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型微乳液、使用方法及含油污泥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0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381942.2

    申请日:2024-03-29

    IPC分类号: C10G1/04 C02F11/00 C02F103/34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开关型微乳液、使用方法及含油污泥处理方法,所述开关型微乳液包括低级脂肪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无机碳酸盐、石墨烯改性胺类物质和水;以开关型溶剂低级脂肪酸为基础配置而成的开关型微乳液,具有毒性小、闪点高、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同时相比低级脂肪酸直接作为开关型溶剂使用,成本更低,清洗效果更佳,并且所述开关型微乳液引入石墨烯改性材料实现剥离含油污泥中的顽固油相,进一步提升清洗效果。

    相间转移型油泥处理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44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539824.7

    申请日:2022-12-02

    IPC分类号: C10G1/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间转移型油泥处理剂及其应用,涉及油田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油泥处理剂主要由二茂铁改性磷酸酯化合物和过氧化物组成,其中二茂铁改性磷酸酯是通过十二烷基磷酸单酯与环氧乙烷在二元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得十二烷基磷酸双酯,随后,将所制得的十二烷基磷酸双酯与胺基二茂铁反应,制得二茂铁改性磷酸酯化合物;将该油泥处理剂加入油泥中,同时调节其pH在3‑6之间,后反应一段时间即可。该油泥处理剂一方面可使油泥中聚丙烯酰胺分子量降低,通过水相分离除去油泥中聚丙烯酰胺,另一方面体系可在酸性条件下形成较高的表面张力可使水包油型乳状液破乳的表面活性剂,实现油水分离。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专一性强与实用性差等缺点。

    一种对褐煤中小分子的萃取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68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420847.9

    申请日:2024-04-09

    IPC分类号: C10G1/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褐煤中小分子的萃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褐煤,得到实验用煤;S2、将步骤S1得到的实验用煤浸泡于四氢呋喃中,并在加热状态下进行萃取,得到四氢呋喃萃取物和萃余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利用四氢呋喃溶剂对褐煤中的小分子进行萃取,有效提高了对原煤中萃余煤的萃取效率,从而提高褐煤的使用价值。

    一种高效率石油残渣的石油提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44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0198500.X

    申请日:2023-03-03

    申请人: 朱丹爽

    发明人: 朱丹爽

    IPC分类号: C10G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石油残渣的石油提取装置,包括混合桶和入料斗,所述混合桶右面设置有粉碎机构,所述混合桶内部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桶内部与下端设置有提取机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左面固定设置有支撑部,所述粉碎箱内部设置有粉碎部,支撑部包括支撑架和固定杆,所述支撑架右端顶面与粉碎箱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右面与粉碎箱左面固定连接;粉碎部包括粉碎电机和粉碎辊,两个所述粉碎电机分别固定设置在粉碎箱前后两面。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和通过设置有拉手、连接板、密封挡板和刮板,使得刮板能够对密封挡板上表面的残留物进行刮除,石油残渣能够得到有效清理,不会造成浪费,降低石油提取量的特点。

    一种油料枯饼萃取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3364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264769.7

    申请日:2019-04-03

    IPC分类号: B01D11/02 C10G1/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料枯饼萃取系统,原料暂存仓出口经定量绞龙与浸出器固料入口相连,浸出器湿料出口经湿渣输送机与立式蒸脱机相连,新溶剂泵的入口与新鲜溶剂管相连,新溶剂泵的出口与浸出器新溶进口相连,浸出器浓液出口与浓萃液抽出泵的入口相连,浓萃液抽出泵的出口通过混合液输送管与一级旋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一级旋液分离器的轻相出口与二级旋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二级旋液分离器的轻相出口与溶液暂存罐的入口相连,溶液暂存罐的下部出口经暂存罐输送泵与溶液暂存罐的回流口及萃取液蒸发回收系统相连,萃取液蒸发回收系统的回用溶剂出口与新鲜溶剂管的入口相连。该系统投资省,萃取效率高,粉末料全部得以利用,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具有支化结构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478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69813.0

    申请日:2023-08-03

    发明人: 谢刚 付丽 白杨

    IPC分类号: C08G77/20 C10G1/04 B01D1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支化结构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田钻屑处理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溴羧酸类物质、多羟基类物质、4‑(二甲氨基)吡啶、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依次与镁粉和碘悬浮液、含硅氢键氯代硅烷类物质反应得到硅氢封端的具有支化结构的酯,将2‑丙烯酸‑2‑羟基‑1,3‑丙二酯、二酰氯类物质、4‑二甲氨基)吡啶反应制得含多个双键的酯类物质,再利用制得的硅氢封端的具有支化结构的酯与含多个双键的酯类物质混合反应,加入含硅氢键双键硅氧烷类物质反应制得增稠剂;本发明的增稠剂能够提升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解能力,具备良好的链柔性,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