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汽器水侧抽真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6416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111543786.8

    申请日:2021-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凝汽器水侧抽真空系统,包括凝汽器外壳,以及对称设于凝汽器外壳两侧的水箱,水箱内设有控流抽吸装置,控流抽吸装置包括抽吸盒,抽吸盒顶部连通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另一端连通真空罐;真空罐内设有隔水板,真空罐外壁设有启闭部件,真空罐内壁设有橡胶弹力片,真空罐内壁底部设有升降部件,真空罐外壁设有增压部件以及排水部件;真空罐通过管道连通水环真空泵,水环真空泵通过管道连通气水分离器外壳,气水分离器外壳排气端通过管道与增压部件相连,气水分离器外壳排水端通过回水部件与水环真空泵相连。本发明是一种便于对凝汽器内气体进行持续抽取的,便于对抽取气体进行二次利用的抽真空系统。

    一种节能复合式蒸汽冷凝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1224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010745010.3

    申请日:2020-07-29

    Inventor: 先隆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复合式蒸汽冷凝系统,包括换热器、风机、消音器,所述换热器内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换热腔、第二换热腔和第三换热腔,换热器的蒸汽入口设置在所述一级换热腔上,所述第一换热腔内设置有卧式的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用于连通第一换热腔和第三换热腔,所述三级换热腔内设置有卧式的三级换热管;本发明经过四块冷凝装置得以达到理想冷凝效果,全程各组件都由电气控制器智能监测控制,数据可视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冷凝效果好,比传统冷凝装置冷凝效果更佳,热量能再次收集利用、环保、智能化程度更高。

    一种缩短汽轮机凝汽器抽真空时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635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82735.0

    申请日:202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凝汽器抽真空技术领域,解决抽真空时汽轮机高压缸上下温差大、抽真空时间长的问题,一种缩短汽轮机凝汽器抽真空时间的方法,在大修期间,同时投入三台真空泵,在开始建真空、开始向凝汽器排蒸汽及汽机运行时真空泵保持持续工作,当主凝汽器压力稳定不再下降时开始供轴封汽,脉冲打开轴封蒸汽阀门,监视轴封蒸汽阀门阀后温度上涨情况,根据高压缸排汽口温度上涨情况调节轴封蒸汽调节阀开度,如果高压缸排汽口温度较平稳,则适当开大轴封蒸汽调节阀,如果高压缸排汽口温度上升速率加快,则保持轴封蒸汽调节阀度不变或减小阀门开度。本发明缩短抽真空时间,减少了机组大修启机的人力成本和物资消耗,缩短大修工期。

    空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0226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59955.1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确定空冷系统的风速、空冷每个冷却单元的空气平均温度、蒸汽进汽温度、凝结水平均温度、换热器表面平均温度和机组背压;监测每个冷却单元风机的运行频率;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散热系数关联关系,得到每个冷却单元的散热系数;确定每个冷却单元的散热量;确定每个冷却单元的进汽焓值和凝结水焓值,确定进汽焓值与凝结水焓值的热量差;基于空冷系统的风速、每个冷却单元的散热量与热量差的关系,对冷却单元风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通过多种不同的参数对风机的运行频率进行控制,综合了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对风机运行频率的调节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调节效果相对更好。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354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011092879.9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式冷凝器及控制方法,涉及换热设备领域,所述蒸发式冷凝器包括:壳体、冷凝器、喷淋装置、风机和水雾收集装置,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喷淋装置用于向所述冷凝器喷淋水以降低所述冷凝器的温度;所述风机用于驱动所述冷凝器产生的水蒸气流出所述壳体;所述水雾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排出空气中的水雾,以减少排出过饱和湿空气的含湿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式冷凝器通过高电压离子发射器发射的电离子被空气中的水雾滴捕获,使水雾滴流向收集网并聚集,产生离子风,在收集网上聚集的水最终因为重力流下被回收利用,从而实现节水的目的,同时避免水雾对风机和冷凝器外壳造成腐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