆形贴片,多个第一十字圆形贴片相接于第二介质基板上表面,第二介质基板下表面印刷周期排列的多个第一方环形贴片;多个第一圆环形贴片的外径不变且内径沿x轴的正半轴减小,多个第一方环形贴片的外径不变且内径沿x轴的正半轴减小。实现对天线波束偏转的控制,以提高天线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86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86674.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频近零超材料的宽带高增益天线,包括至少一个宽带贴片天线以及位于宽带贴片天线上方的双频段零折射率超材料覆层;双频段零折射率超材料覆层由多层周期排列的双频零折射率超材料单元构成,其中每个双频零折射率超材料单元由基板与印刷在基板的金属图案构成,基板正反面的金属图案构成互补双层对称谐振环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其设计方法,本发明能够在多个频段上实现高增益的天线设计,适应现代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和多变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96963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388580.0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近场微波全息成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微波传输中的散射参数矩阵;通过近场扫描的方式获取待测目标物体的成像平面内每个网格中心位置对应的切向电场值;基于菲涅尔衍射理论,根据每个网格中心位置对应的切向电场值,确定测量矩阵;根据散射参数矩阵、测量矩阵,确定反射特征矩阵;根据反射特征矩阵重构待测目标物体的图像,得到重构图像。该方案基于菲涅尔衍射理论,重构的图像的精度高,并且成像所需时间短。
-
公开(公告)号:CN1194162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38811.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30/10 ,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相位法的唯相位电磁超表面设计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电磁超表面在幅度相位同时调控时电磁超表面结构复杂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初始化电磁超表面参数;利用双相位法计算电磁超表面单元所需的唯相位矩阵;设计包括金属光栅层、两层介质层和金属贴片的电磁超表面单元,并绘制该电磁超表面单元的相位表;根据电磁超表面每个单元所需的唯相位和电磁超表面单元的相位表调整电磁超表面每个单元的状态得到调整后的电磁超表面;在调整后的电磁超表面上方放置馈源喇叭,并给馈源喇叭加上射频信号,以产生所需波束,完成唯相位电磁超表面设计。本发明能降低电磁超表面结构的复杂度,提高电磁超表面的波束设计能力,可用于无线传输、通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4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5529.3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磁超表面的准无衍射皮尔西涡旋波束产生方法,通过电磁超表面的设计对不同焦点的准无衍射皮尔西涡旋波束所需的相位和幅度进行补偿,产生的波束具有出色的传播特性。通过电磁超表面产生准无衍射波束规避了传统透镜的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点。通过将皮尔西波束和涡旋波束综合设计,在微波频段产生了一种准无衍射皮尔西涡旋波束。该波束融合了皮尔西波束准无衍射特性和涡旋波束OAM模态互相正交的优点,具有灵活控制焦点的位置的优点,可应用于远场通信、成像、探测中,在无线通信中信息的复用传输或编码调制领域,实现大容量高速率无线通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45911.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任意模态组合准贝塞尔波束实现大角度偏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定产生准贝塞尔波束的装置阵列位于笛卡尔坐标系的xoy面中,确定阵列参数与各准贝塞尔波束的参数;步骤2):基于坐标变换计算每个阵列单元所需的补偿相位;步骤3):根据步骤2)计算出的每个阵元所需补偿相位产生所需的任意模态组合的大角度偏转准贝塞尔波束。本发明实现高性能的大角度偏转准贝塞尔波束,该方法提升了偏转后波束的性能,扩大准贝塞尔波束的覆盖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277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19023.X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函数渐近表达式实现高效率皮尔西波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皮尔西函数及其渐近表达式,用于后续离散化计算,以获得阵列单元补偿幅度和补偿相位;步骤2:计算每个阵列单元所需的补偿幅度和补偿相位,用于设计超表面单元的状态或阵列天线的幅相激励;步骤3:根据步骤2设计的超表面或阵列天线,产生自聚焦皮尔西波束。本发明通过对产生自聚焦皮尔西波束时每个天线阵元或超表面单元所需幅度进行函数渐近表达式拟合,并对渐近表达式进行平移并截断,实现高性能高效率的自聚焦皮尔西波束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0997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6544.X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1比特辐射散射一体化可重构超表面。该超表面包括周期性排布的多个超表面单元,通过调控每个超表面单元,实现对电磁波的调控制。其中,超表面单元包括两个开口相对的羊角形贴片以及设于两个羊角形贴片之间的匹配贴片;两个羊角形贴片中心对称设置,两个羊角形贴片均通过一个PIN二极管与匹配贴片连接。基于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羊角形贴片以及匹配贴片,通过调控理论上最少的两个PIN二极管,使得超表面单元实现辐射和散射波束调控功能,降低了馈电线路的复杂性,避免了设计多层介质板,有利于工业加工生产。并且,对电磁波调控灵活度更高,功能性更强,应用的场景更多,系统鲁棒性高,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