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5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93453.X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合肥中科优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脱模剂及其制备方法、离型涂层、含氟离型膜,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公开了脱模剂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乙烯醇和极性溶剂混合,得到第一溶液;向第一溶液中加入酸性催化剂和反应单体,得到反应液,其中,反应单体包括:酰基单体和/或异氰酸酯单体;将反应液调节至中性,固液分离得到白色纤维状固体;纯化并干燥白色纤维状固体,制得脱模剂。本申请提高了离型膜的脱模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63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17743.9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科睿驰(深圳)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C08F218/08 , A61L24/06 , A61L24/00 , C08F220/14 , C08F8/28 , C08F8/12 , C08F8/3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影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申请实施例的显影栓塞微球的结构式为:#imgabs0#其中,m>0,n>0,R1分别为H或带有磺酸基的C1~6的烷基链,R2分别为羟基或离子基团。本申请实施例的显影栓塞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微球具有显影功能,且合成路线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4319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80972.8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C08L29/14 , C08K5/3492 , C08K3/14 , C08F8/28 , C08F16/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层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仿生层状复合材料,包括对醛基苯甲酸改性聚乙烯醇、三聚氰胺硼酸盐和二维纳米片;所述对醛基苯甲酸改性聚乙烯醇是由聚乙烯醇和对醛基苯甲酸进行缩醛反应得到的,所述聚乙烯醇和对醛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1:0.05~0.40;所述三聚氰胺硼酸盐和对醛基苯甲酸改性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2~10;所述仿生层状复合材料中二维纳米片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60%。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兼具良好的力学强度和韧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7151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496461.6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揭阳分中心
IPC: C08F220/56 , C08F212/14 , C08F8/28 , C08F8/30 , C09K11/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有机磷光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耐水型室温磷光梯度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准备磷光分子单体;将丙烯酰胺溶于极性溶剂中,加入引发剂、磷光分子单体,在氮气气氛下共聚;收集固体,得到丙烯酰胺基共聚物;以葫芦脲或环糊精为主体、丙烯酰胺基共聚物中的磷光分子为客体,在40~50℃进行络合,得到络合物;将所述络合物配制水溶液,加入交联剂在50~70℃进行交联反应,反应液用沉淀剂进行沉淀,即得耐水型室温磷光梯度增强材料。本申请通过共价键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阻碍分子运动,提高了磷光分子的刚性从而抑制其非辐射衰变,而交联结构可以屏蔽猝灭剂,从而产生高效的聚合物室温磷光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65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1670242.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江苏奥天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透型无丁达尔效应的柔性PVB树脂粉的制作方法,属于PVB树脂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两种PVA容易导致成品的折射率存在微小差异,在PVB膜片较厚时,在强光下容易出现丁达尔效应,影响产品的透光性能技术问题,一种超透型无丁达尔效应的柔性PVB树脂粉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烯醇、纯化水加入到三口烧瓶中搅拌,三口烧瓶温度升高至50‑60℃,搅拌至体系溶解。本发明通过选择一种聚乙烯醇为原料,通过对其进行改性后,与具有长直链结构的聚氧烷复合,制备得到了一种易于加工、隔音降噪效果好的PVB树脂粉,不仅有效的降低了黄色指数,提高了其耐高温性能,还避免了丁达尔效应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26487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794744.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IPC: C09K5/02 , C08F8/28 , C08F11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可控相变温度的热致变色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所述在线可控相变温度的热致变色液体的制备步骤包括:将聚乙烯醇、溴化钠、水、酸催化剂和正丙醛混合,在反应温度下缩聚,终止反应,得到聚乙烯醇缩丙醛溶液;所述聚乙烯醇缩丙醛溶液即为热致变色液体,相变温度为所述反应温度。本发明首次提出在合成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制得目标相变温度的液体,并且该目标相变温度即为设定的反应温度,使得可以简单地制得一系列所需目标相变温度的液体,并且其相变温度“显而易见”。
-
公开(公告)号:CN119255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80042571.9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陶氏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F7/08 , C08F4/659 , C08F8/28 , C08F210/0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在80℃至200℃的温度下对第一组合物进行第一熔融共混。该第一组合物由(i)乙烯‑SiH聚合物、(ii)作为单酮的助剂和(iii)三芳基硼烷组成。该方法包括形成官能化乙烯‑Si聚合物。该方法还包括在80℃至200℃的温度下对第二组合物进行第二熔融共混。该第二组合物由(iv)该官能化乙烯‑Si聚合物和(v)固化催化剂组成。该方法包括湿固化该第二组合物,并形成交联乙烯‑Si聚合物。本公开还包括由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官能化乙烯‑Si聚合物组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92417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24338.5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伊士曼化工公司
Inventor: 大卫·尤金·斯莱文斯基 , 达里尔·贝汀 , 肯尼·伦道夫·帕克 , 迈克尔·加里·波拉塞克 , 威廉·刘易斯·特拉普 , 武显春
Abstract: 通过使用回收成分醛组合物作为原料制备PVA,或通过应用回收配额(例如分配量或信用额)应用于醛组合物或PVA组合物,可以制备含有回收成分的聚乙烯醇缩醛组合物,例如聚乙烯醇缩丁醛组合物或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通过裂化回收成分热解油以制备各种烯烃如丙烯或乙烯,获得回收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43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84535.0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甲苯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属于多层陶瓷电容器技术领域。本发明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甲苯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烯醇和正丁醇在溶剂中反应,再加入甲苯和乙醇的混合溶液,继续反应,分离出有机相,即得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醇‑甲苯混合溶液;所述溶剂包括低共熔溶剂和水。本发明得到的混合溶液可直接用于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流延成型生产工艺中。该方法减少了现有生产工艺中PVB产物的团聚以及与未反应PVA原料的分离困难,同时避免了多层陶瓷电容器流延成型生产工艺中固体PVB溶解缓慢,耗时费力以及未完全溶解的残留PVB胶团造成的气泡以及裂纹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11966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88085.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C08L29/14 , C08K5/3492 , C08F8/28 , C08F16/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乙烯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包括对醛基苯甲酸改性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硼酸盐;所述对醛基苯甲酸改性聚乙烯醇是由聚乙烯醇和对醛基苯甲酸进行缩醛反应得到的,所述聚乙烯醇和对醛基苯甲酸的摩尔比为1:0.05~0.40;所述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中三聚氰胺硼酸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30%。本发明提供的改性聚乙烯醇复合材料在高湿环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克服了现有聚乙烯醇基材料结晶度不高,导致机械强度不足的问题,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