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979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955233.5

    申请日:2018-08-21

    Inventor: 钟启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稻虾共育的养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亲体和虾苗各个阶段的喂食、培育和孵化等系列管理,使小龙虾从亲虾到虾苗均得到较为针对性的管理,大大提高了亲虾的交配繁殖时间,虾苗的成活率得到较大的提高,同时,采用虾稻共育的方式进行养殖,不仅可以增产增收;而且小龙虾能吃掉田中的野杂草和水生生物,而不吃稻秧,还能消灭包括蚊子在内的危害性幼虫,可起到除草除害作用;大规格虾苗比例较高,提升了虾苗规格整齐度,提高了小龙虾的生长速度,可以实现小龙虾的提早上市,特别是冬季和来年春季。

    一种大棚芦笋种植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0517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886203.3

    申请日:2018-08-06

    Inventor: 钟启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棚芦笋种植方法,具体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一种大棚芦笋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将种子在杀菌剂溶液中浸泡35-50h后搅拌;(2)催芽:将步骤(1)处理后的种子放入38-42℃的催芽助剂溶液,浸泡48-55h;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恒温恒湿箱中进行催芽,温度为36.5-37.5℃;(3)播种:将催芽的种子播种到营养土中;(4)喷施基肥:开凿施肥沟,将发酵垫料、食用菌废料依次铺设于施肥沟,灌入粪肥;(5)定植:在宽为1.2-1.8cm、高为26-30cm的畦田种植芦笋幼苗。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出芽率高、芦笋抗病能力强、抗倒伏能力强。种植的芦笋几乎没有患上炭疽病、根腐病的植株。

    一种芦笋套种的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6475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93641.0

    申请日:2019-05-13

    Inventor: 钟启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芦笋套种的种植方法,涉及芦笋种植技术领域。一种芦笋套种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芦笋种子埋伏于沙子中,喷洒清水,在1‑4℃下恒温恒湿的条件下保存8‑12天,将芦笋种子取出进行催芽;(2)将催芽后的芦笋种子种植于育苗床,植株幼苗生长至20‑25cm进行定植;(3)喷施基肥后做种植垅,所述种植垅之间成阶梯型堆叠,所述种植垅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套种的种植垅斜面;(4)将幼苗定植到种植垅,株距为20‑24cm,定期浇水、施肥。本发明的种植方法能够增强植株根部的通风、光照,利于防治病害,防治同时可以套种其他生长周期较短的农作物,增加经济效益,另外也可以套种一些可以利于芦笋防病、防虫的作物,实现有机种植。

    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早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4241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54196.6

    申请日:2018-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的早繁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克氏原螯虾亲本在培育池塘中的早期培育;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亲本放入透光保温大棚中进行强化培育;将附着有受精卵的抱卵虾放入透光孵化温室中孵化,人为控制孵化池水温。通过本发明方法,通过控制好水质、营养、溶氧、温度等条件就可以达到自然产卵、自然受精的目的,可以大大提高了受精卵的孵化成活率,加快小龙虾的生长速度,实现小龙虾苗种的提早上市,显著提高了小龙虾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种日光棚芦笋种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517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886209.0

    申请日:2018-08-06

    Inventor: 钟启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日光棚芦笋种植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一种日光棚芦笋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预处理:将种子在杀菌剂溶液中浸泡35-50h后搅拌,所述杀菌剂溶液质量浓度为0.125%-0.143%;(2)催芽:种子放入38-42℃的催芽助剂溶液中浸泡,在36.5-37.5℃催芽;(3)播种:将催芽的种子播种到营养土中,所述营养土按重量份数计包括1-2份河沙、3-3.5份原土、0.8-1.2份草木灰;(4)喷施基肥:开凿施肥沟,将发酵垫料、食用菌废料依次铺设于施肥沟,灌入粪肥;(5)定植:在宽为1.4-1.6cm、高为27-29cm的畦田种植芦笋幼苗,株距为31-34cm。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出芽率高、芦笋抗病能力强、产量高,抗倒伏能力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