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64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99169.3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堃 , 葛文 , 何维 , 田维国 , 陈荣怀 , 郑喆 , 陈挺 , 黄岗 , 肖力 , 向阳 , 黄怀玉 , 张星 , 邓德茂 , 田松 , 程伟 , 刘涛 , 王译 , 任佳兴 , 刘福平 , 李莎
IPC: H04B10/0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光纤衰耗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连接组件、处理组件和上位机,其中,连接组件,包括多路光开关和与多路光开关连接的光线耦合器;处理组件,与连接组件连接,包括光信号发送模块和与光信号发送模块连接的光信号接收模块;以及,上位机,与处理组件连接,包括CPU模块、与CPU模块连接的显示模块和按键模块;本发明中的多路光纤衰耗测试系统能同时对多路光纤进行衰耗测试,测试结果自动存储,且只需一人操作即可,节省大量人力。再者,该装置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智能且准确地检测出光纤衰耗,以及检测光纤链路故障,极大地提高光纤链路测试及维修工作效率,确保通信畅通,达到对智能站光纤回路进行量化验收且简化验收流程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630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27655.7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任佳兴 , 杨烁 , 向阳 , 张星 , 犹登亮 , 陈挺 , 邓德茂 , 金基伟 , 钟雯丽 , 齐毅 , 阮俊淋 , 刘福平 , 高渝 , 王亚非 , 肖宇恒 , 令狐荣畅 , 鄢长焘 , 辜鸿铭 , 田松 , 陈林 , 李兴旺 , 廖海 , 杨彬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电缆校对的校线系统,包括校线系统,包括限位模块、与所述限位模块连接的架设模块、与所述架设模块连接的安装模块、与所述安装模块链接的校线模块、与所述校线模块连接的控制模块,以及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反馈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对CT二次接线进行便捷检测,不需要对接线进行频繁插拔,减少接线之间的磨损,避免出现接线事故,同时也提高了校对工作效率,避免了工作人员之间的消息传递误差,使工作人员能更加准确获知线路内部的状态,也能判断校对模块是否出现故障,使检测过程更加简便直观,同时也可以通过承载板和挡雨板的配合使工作人员检修仪器便捷存放,也避免了雨雪天气对检修工作的阻碍。
-
公开(公告)号:CN1177225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15101.2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SF6互感器的补气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包括立柱、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顶端的支撑板,以及适配安装在所述支撑板顶端的互感器本体,所述互感器本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补气管,所述立柱的外侧设置有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的一侧适配安装有进气部件;当需要进行补气时,人员只需要将气罐与进气管接通,接着打开气罐阀门,从而可以促使气体进入互感器本体内部,并当互感器本体内部气体达标后,可以自动进行切换停止,同时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块露出的第二段了解此时需要停止补气,当需要再次补气时,调节板会自动的进行切换,促使人员无需人工调整调节板位置,提高人员整体操作设备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18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37778.3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向阳 , 杨彬彬 , 犹登亮 , 邓德茂 , 金基伟 , 张星 , 高渝 , 任佳兴 , 刘福平 , 肖宇恒 , 令狐荣畅 , 鄢长焘 , 齐毅 , 王子晗 , 王皓 , 阮俊淋 , 张红 , 吴明豪 , 王子琪 , 廖海 , 张超 , 郑磊 , 王堃 , 葛文 , 黄怀玉 , 李兴旺 , 申有吉
IPC: H01R4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线鼻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压接线鼻的装置,承载组件,包括有外盒体和线性阵列于所述外盒体端面并与其内腔连通的安装通道;以及,压线组件,包括有与所述安装通道可拆卸连接的套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外盒体内腔的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有固定柱和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柱外部的若干个压紧板;其中,若干个所述压紧板在所述固定柱外部发生同步运动,本发明所提供的压接线鼻的装置可将部分裸露线鼻插入至套筒内,并统一收纳在外盒体内进行保存,由工作人员进行逐一包扎处理,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工作人员的误触而导致的触电危险,同时也避免了线鼻绝缘性能下降等一系列弊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