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支座的防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818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180049.4

    申请日:2022-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支座防水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桥梁支座防水装置附着于支座上,仅能起到防浪溅和防尘的作用,无法阻挡水的浸泡,提供一种适用于支座的防水装置,包括上预埋板、下预埋板、上压板、下压板以及防水罩,上预埋板与上部梁体连接,下预埋板与下部墩台连接,防水罩上部通过上压板与上预埋板连接,防水罩下部通过下压板下预埋板连接;防水装置与上部梁体、下部墩台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用于放置桥梁支座;本发明的防水装置独立于支座之外,在上部梁体、下部墩台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将处于密封空间内的支座与水环境完全隔绝,实现了支座的防水,为支座的服役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提高支座的抗腐蚀性,延长支座的寿命。

    一种高效可扩展的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711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66091.6

    申请日:2024-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可扩展的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包括设备连接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功能模块;其中,设备连接模块通过多种设备协议实现物联网设备的快速对接,实现物联网设备的自动发现、注册、配置和监控,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对连接的物联网设备进行管理,包括物联网设备的鉴权管理、数据协议解析、消息路由及设备监控,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对连接的物联网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分析和存储,功能模块基于设备连接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提供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开放管理、数据管理,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处理进行智能化决策和操作,实现物联网设备的远程管理。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分布式处理和微服务架构,显著提升数据处理速度和系统响应能力,通过连接和管理各种设备,方便终端设备和系统间的双向通信,收集并汇聚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支持智能化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应用服务,从而实现高效的物联网生态。

    一种粉砂淤泥质岸滩的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8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88552.X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砂淤泥质岸滩的生态修复方法,本发明首先获得鸟类数据,了解其生态习性,包括栖息、觅食及安全因素,进而调查其生境需求,其中,栖息、觅食对生态要素有一定的要求,包括区域内的水域、植被、食物和基质,作为干扰要素的捕食者对于目标物种的安全造成影响,最后根据以上调查数据,采用控制放坡角度、三级潮沟塑造、植被修复和三种堆岛对修复区进行微地形修复。本发明通过以上技术手段,将粉砂淤泥质岸滩划分为植被修复区和光滩区,实现生物多样性及水质净化的双重提升,同时,种植植被可发挥其防潮御浪的功能,达到生态减灾的功能,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种自适应识别变坡点的道路点云横坡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29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45238.3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识别变坡点的道路点云横坡计算方法,包括:根据点云的采集车的轨迹路径,沿道路走向切割点云横截面;在点云横截面上,使用滑动窗口自左向右滑动,同时计算滑动窗口在每个位置处窗口内点集的斜率,并绘制斜率图;在斜率图上,再次使用滑动窗口自左向右滑动,同时计算滑动窗口在每个位置处窗口内点集的方差,并绘制方差图;找到方差图中方差最大的位置,该位置对应的横坐标既为横截面变坡点的横坐标;根据横坐标,在横截面上找到变坡点位置。随后,根据变坡点将道路横截面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其直线斜率即为道路左右横坡的坡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自适应地识别道路横截面的变坡点。

    一种三角闸门底止水预埋件

    公开(公告)号:CN10841186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0448205.4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角闸门底止水预埋件,包括边埋件、中埋件、主埋件。边埋件和中埋件为独立构件,主埋件根据连接段底槛的结构形式划分为若干标准段和余量段。边埋件、主埋件均采用组合工字型结构;中埋件采用多次梁单边加肋结构,以避开闸首横向主筋,保证闸首主体受力的连续性。边埋件、中埋件和主埋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各埋件顶板在远离闸门旋转中心侧开设倒角、倒角下方混凝土顺势放坡。各埋件的顶板稍厚,以便于开设倒角、调整表面平面度,同时提高埋件刚度。在三角闸门开关门过程中,底止水可从倒角处顺利上下埋件,避免底止水被埋件割坏。当三角闸门关闭时,闸门底止水恰好落在埋件上方,底止水与埋件紧密贴靠以便止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