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675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58803.X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去模化技术的电缆非交叉智能排布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已有的BIM模型,进行普遍性的约定;2、在已有的BIM模型中选择需要排布电缆的桥架;3、对所有的电缆进行从左到右的排序,且在该排序时,只排布一层电缆,不考虑分层;4、指定桥架捋顺方向,对步骤3中的一层电缆进行分层排布。本发明涉及建筑电气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排布电缆时借助CAD软件的工作量繁重且易出错以及借助Revit插件的模型复杂冗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1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34764.7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电气深化设计平台及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根据电气系统图整理电气系统数据表,向平台内导入电气系统图和电气系统数据表;根据导入的文件生成配电设备模型,对配电设备模型中的电气关键参数和电缆选型进行自动校核;将模型中未连通的电气系统进行连通,以完善桥架模型;以模型中各电气构件作为每条电缆回路的起端和终端,找到自起端至终端经过的所有桥架;再以单根桥架为主体、循环查看对应的所有电缆回路,并根据经过桥架的所有电缆回路计算出桥架的填充率;最后根据各桥架的填充率优化并确定出电缆回路敷设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对电缆选型、桥架尺寸、电缆路由的优化和校核,提升了深化流程的效率与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08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76616.7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和GIS的施工策划管理系统。本发明中,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使用无人机平台和相机,结合Agisoft Metashape和ContextCapture软件,实现了高效和准确的空中三角计算和实景三维模型输出。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数据标准化规范,并采用数据仓库、数据湖、ETL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和标准化处理。基于Web平台和B/S结构搭建的全景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BIM模型和GIS数据的融合展示,提高了管理效率。在三维引擎中实现了BIM模型与项目基础数据的关联,方便管理人员查询和调整。BIM模型管理模块支持多种BIM软件格式,提升了Web端和移动端的用户体验。GIS场景管理模块提供了GIS卫星照片、无人机实景模型、BIM模型的多源融合展示,可直观呈现项目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021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50960.3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市政管道施工用管道底部填料压实机器人,包括机体、转臂和压实板,机体的底部设置有两个驱动轮,机体内部设有用于带动驱动轮转动的驱动机构,机体外侧对称设有两个转臂,机体内部设有带动转臂转动的液压调向组件,每个转臂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伸缩臂,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配合驱动轮以及辅助支撑组件进行使用,可以使本设备在沟槽的管道顶部进行行走动作,当达到填筑区域时,通过液压调向组件带动转臂以及压实板进行转动,使其下探达到管道底部,在装置自身重量、管道重量及压实板对管道底部土体进行压实,从而达到管道底部土体压实的效果,能有效降低后续管道底部土体沉降的情况,提高道路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563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82774.3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抗震型加固土木桩,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基座、固定板,固定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底端内部穿插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木桩本体,木桩本体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的内部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固定基座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平衡机构。本发明通过转动杆带动丝杆转动在方形块的内部,由于丝杆与活动块螺纹连接,因此可通过丝杆带动活动块上下移动,通过活动块带动空心杆一定移动,通过空心杆带动平衡块移动,直至与地面平齐即可,从而实现了可以使木桩平稳固定在地面,给工人提供了更加简单有效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145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094232.7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浇带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沿所述后浇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顶撑于位于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板的端面之间。本发明将所述支撑件顶撑于位于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板的端面之间,通过支撑件的刚性支撑,增强了整个混凝土板的刚性和受力性能,以抵御来自挡墙的水平作用力,挡墙受到的水平外力传递给靠近挡墙一侧的混凝土板上,在传递至后浇带处时,通过支撑件将水平作用力进一步的传递至另一侧的混凝土板上,在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板之间形成有效的传力路径,避免了靠近挡墙一侧的混凝土板由于水平外力过大而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从而解决了挡墙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137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50951.4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IPC: B23K37/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口径钢管对接的对口辅助装置,涉及大口径钢管对接技术领域,包括运输箱、支撑板,运输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结构,运输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活动杆。本发明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平移块移动在连接条的外表面,通过平移块带动固定环一并移动,可以使两个固定环始终保持在同一平行线上,不会发生偏移,之后再通过多个螺丝转动在固定环的内部,使两个固定环紧密贴合,同时电动推杆未停止运行,再通过螺母将螺丝固定,即可进行焊接工作,从而实现了能够有效的提高管道对口质量,避免在进行焊接时发生误差,大大提高对口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98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82763.5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室内装饰装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室内快速装饰装修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底座、防护外壳、升降组件、吸风机、防护板、加热丝和过滤网,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外壳,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吸风机,吸风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吸风机、防护板、加热丝和过滤网之间配合,加热丝可以对空气进行加热,吸风机可以将空气吸入到防护板的内部,可以将加热的空气吹入到喷洒乳胶漆的墙面表面,可以对墙面表面进行烘干,加快了室内装饰装修的速度,过滤网可以对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堵塞喷洒气体的口影响速度,提高了室内快速装饰装修的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92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82759.9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屋面设计用垂直度检测装置,涉及垂直度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中支撑机构,中支撑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机构,活动机构的两侧活动连接有挤压机构,通过在左支撑竖板和右支撑竖板的底端固定有左底球和右底球,左底球和右底球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左外球壳和右外球壳,在左外球壳和右外球壳的底部固定有左底轮和右底轮,在使用过程中,将中挤压环往下进行转动,使得中横圆环向下运动,这样中推动板底部外扩,使得左支撑竖板和右支撑竖板往外张开,这样将垂直度检测装置放置在屋面,可以根据检测的面积大小进行调整,还可以推动垂直度检测装置进行运动,使得该垂直度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扩大,且使用过程移动方便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41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76607.8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骑墙式吊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应力反拉的骑墙式吊篮,包括墙体、固定组件、悬挂横梁、通孔、C型板、固定螺栓、竖杆、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墙体的顶部对称活动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悬挂横梁,悬挂横梁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通孔,悬挂横梁的外端滑动连接有C型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悬挂横梁、通孔、C型板、固定螺栓和竖杆之间的配合,设置多个通孔,将固定螺栓插入到指定的通孔内部,可以将悬挂横梁固定在不同的位置,调节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钢丝绳受力状态,进而减小主受力钢丝绳所受的拉应力,从而大大的增加了安全系数,提高了骑墙式吊篮的使用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