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传感器融合与图像识别结合的叶片故障检测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34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21869.8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融合与图像识别结合的叶片故障检测方法,应用于一种多传感器融合与图像识别结合的叶片故障检测系统,该系统设置在风机叶片外部,该系统至少包括多组传感器形成的信号采集单元、数据处理系统和信号融合模块;其中,信号采集单元至少包括振动传感器、声发射传感器、电磁传感器和图像数据传感器。本发明通过实时信号获取叶片运行时的数据,处理之后得到提取特征,通过特征融合和图像识别技术识别故障并风险评级解决了传统的风机叶片故障检测方法通常依赖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但这些方法在应用中存在明显局限。使用传感器难以全面捕捉风机叶片复杂的损伤特征。特别是在评估损伤程度时,表现尤为不足的技术问题。

    超导带材检测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34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02747.1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导带材检测,具体提供一种超导带材检测装置,旨在解决检测超导带材缺陷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一种超导带材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组件,其用于检测所述超导带材;输送组件,其用于输送所述超导带材,以使所述超导带材通过所述检测组件。本发明的检测组件包括磁化件和磁记忆信号检测件。磁化件能够对超导带材施加特定的磁场,使其在通过时产生磁化效应。磁记忆信号检测件则用于检测磁化后的超导带材上产生的磁记忆信号。输送组件能够驱使超导带材依次通过磁化件和磁记忆信号检测件。通过分析磁记忆信号,可快速识别带材中的应力集中与潜在缺陷。此配置提高了对带材微观结构的感知能力和检测灵敏度,使系统更全面表征带材质量。

    一种钢制管道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105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75232.1

    申请日:2025-01-17

    Inventor: 赵毅鑫 赵弘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制管道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所述钢制管道缺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瞬变电磁法检测:向钢制管道发射瞬变电磁激励信号,钢制管道表面受瞬变电磁激励信号激励后,产生瞬变电磁衰减信号,接收钢制管道表面产生的瞬变电磁衰减信号;S2:用弱磁法检测钢制管道表面产生的弱磁检测信号;S3:对瞬变电磁衰减信号和弱磁检测信号进行融合增强处理。所述一种钢制管道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弱磁检测装置、瞬变电磁检测装置、以及融合弱磁检测信号和瞬变电磁信号的数据融合上位机。本发明采用测量电变量或者测量磁变量,实现无损检测。

    一种基于叉型线圈的自动化轴承套圈探伤机

    公开(公告)号:CN1194138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41861.0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金属探伤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叉型线圈的自动化轴承套圈探伤机,包括设备机架,设备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叉型磁化单元、第二叉型磁化单元以及轴承套圈安装单元,轴承套圈安装单元用于安装待检测的轴承套圈工件,并且还能够驱动轴承套圈工件旋转便于探伤观察及磁悬液喷洒,通过数个第一导电叉与数个第二叉条组成的周向磁化电流通路,通过第一环形通电线圈两端以及第二环形通电线圈组成纵向磁化电流通路,两向复合磁化的方式提升整体的探伤效果,在进行轴承套圈工件探伤时,轴承套圈工件的环形结构能够插入到“U”字型结构的第一导电叉的两个侧边之间,这样轴承套圈工件的内外侧壁所接受的周向磁场就会更加均匀。

    一种检测装置和水下机器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07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25086.2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和水下机器人,其中,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探头;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检测探头旋转;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的前端与所述检测探头相连,所述缓冲部件的后端与所述转动组件相连;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上设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能够驱动所述转动组件旋转,该检测装置能够对水下结构进行多位置、多角度的检测,检测效率高,且检测成本低,检测装置在水下作业时的安全性高稳固性好,安装该检测装置的水下机器人安能够对水下结构进行检测,灵活性高与稳定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