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冷机密封水槽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3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36368.4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冷机密封水槽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环冷机密封水槽水位自动调节装置包括给水机构及排水机构;所述给水机构由给水管及浮球阀组成,所述排水机构由排水管、电动排水阀、浮子开关、工控机、重锤及电缆组成。给水机构采用浮球阀实现给水控制,即控制密封水槽的水位下限;排水机构采用浮子开关和电动排水阀联锁实现排水控制,即控制密封水槽的水位上限;给水机构及排水机构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故障率低,进而提高了密封水槽的工作可靠性。

    一种可使用替代燃料的分解炉深度自脱硝系统与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2896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51646.1

    申请日:2024-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使用替代燃料的分解炉深度自脱硝系统与工艺,包括回转窑、窑尾烟室、分解炉、三次风管、替代燃料储存运输系统;分解炉包括一级燃烧炉、气化炉、二级燃烧炉,一级燃烧炉底部与窑尾烟室连接,气化炉底部与一级燃烧炉出口连接,二级燃烧炉进风口与气化炉出口连接;二级燃烧炉进风口为蜗壳式进风;三次风管包括三次风下支管与三次风上支管,三次风下支管与一级燃烧炉下部侧面连接,三次风上支管与二级燃烧炉底部连接;替代燃料储存运输系统的出口分别与一级燃烧炉、气化炉连接。本发明可以减少替代燃料的喂料波动,节约燃煤用量,解决了燃料型NOx在分解炉延程逐步释放而难以深度脱除的问题,实现了深度自脱硝。

    一种悬浮窑用高效节能燃烧器及其节能燃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79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42715.5

    申请日:2024-09-25

    Inventor: 韦维 刘斌 胡明月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悬浮窑用高效节能燃烧器及其节能燃烧方法,包括窑壁内衬、稳流机构和移动支撑机构,所述窑壁内衬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四组安装管道,所述安装管道的内部皆设置有安装外管,所述安装外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旋流管,所述第三旋流管的一端皆连接有第三进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和第三进风管的中部皆设置有阀门。本装置不仅能够方便用户安装和支撑工作,亦能够为后续的维护提供极大的便利性,能够大大缩短用户在维护时的拆装工作,从而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保证产品正常生产,同时用户能够根据使用需求对火焰的直径和长度进行调节,从而提高燃气的利用率,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一种炉口密封及气体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07225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310842447.2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炉口密封及气体导流装置,包括:安装框设置在炉体的端部,第一气封机构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框内;第二气封机构设置在第一气封机构的下方,并与第一气封机构之间形成供纱线穿过的走丝通道;第一气封机构由多个平行排列的气封箱组成,其面向上进气风罩的一面设有呈网状结构的分流孔,而在朝向走丝通道的一面设有第一气封孔组,第二气封机构朝向走丝通道的一面设有第二气封孔组,以使吹出的气流在走丝通道内形成气帘。多个气封箱的模块化设计,便于拆卸和更换,且分流孔能够使进入走丝通道的气流更加稳定,从而在炉口区域内形成比较稳定的气流,避免了碳纤维表面毛丝的现象,有效保证了碳纤维的成型质量。

    一种不锈钢轧制加热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467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55072.2

    申请日:2024-11-04

    Inventor: 华奇平 王文虎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不锈钢轧制加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不锈钢轧制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安装有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连通有燃气管,所述燃气管的输入端连接有燃气;所述燃烧装置连通有热风管道,所述热风管道的输入端连接有换热装置,所述加热炉的烟气经过所述换热装置后的尾气连通有烟囱;所述燃烧装置连通有烟气管,所述烟气管的输入端连接有引风机;一种不锈钢轧制加热方法,包括如下加热步骤:S1、备置不锈钢钢料,将所述不锈钢钢料置入所述加热炉中;S2、启动所述燃烧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和所述引风机;S3、通过各装置自带的仪表检测数据,控制所述引风机,将烟气通过所述烟气管送至所述燃烧装置。

    硫酸钾曼海姆炉自动燃烧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238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136184.4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硫酸钾曼海姆炉自动燃烧系统,包括:感知层、分析层及控制层;炉内温度图像通过感知层连续采集,感知层在采集炉内温度图像后,同步对炉内温度图像进行储存,分析层进一步于感知层中调取储存的炉内温度图像,基于炉内温度图像分析炉内温度失衡区域,本发明通过热成像感知技术,对炉内温度图像进行捕捉,从而根据捕捉到的炉内温度图像分析炉内温度失衡区域,进而基于分析结果,对曼海姆炉的通风口及温度控制工位进行智能控制,使得曼海姆炉的温度由此种方式得到适应性管控,为硫酸钾的烧制提供均衡的反应环境,降低了曼海姆炉人工管理成本,为曼海姆炉的温控提供响应效率更高、控制精度更高的管理效果。

    一种烧结机双弹性密封装置及带式烧结机

    公开(公告)号:CN114812188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0608348.3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机双弹性密封装置及带式烧结机,包括上弹性密封机构和下弹性密封机构,其中,上弹性密封机构包括上滑板和上弹性组件,上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下弹性密封机构包括下滑板和下弹性组件,下滑板与上滑板相抵接,且上滑板相对于下滑板可移动地设置,下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连接于下滑板和烧结机的风箱侧梁之间。此外,下弹性密封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位置显示件,位置显示件的固定端与第二弹性件固定连接,自由端自固定端向外伸出于下滑板悬挑设置。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弹性密封装置的故障率,减小烧结机台车的运行阻力,通过设置位置显示件便于判断弹性密封装置的故障。

    一种篦冷机的密封结构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4645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010776284.9

    申请日:2020-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篦冷机的密封结构,属于水泥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若干通过相对滑动机构相连的密封模块,密封模块包括段节梁、蓖板、挡料板、相对滑动机构、防磨防漏系统和通气阀,蓖板安装于段节梁上方,挡料板安装于蓖板边缘位置,通气阀安装于段节梁的底部,防磨防漏系统安装于相对滑动机构上,相对滑动机构包括凹密封板、凸密封板、防磨块和L型板,凹密封板、凸密封板、L型板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一起,凹密封板、L型板和凸密封板相对滑动,凹密封板一侧安装有防磨块,防磨防漏系统包括耐磨板和耐磨间隙调整板。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由于熟料和设备的反向摩擦而带来的设备损耗问题,提高装置的密封性,且可以根据需求来调整宽度和长度。

    一种用于波峰焊和选择焊在焊接之前的选择性预热炉

    公开(公告)号:CN11170710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010619506.6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波峰焊和选择焊在焊接之前针对PCB上部分需预热的元器件的选择性预热炉,包括炉体、安装在炉体内部的加热装置和安装在加热装置顶部的热风喷嘴安装板,热风喷嘴安装板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若干热风喷嘴,热风喷嘴的上方就是需选择性预热的PCB板,热风喷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热风喷嘴安装板固定,另一部分可插拔,可插拔的所述热风喷嘴包括喷嘴、活动卡套、卡环圈、柱形压簧、滚珠、上管套、密封垫、十字堵头、锥形压簧、下管套和螺母,炉体的内部设有发热腔,加热装置安装在发热腔内部,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风马达、热风轮、加热风鼓、发热管和热风箱。本发明可实现选择性预热,预热效果好,使用便捷无需工具,热量利用率高。

    富碳炉碳捕集方法及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634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76824.4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碳炉碳捕集系统及方法,富碳炉碳捕集系统包括富碳炉、喷煤管、送风管、供氧管及供料管,喷煤管沿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向富碳炉通入煤粉,送风管用于向富碳炉内通入送煤风,每一喷煤管的上方与下方均设有送风管,供氧管用于向富碳炉通入纯氧,供料管用于向富碳炉通入生料;富碳炉碳捕集方法采用富碳炉碳捕集系统执行。喷煤管于不同高度向富碳炉通入煤粉,煤粉进入富碳炉的位置相对分散,每一喷煤管的上方与下方均设有送风管,送煤风进入富碳炉后能够与煤粉快速混合,并在送煤风的带动下分散于富碳炉内,避免可燃物在富碳炉内聚集,降低富碳炉局部过热、高温结皮、损坏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