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4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4068.8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6F21/56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F40/216 , G06F16/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态API的安卓高隐蔽型恶意软件检测方法与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待检测的安卓软件根据API选取标准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待检测的安卓软件的API行为序列;将待检测的安卓软件的API行为序列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类自然语言处理模型,预测得到API特征化序列向量;将API特征化序列向量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分类层,得到方法级API序列;利用词频‑逆文档频率法对方法级API序列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方法级API序列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序列分类器,得到安卓软件判断结果。本发明在大规模检测安卓软件时,不局限于运行时长的限制,大大节约检测的时间成本,提升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31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69246.2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身份的人脸识别隐私保护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执行人脸识别的服务端通过种子初始化伪随机序列生成器,并根据输出的结果在虚拟身份数据库中为用户选择虚拟身份;客户端求解身份残差来将从用户人脸图像中提取到的身份特征转换成虚拟身份;之后在身份残差的协助下,客户端使用身份转换网络将用户提供的人脸图像转换成具有虚拟身份的受保护人脸;最后,受保护人脸被传输到服务端以执行身份识别。本发明利用虚拟身份代替真实身份用于人脸识别,保留了更高的识别准确度同时增强了隐私保护效果;此外,要求不同服务端为用户分配不同的虚拟身份,避免了服务端之间的数据匹配,最终推动形成安全可用的人脸识别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656391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00003.0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G06V40/16 , G06V10/774 , G06V10/77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缩略图保持的人脸隐私保护方法,首先获取原始人脸图像数据集和经过缩略图保持加密的人脸图像数据集;使用上述两个数据集训练带有扰动生成模块的生成对抗网络模型;使用该网络模型生成抹去了细节信息但缩略图保持的人脸图片,同时生成的图像可以对抗人脸识别模型;设置缩略图一致性损失和特征对抗损失并迭代训练以优化网络模型。本发明生成的保护图像可以抵抗人脸识别模型的攻击,同时拥有先验知识的图像所有者可以通过生成的图像的缩略图识别出图像的内容,然而没有先验知识的敌手无法获取图像中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80108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39232.0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天线阵列的相干信号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包括:构造一个与物理天线阵列对称的虚拟天线阵列,并结合物理天线阵列和虚拟天线阵列构造虚拟天线阵列模型;通过虚拟天线阵列和中间阵元构造观测向量,再通过Toplitz重构得到一个新的协方差矩阵;利用ESPRIT‑like算法对重构得到的新的协方差矩阵进行信号的DOA估计。本发明方法不仅在保证强相干信号处理能力的基础上自由度没有降低,而且具有良好的输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3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753189.5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反无人机系统,步骤如下:获取多源异构信息,所述多源异构信息包括频谱信息、广播式远程识别信息、ADS‑B信号、互联网开源无人机信息;将多源异构信息通过航迹匹配进行信息融合和属性判定,确定无人机是否存在威胁;在判定无人机存在威胁时,控制雷达探测设备和/或光电探测设备启动搜索,并接收雷达探测设备返回的雷达信号和/或光电探测设备返回的光电信号;将雷达探测设备返回的雷达信号和/或光电探测设备返回的光电信号与多源异构信息通过航迹关联匹配的方式进行信息融合,通过无人机分类模型对融合后的信息进行处理,识别无人机的类别;基于无人机的类别、属性、位置、飞行速度以及航向进行威胁等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647136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69252.8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H04N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性增强的频域缩略图保持加密方法,实现图像隐私性与增强可用性的平衡。隐私性表示保护图像中可能包含用户隐私的细节部分,增强的可用性指的是在尽可能保留原始图像缩略图以保持图像大体轮廓之外还可以用于记录额外信息。本发明中,图像拥有者在频域对原始图像进行腾空间操作后,对每个块内AC系数的低位进行流加密并保留原始DC系数,使密文图像与原始图像保持缩略图近似的效果。信息隐藏者获得密文图像后在频域每个块的固定位置记录额外信息,且不会大幅度影响到密文图像的缩略图。该方案的图像加密以及信息嵌入过程是完全可逆的,且图像加密和额外信息隐藏步骤可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5550518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1213022.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 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H04N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像素块划分的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预选取的载体图像除第一行以外的部分进行防溢出操作,获得处理后的载体图像;基于自适应像素块划分方法,利用预设像素块尺寸对处理后的载体图像进行像素块划分;基于划分像素块后的载体图像,定位每个像素块中的待嵌入像素的位置,计算每个像素块的复杂度;获取每个像素块内待嵌入最大值像素和待嵌入最小值像素的预测误差,基于预测误差嵌入待传递信息;将恢复载体图像和提取信息所需的辅助信息嵌入处理后的载体图像的第一行像素中。本发明可提高可逆信息隐藏算法的嵌入性能,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发明方法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401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46956.X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H04B1/00 , H04B1/71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软件无线电的自适应信号干扰系统,包括前置放大器组件、软件无线电外设和后端生扰组件;所述前置放大器组件,用于从电磁环境中感知可疑信号以及向电磁环境发射干扰信号;所述软件无线电外设,用于对可疑信号进行下变频后输入给所述后端生扰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后端生扰组件发送的干扰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干扰信号;所述后端生扰组件,利用CWD时频变换技术将输入的可疑信号转换为二维时频图;对二维时频图进行图像预处理;构建稠密神经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所述稠密神经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预处理后的二维视频图进行特征提取,基于提取的特征生成干扰信号,干扰效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550518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13022.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浙江西安交通大学研究院 , 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IPC: H04N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像素块划分的可逆信息隐藏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预选取的载体图像除第一行以外的部分进行防溢出操作,获得处理后的载体图像;基于自适应像素块划分方法,利用预设像素块尺寸对处理后的载体图像进行像素块划分;基于划分像素块后的载体图像,定位每个像素块中的待嵌入像素的位置,计算每个像素块的复杂度;获取每个像素块内待嵌入最大值像素和待嵌入最小值像素的预测误差,基于预测误差嵌入待传递信息;将恢复载体图像和提取信息所需的辅助信息嵌入处理后的载体图像的第一行像素中。本发明可提高可逆信息隐藏算法的嵌入性能,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本发明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