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0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037303.9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张冠洋
Inventor: 张冠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隧道施工教学的五轴管片拼装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该用于隧道施工教学的五轴管片拼装机,可精准定位管片的抓取和放置位置,满足隧道管片拼装对于高精度定位的严格要求,保证能够精确模拟运动姿态以及隧道环境,能够提供与隧道内管片拼装机相近的运动状态,获得预期的角速度、角度及角加速度等,可取代隧道内实操。避免了由于隧道内测试操作失误导致姿态控制和装备整机的破坏,提高了安全系数,进而大幅的缩短高技能安装人员的学习和培训成本,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可靠性高、稳定性强、经济实用、节能以及试验周期短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27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43866.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IPC: G06F30/28 , E21D9/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地层盾构栽头灾害预测方法及处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盾构机行驶至溶洞正上方一侧的第一工况下,获取溶洞一侧边缘岩土受到的第一均布荷载;根据第一均布荷载获取溶洞底层深度处岩土受到的竖向第一最大主应力,获取岩土在极限平衡状态时的第二最大主应力,对第一最大主应力和第二最大主应力的比较以判断溶洞是否发生破坏;盾构机行驶至溶洞正上方的第二工况下,获取盾构机与溶洞之间中间岩土的均布荷载;获取中间岩土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切力,根据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切力判断溶洞是否发生破坏;第一工况和第二工况下均判断溶洞不会发生破坏时,则判断不会发生栽头灾害,否则会发生栽头灾害,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栽头灾害。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8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38311.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济南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泥浆管路换管装置及换管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换管小车、伸缩管装置、驱动装置、后配套拖车、管路支架一、固定架和新泥浆管,所述换管小车与后配套拖车连接,可沿后配套拖车长度方向往返运动;伸缩管装置设在后配套拖车上、通过管路支架一支撑,伸缩管装置一端与换管小车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架连接;驱动装置装在换管小车下部;掘进时,后配套拖车带动换管小车向前移动,伸缩管装置伸出,换管小车相对于后配套拖车向后移动,换管小车移动到后节拖车尾部并达一个换管距离时,停止掘进,停止输送泥浆,换管小车移动到初始状态,伸缩管装置缩回,换入新泥浆管。本发明无弯头连接,管路压损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31151.X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7/103 , E21D11/10 , E21B7/00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水隧巷截流方法,步骤1:收集突水隧巷地质勘查资料;步骤2:确定构筑截流墙的隧巷截流区段;步骤3:在隧巷截流区段的地面位置两端打设抽排水孔和投注孔;步骤4:在投注孔处向隧巷中下放水流速监测器,且在抽排水孔处抽排隧巷中的动水;步骤5:在抽排水孔处持续抽排隧巷中的动水,且水流速监测器监测隧巷中动水流动速度为0时,在投注孔处进行抛渣、抛碎石、投混凝土和注浆作业;步骤6:待截流墙构筑完成并固化后,逐渐停止抽排水孔处的抽水作业,并监测抽排水孔处的水位变化。本发明采用提前消除水动力的方式,以保证向隧巷投、注的材料能够有效接顶,从而实现截流墙的有效构筑。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28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82639.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甘肃灵台邵寨煤业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锚固失效的恒阻让压锚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恒阻让压锚杆装置,包括锚杆、活塞缸、机械锚固组件、锚固基座、托盘以及注浆件,锚杆伸入锚孔的一端外侧壁上设置有端头,活塞缸能够在锚杆上滑动,端头与活塞缸构成活塞让压结构,机械锚固组件包括多个金属齿,金属齿均设置在活塞缸的外侧壁上,锚固基座,套设在锚杆中段,位于锚孔内,用于对活塞缸进行限位,锚固基座外侧壁上设置有注浆槽,托盘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以及第一弹性件,注浆件与注浆槽连接。本发明能够提供恒定的支护力,而且能产生较大的伸长变形以满足围岩大变形的要求,同时可防止锚固失效,具备较强的锚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91400.4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经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隧道的防冻抗冻加热保温系统及施工方法,涉及高寒高海拔隧道防冻抗冻防排水及隧道保温领域,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寒高海拔隧道的防冻抗冻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隧道初支内部的吸水装置,甲烷燃烧加热装置,保温防水装置,以及隧道洞口加热装置,隧道初支表面从内至外依次设有吸水装置和保温防水装置,甲烷燃烧加热装置埋设于保温防水装置的内部,隧道洞口加热装置设于隧道的入口处。本发明通过甲烷燃烧加热的方法防止隧道渗水漏水冻结,并采用聚氨酯保温防水板储蓄由甲烷燃烧产生的热量。同时设置单壁打孔排水暗管及中央排水沟,以保证隧道防排水系统在极端低温下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27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41929.7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湖北)爆破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爆法施工山岭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查找出欠挖和超挖位置;S2:明确欠挖和超挖尺寸;S3:欠挖位置二次开挖;S4:浇筑一次衬砌混凝土;S5:移动衬砌模板台车,养护混凝土,使其达到施工要求;S6:安装透水管和铺挂防水板;S7: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即施工完成;本发明解决了钻爆法施工产生的欠挖和超挖现象,能够使浇筑的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等厚,提高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2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71016.7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河北大学
IPC: E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浅埋地下结构两侧增设橡胶砂墙的抗震韧性提升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有抗震加固需求的既有地下结构,先根据橡胶颗粒的基本物性指标、砂的基本物性指标、现场工程条件和待加固既有浅埋地下结构的抗震等级确定拟采用橡胶砂的参数并制成橡胶砂减震材料,然后根据待加固既有浅埋地下结构的几何参数、现场工程条件和施工方案确定橡胶砂墙的设计参数,通过在靠近地下结构两侧的场地增设垂直、连续且具有适宜刚度和厚度的橡胶砂墙,利用其变形吸收及阻尼耗能等特性,降低周围场地传递至地下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降低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达到提升既有隧道抗震韧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2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48100.8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活断层交通隧道渐变式衬砌结构,该穿活断层交通隧道渐变式衬砌结构在所述隧道的抗错断设防范围内,基于断层位错变形速率曲线,自外向内依次设置围岩加固层、初期支护层、变形吸收层、防水层和二次衬砌层,得到穿活断层交通隧道渐变式衬砌结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穿活断层交通隧道渐变式衬砌结构的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穿活断层交通隧道渐变式衬砌结构能够使隧道衬砌结构受力与变形均匀,避免断层错动下衬砌结构的错位与破坏,同时使隧道路面坡度满足行车需求,确保穿活断层隧道的结构与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2712.7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广州山河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连续出渣同步回填智能装置,涉及矿山隧洞盾构施工出渣领域,包括盾构机主机,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切换阻隔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切换阻隔件,通过电动推杆的伸展使得挡板自分叉漏斗的一侧转至分叉漏斗的另一侧,以此来对连续皮带机上方的渣土出口进行遮挡,随着电动推杆的继续伸展使得活动杆对第一弧形塞杆进行按压,以此来使补位板插入限位插槽内,由于补位板在插入限位插槽内时补位板的水平高度增加,防止了挡板在进行摆动时出现卡料,增强了挡板对渣土遮挡的效果,此时通过进料口落入分叉漏斗内的渣土便会通过分叉漏斗另一侧的通道落至地面,实现回填与出渣的效果,进一步的提高了回填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