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度铪的制造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60647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910254164.6

    申请日:2004-10-25

    Inventor: 新藤裕一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7/00 C22B34/14 C23C14/3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除锆和气体成分之外的纯度为4N或更高、氧含量为40重量ppm或更低的高纯度铪,以及由该高纯度铪形成的靶和薄膜;除锆和气体成分之外的纯度为4N或更高、硫含量和磷含量分别为10重量ppm或更低的高纯度铪,以及由该高纯度铪形成的靶和薄膜。本发明还涉及使用锆减少的海绵铪作为原料,并且进一步减少了铪中所含的氧、硫和磷含量的高纯度铪材料,以及由该材料形成的靶和薄膜,和高纯度铪的制造方法。从而提供能够制造高纯度铪材料的有效稳定的制造技术以及由该材料形成的靶和薄膜。

    铑的回收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45055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10171001.7

    申请日:2008-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含有Te的六氯铑酸铵的水溶液中将Rh以铑海绵的形式回收时,更加确实地获得碲的含量减低了的铑海绵的方法。经过分析该溶液中所含的Te相对于Rh的质量浓度比Te/Rh,当确认Te/Rh高于预定值时,反复进行将Te从该溶液中分离的特定工序,直到Te/Rh在预定值以下为止以得到Te/Rh被降低了的六氯铑酸铵水溶液,将此溶液进行还原处理后便可得到铑海绵。

    电极板输送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44308A

    公开(公告)日:2009-09-30

    申请号:CN200810171004.0

    申请日:2008-10-31

    Inventor: 人见高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C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抑制电极板的抖动或姿态变化的电极板输送装置。具有:从垂直方向(Z轴方向)上方悬挂支撑的固定框架(10);具有悬挂保持电极板的悬架(26),能相对于固定框架围绕(Z)轴旋转地保持的旋转部(12);和设置在固定框架和旋转部之间,并对旋转部赋予沿着(X)(Y)面内的一轴方向(Y轴方向)的驱动力,使旋转部(12)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40A)、(40B);所以,即使在固定框架产生抖动时,也可通过以抑制该抖动的方式使旋转部进行微小旋转,从而抑制旋转部悬挂保持的电极板的抖动。此外,即使在固定框架在(X)(Y)面内旋转时,也能通过使旋转部进行微小旋转,来修正电极板的位置、姿态。

    电子材料用铜合金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46920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680009179.0

    申请日:2006-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6 C22F1/00 C22F1/08 H01R1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强度和导电性优异的含有Co的电子材料用Cu-Ni-Si系合金。该电子材料用铜合金含有Ni:约0.5~约2.5质量%、Co:约0.5~约2.5质量%、和Si:约0.30~约1.2质量%,其余部分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Ni和Co的合计质量相对于Si的质量浓度([Ni+Co]/Si比)为:约4≤[Ni+Co]/Si≤约5,Ni和Co的质量浓度比(Ni/Co比)为:约0.5≤Ni/Co≤约2。

    板状部件矫正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1067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03132662.5

    申请日:2003-09-30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对条板坯料等变形的板状部件进行矫正从而可靠地进行平坦化的板状部件矫正装置。该板状部件矫正装置包括:载置板状部件的具备平滑性的台板、可从上述台板的上方靠近及离开的具备平滑性的压板、使上述台板及压板的至少之一振动的振动机构,并将上述板状部件夹持在上述台板和上述压板之间,且通过上述振动机构给予振动,从而使上述板状部件平坦化。

    黑化处理后低热膨胀性优良的平面屏框用铁-镍-钴类合金

    公开(公告)号:CN1145712C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2108252.9

    申请日:2002-03-28

    Inventor: 小野俊之

    Abstract: 开发了一种平面管用屏框材料,在组装在阴极射线显像管上的状态下热偏移量小。黑化处理后的低热膨胀性优良的冲压成形型平面屏框用Fe-Ni-Co类合金含有Co:4.0~6.0%,Ni+Co:36.0~38.0%及Mn:0.01%~0.40%,并且含有Nb:0.20~0.40%,其余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通过对Ni、Co、Mn的比例的控制和选择作为提高强度元素的Nb以及严格地控制Nb添加量,可保持高强度,并可减小黑化处理后的热膨胀系数。

    蚀刻穿孔性优良的Fe-Ni合金荫罩用的原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34552C

    公开(公告)日:2004-01-14

    申请号:CN01111268.9

    申请日:2001-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Ni:34~38%、Mn:0.2~0.5%、S:15~40ppm、Cu:20~500ppm,余量是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或伴随元素:C:0.10%以下、Si:0.30%以下、Al:0.30%以下、P:0.005%以下的Fe-Ni合金荫罩用原材料。它还含有直径为50~1000nm的MnS夹杂物1500个/mm2或将轧制面镜面抛光后,在规定硝酸-乙醇溶液中浸渍,直径为0.5μm~10μm的蚀刻孔为2000个/mm2以上。长度超过10μm的夹杂物在0.5个/mm2以下。

    制造电子器件接插件的方法与装置及其冲压用连续材料带

    公开(公告)号:CN1181290A

    公开(公告)日:1998-05-13

    申请号:CN97114887.2

    申请日:1997-07-15

    Abstract: 一种从金属带制造具有形状一致的触接部分25a和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位置上的引线部分的数种接插件25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a)将坯料金属带冲压成初级坯料金属带;b)切断触接部分25a的引线部分25b的相邻端和运载部分28之间的连接26,和切断具有引线部分外形A的除触接部分25a之外的引线部分25b的相邻端和所述触接部分25a之间的连接27,由此制成有引线部分外形A的用于电子器件的第一接插件25;和c)与步骤b)类似,制成有引线部分外形B的用于电子器件的第二接插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