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66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71783.6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电通商数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IPC: G06F11/362 , G06F8/65 , G06F8/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医疗平台软件的组件包调试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应用于存储空间,包括:接收目标医疗平台软件中目标医疗项目发送的组件包获取请求并生成对应的组件包存储地址;将组件包存储地址发送至目标医疗项目并基于组件包存储地址在目标医疗项目中建立软链接;监控存储空间中与组件包获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组件包,当目标组件包更新时,基于更新后组件包更新目标医疗项目中软链接包含的组件包存储地址并基于更新后存储地址执行组件包调试操作。本发明将所有的组件包放入全局组件包仓库并通过软硬链接的方式获取组件包,使得组件包更新时所有用到的医疗项目自动同步更新,提高了医疗平台级软件开发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71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90307.1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电通商数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IPC: G06F16/176 , G06F16/55 , G06F16/215 , G06F1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影像云数据共享方法和系统,包括依据共享请求采集更新第一数据并连接数据湖表;对所采集的第一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形成第二数据;通过数据管理方法将预处理后的第二数据存储至数据湖中;根据共享请求,基于Kafka向数据需求方共享第二数据;数据管理方法包括建立数据目录,以对数据湖中的第二数据进行组织分类;建立数据标签,以对第二数据进行搜索和分类;元数据简化,对第二数据的冗余信息进行清理,元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的基本信息;其中,第一数据为基础性数据,第二数据为医学影像主数据;解决了从不同数据源实时采集原始数据的问题,向数据需求方共享数据时,各类数据动态更新,并保持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00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496382.7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中电通商数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IPC: G06F16/22 , G06F16/2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存储的数据入库配置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数据存储技术领域,配置数据模板和数据库执行脚本模板,通过使用解析器解析模板填充数据,数据模板用于解析和验证输入数据中原数据,解析后成为可存储数据,再使用MongoDB执行脚本模板解析后成为MongoDB可执行脚本。本发明公开的基于智能存储的数据入库配置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自动将数据关联到模板中并生成执行脚本以存储数据,无需另行开发新的存储逻辑代码,组件灵活性高,可根据不同业务需求,配置不同的入库脚本模板,通用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611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76120.3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四川数字健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中电通商数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类分级系统和应用系统管理平台,包括:应用接入层,应用接入层用于按照应用管理要求从应用管理平台接入应用系统到分类分级系统;应用分类层,应用分类层设置有根据应用系统的业务态、物理环境与业务类型进行分类的分类规则库,对应用系统进行分类;应用分级层,应用分级层设置有基于上述应用分类层分类规则库的分级规则库,对应用系统进行分级;分类分级引擎,分类分级引擎用于对应用系统进行评估,生成分类特征库,并返回应用分级分类评估结果给应用管理平台。本发明可以作为行业云应用管理平台的组成部分,基于行业云多个维度进行应用系统分类分级,并以此形成应用特征库,基于此进行安全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393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92725.0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中电通商数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IPC: G16H50/70 , G16H30/20 , G06F16/22 , G06F16/245 , G06F1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医学数据查询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该医学数据查询方法包括:基于接收到的用户输入,获得待查询者的第一信息;基于第一信息,生成采用第一格式的第一索引;基于第一索引,在第一数据库中进行查询,其中,第一数据库中存储多个第一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为基于患者的第一信息生成的采用第一格式的索引与存储患者的第二信息的路径相关信息的对应关系;如果在第一数据库中的查询命中,则返回存储待查询者的第二信息的路径相关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2192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25652.5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中电通商数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IPC: G16H40/4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疗大数据全流程智能监管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历史告警日志处理工单的数据预处理,获得处理经验库,基于处理经验库,构建特征工程,并用于训练智能监管决策模型,并基于告警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获得操作处理规范,并对操作处理规范转化为操作处理规范自动化程序;并将训练好的智能监管模型用于对线上告警问题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自动触发监管任务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借助人工智能手段实现对告警的智能监管,从而提升医疗大数据监管效率,减少运维人力的投入,确保了数据流转过程中的数据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0331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23680.4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电通商数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国超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的零侵入监控方法,应用于服务端,所述服务端部署有修改程序,所述应用程序的零侵入监控方法包括:获取客户端上传的应用开发程序;利用所述修改程序在所述应用开发程序中插入性能监控代码,获得修改应用程序;发布所述修改应用程序。应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应用开发程序发布之前完成性能监控代码的插入,可以有效降低应用启动时长,从而避免由于挂载javaagent而导致的应用启动超时的问题。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的零侵入监控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762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962127.0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中电通商数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IPC: G06F40/14 , G06F40/186 , G06F40/211 , G06F40/151 , G06F40/253 , G06F4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件说明文档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文档生成指令后,动态读取业务组件模板;对业务组件模板进行语法解析,得到业务组件模板的关键字;将业务组件模板的关键字转换为抽象语法树;根据抽象语法树,生成业务组件说明文档。上述方法可以轻松生成对应的组件说明文档;相比于传统的手动撰写说明文档的方式,这种方法能够极大地减少手动编写说明文档的工作量,提高开发效率,具有更强的拓展和可配置性,同时也能够降低人工操作的出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05530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03143.6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中电通商数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区域内医学重复检查、检验智能提醒与监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医疗机构的历史检查、检验数据;S2、从历史检查、检验数据中提取对应的检查、检验项目信息;S3、建立检查、检验项目信息与区域医学检查、检验互认项目的映射规则;S4、通过映射规则进行映射,输出映射结果;S5、将关联上标签的历史检查、检验数据存储在带有互认项目标签的检查、检验历史数据库中;S6、迭代优化所述映射规则;S7、重复检查、检验智能提醒引擎进行智能提醒;S8、重复检查、检验监测引擎定期监测带有互认项目标签的检查、检验历史数据库。有益效果:通过自动匹配智能提醒等,规范与改进医疗行为与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367482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777964.7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中电通商数字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IPC: G16H10/60 , G06F40/157 , G06F40/126 , G06F16/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医疗大数据的疾病编码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电子病历数据;S2、对采集到的疾病名称数据进行清洗、去噪;S3、建立映射关系字典,得到国际疾病分类映射字典;S4、建立共性映射模型;S5、对疾病名称数据进行映射,输出对应的疾病编码结果;S6、对成功映射数据集和未成功映射数据集进行针对性监管。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动化疾病编码的效率、准确率及召回率,此外,通过将复杂多变的疾病名称进行规范、标准的分类编码,进而可以更有利于对电子病历数据以及与之关联的医学影像数据、检查检验等医疗大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并最终在质控、科研及人工智能领域得以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