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多参数水质测定仪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65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634166.X

    申请日:2022-12-19

    Inventor: 胡建立 熊家余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质监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多参数水质测定仪及其检测方法,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样品区和消解区,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针头系统,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检测系统。壳体内布设有管路系统,管路系统将针头系统、检测系统进行连接,从而使得针头系统能将待测水样从样品区转移至消解区再转移至检测系统,从而完成对水样的检测。本申请简化检测人员对水质进行检测的操作,减少检测人员人力消耗,利用程序代替检测人员对水质的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准度的效果。

    一种检测降钙素原电化学催化协助的自增强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97023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612675.4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降钙素原电化学催化协助的自增强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多孔纳米阵列BiVO4/CuS为基底材料并在可见光照射和阳极偏压下来获得电化学催化协助自增强的光电流。基底材料两组分能带匹配良好,有利于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光激发的空穴在阳极偏压下能够氧化水产生H2O2,空穴激发的H2O2能被CuS催化还原,进一步有效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提高光电流强度。用聚苯乙烯微球作为二抗标记物能显著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根据待测降钙素原量不同,导致结合的二抗标记物的量不同,进而导致了对光电流信号响应程度的不同。构建的传感器实现了对降钙素原的灵敏检测,其检测限为17.8 fg/mL。

    一种检测胃癌肿瘤标志物夹心型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802133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10616971.7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胃癌肿瘤标志物夹心型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免疫分析和生物传感器领域。其制备三维多孔二硫化钼负载金纳米粒子h‑MoS2/Au NPs作为基底材料修饰裸玻碳电极,提高肿瘤标志物捕获抗体的固载量,并有效加速电极表面的电子传递速率;制备正八面体氧化亚铜/二氧化钛核壳结构负载介孔铂铜纳米粒子Cu2O@TiO2/PtCu复合纳米材料固载检测抗体,并利用其对双氧水H2O2的优异电化学催化性能制得了简单、快速、灵敏的夹心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一种基于锌和钴掺杂的多孔纳米钒酸铋/硫化铋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0818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12665.0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锌和钴掺杂的多孔纳米钒酸铋/硫化铋的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锌和钴掺杂的多孔纳米钒酸铋为基底材料,其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的活性反应位点,有利于加速电极界面的电子传递速率,提高了传感器的信号稳定性和重现性。采用浸蘸方法在锌和钴掺杂的多孔纳米钒酸铋上原位消耗部分铋离子生长硫化铋,通过可见光波长的LED灯照射下产生光电流信号。锌和钴掺杂的钒酸铋/硫化铋两组分能带匹配良好,有利于电子空穴对的分离,锌和钴的掺杂增加电子传递速率,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有效提高传感器的光电信号转换效率。该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对雌二醇的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种检测降钙素原电化学催化协助的自增强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97023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12675.4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降钙素原电化学催化协助的自增强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多孔纳米阵列BiVO4/CuS为基底材料并在可见光照射和阳极偏压下来获得电化学催化协助自增强的光电流。基底材料两组分能带匹配良好,有利于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光激发的空穴在阳极偏压下能够氧化水产生H2O2,空穴激发的H2O2能被CuS催化还原,进一步有效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提高光电流强度。用聚苯乙烯微球作为二抗标记物能显著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根据待测降钙素原量不同,导致结合的二抗标记物的量不同,进而导致了对光电流信号响应程度的不同。构建的传感器实现了对降钙素原的灵敏检测,其检测限为17.8 fg/mL。

    一种基于铁钴共掺杂二维纳米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溴氰菊酯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344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21365.8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76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电致化学发光溴氰菊酯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新型纳米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二维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即铁、钴共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方块与二硫化钼原位复合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FeCo‑TiO2/MoS2,利用该材料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大的比表面积,负载上溴氰菊酯抗体,在进行检测时,由于铁、钴共掺杂二氧化钛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原位生成O2,并与底液中的K2S2O8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致化学发光信号,再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定量结合对电子传输能力的影响,使得电流强度降低,从而降低发光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用无标记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检测溴氰菊酯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构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